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创作思路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出生前父母与你没有任何的商量。现实不曾让你有任何的选择余地。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在书中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点。

当你认识到自己的宿命,仍然坚持不懈地,如西西佛斯一般,推着必将再次“坠落”的大石头一遍一遍的上山,为终将到来的失败负起自己的责任,这就是生活。

艺术在人类的历史上承载着人类的精神与思想,但艺术的结局究竟是什么呢?

是永恒?还是与人类共同面对的“向死而生”?

作者:孙鹏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