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时振华作品欣赏
画山水画最终要找自己的路数、语言和符号,这就需要我们在从临摹中从写生中探求和总结,不可用概念符号去叠加编织,否则就不是中国山水画创作了。而对具体自然景物的刻画,也会提升我们对笔墨上的认识和笔墨语言的表现。就像黄宾虹把南方自然山川的湿润转化为“浑厚华滋”的笔墨内美,陆俨少把长江三峡的奇瑰转换为烟云变幻的“陆氏云水”,既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又有浓厚的笔墨味道,都仰赖于对自然的观察和体悟。对比振华的水墨创作,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他得益于多年来传统积累的丰厚和写生。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观察自然表现物象的手法,故而无论是速写还是水墨,无论是硬笔还是毛笔,都能在他的笔下生成完整的作品,这为他日后的创作积淀了雄厚的基础。
摘自《笔底龙蛇入画图——评时振华的山水画硬笔写生》
文/龙瑞 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
时振华意识到大量摹画容易造成“手高于眼”的弊端,即避开了机械重复的动作惯性而容易带来的思维惰性、拼命抵制并克服麻木感的侵蚀,而反其道而行之,反其向而思之;常人所不能变为已所最能,把不利之环境视为有利之因素。这就使他在长期的摹本生涯中不仅没有“练瞎了眼”,而是练到了吸纳唐宋元明清以来的绘画精髓要指的慧眼,不仅没“练”坏了手,而练就了掌握皴擦勾点染熟练踏实的传统基本功的巧手。
为了灵动他笔下的山壑和找到自己的语言,他经常到大山大川中吸取养分,除画了大量的速写外,有不少小画则是直接用毛笔对景写生。几年来他数次去太行山、崂山、九华山、石岛等,尤其是在家乡附近的五莲山建立了写生基地,常常风餐露宿、乐而忘返,他作品中许多艺术语言的垂炼、画面意境的表现都与这些生活积累分不开。
摘自《从古画中走出来的人——记青年山水画家时振华》
文/孔维克
见到几幅时振华的近作,完全是纯水墨,更加强化了笔墨的随意性,时振华是那种从中国画自身规律上寻求创新和探索的画家。
时振华探索与创新实践还要在新世纪中更加大胆地走下去,去开拓一个更新更广阔的山水艺术天地。艺术做得越大,宇宙就会在艺术家的视野中变得越小,变成画家心目中的笔墨世界。
摘自《艺术之大宇宙之小——兼论时振华的山水画创作》
文/周 怡
画家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山东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画院院聘画家,潍坊美协名誉主席,齐鲁酒地书画院院长潍坊文化馆研究馆员。2005进修于中国画研究院龙瑞山水画工作室;2007—2009为首届国家画院龙瑞山水精英班成员;2009年执教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造型艺术高研班。2010年为北京凤凰岭书院精英班成员,师承龙瑞先生。2011—2014为首都师范大学龙瑞山水画课题班执行导师。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时振华山水课题班导师。擅长山水、花鸟画。出版有《画坛百杰时振华精品集》、《心游云山作品集》、《山水名家·时振华》、《中国画的当代力量时振华作品集》(山水集.花鸟集)、《艺术百年当代画史时振华》作品集、《时振华山水写生》作品集、《时振华速写集》。
作者:艺术家自助官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