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趁着中午时间展厅人不太多的时候去看展似乎是我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了。今天也是选了这个时间点去乐清文化馆一楼展厅去看王思雨先生100周年诞辰纪念展。
展览共展出先生六十余年艺术创作生涯中最为重要的100余件作品,有传统书画作品,也有瓦刻、现代剪纸、陶雕等作品,还有部分手稿以及往来书信。
王思雨先生是一位对乐清美术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他不仅在艺术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对乐清地区的美术教育、艺术交流和推广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擅长国画、版画, 剪纸,雕塑等多种表现形式,其作品风格独特,富有艺术感染力。
1941年,他的作品参加白燕社举办的全国木刻作家作品展览会。1985年,他与同仁倡议成立乐清县剪纸研究会,并担任首任会长,组织学术研讨、艺术交流,对乐清民间剪纸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大贡献。1995年,王先生以七十多岁的高龄与同仁创办东方艺术学校,为乐清培养诸多艺术人才。
上个世界80.90年代, 也是我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常常在乐清的主要街道南大街碰到一位头发微卷,有点凌乱,看上去不修边幅的先生手拿画夹匆匆赶路。他就是引领乐清美术发展的王先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先生常常就地取材,他的很多作品是刻在砖头和瓦当上的,大概是那时比较容易得到的材料吧。记得我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游戏,就是拿了堆在路边的一片瓦当,拿起往地上一摔,瓦当碎成几片就可以代替粉笔在地上画画。那时交通也不发达,去哪里都是靠步行或者自行车,从乐清到柳市或者白石乘船5分钱,要好几个小时。船上人多,是画速写最好的地方。
我到展厅的时候正好遇到王夫人和他们的女儿,曾经在柳市一小教数学的王女士,我们一起回忆了先生过去常去写生的地方以及他对艺术和生活的态度。我觉得这个时间去看展真的非常不错。脱离主流,脱离社群,不在人多的时候去凑热闹,静静地和艺术家的作品做一个内在的交流,补充内在营养,堪比山珍海味。
冬日的暖阳透过玻璃窗照到室内的墙壁上,洒在大厅的大海报上,地面上,形成一片温暖的光芒。光线在空气中跳跃,仿佛在诉说着无声的故事。在这个充满光明的空间里,我们三人拍照留念,显得格外宁静与祥和。我想这也是对先生最好的怀念和尊重。
Krista Chen 写于2023年12月29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