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9-27 13:55
执著,是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对刘秋枫的第一印象。
中秋节第二天的大清早,记者拿起手机,三十多条未读信息倏然而至,打开一看全是刘秋枫发的。
“昨天拍了一天照片,现在开始冲洗。”接着,是一组黑白照片,图像若隐若现。
“定影液我用的是硫代硫酸氨,而不是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氨反应迅速,节约水洗时间和用水量……”说起冲洗照片,他滔滔不绝,记者试图中途插话,被他打断,“一件一件慢慢来,让我先说完,我做一件事时不喜欢有人打断。”然后,他继续解释冲洗照片的原理。
刘秋枫,今年19岁。比起还在上学的同龄人,他早已有了自己守护的事业。难以定义他的身份,因为他有很多身份:钟表维修师、咖啡店老板、机械维修钳工技师、乐队贝斯手,甚至其他。
性格开朗的刘秋枫。
作家冯骥才曾说,“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须得有绝活。”这句话,放在刘秋枫身上极为合适。
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有这样一张图片,沾了灰尘的右手掌上,拇指、食指和中指上染上了墨绿色的染料,看上去很脏,他用文字备注:“鬼手。”何为鬼手?刘秋枫解释:“日本有个词叫‘鬼手佛心’,是说医生治病救人,技术高超,自己当然不像医生一般治病救人,但是技术一定要高超,就叫‘鬼手匠心’了。”
19岁小伙手上戴着一块老式的上海牌手表。
咖啡馆如同旧物博物馆
记者在刘秋枫位于北碚的咖啡馆里见到了他,他穿着白色短袖,外面套了一件黑色外套,早已在门口等着了。“昨晚再三跟你们说多穿两件,北碚有点冷,对吧?”他揣着手,“车是不是停到六百米外的小区了?其他地方都不方便!”
这间咖啡馆是去年从磁器口搬来的,约30平方米,进门右手边摆着上世纪生产的凤凰牌自行车,几张黑色小咖啡桌,书架上安放着一台看似很新的收音机,“家里祖传的,二三十年了,还可以用。”刘秋枫轻轻地拍了两下,收音机上的复古电风扇,在咿咿呀呀摇晃着头。
刘秋枫咖啡店里的老式收音机。
整个咖啡馆最显眼的,莫过于两边墙上挂着的9台挂钟。
“来,给你们看我收藏的宝贝!”说着,他指向墙上一台挂钟。“这台,重庆国营江陵机器厂生产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产,有双打点功能,收回来后,我花了好多功夫才把它修好!”
只见这台钟,指针稳稳地走着。表盘刻度清晰可见,黄色的木质外壳在灯光的映射下微微反光,但它的复古外观依旧给人带来厚重的年代感。
刘秋枫对自己喜欢的钟表如数家珍。
还没仔细看完,他又开始介绍另一台钟:“这台,重庆木钟厂生产的,是这里面年代最久远的一台,1965年产!”刘秋枫说,这些钟,大都是他从旧货市场收来的,“你们看到的只是我所有收藏量的冰山一角,家里还有三千多台钟。”此外,他还收藏了60000多块古董手表,300多台旁轴相机,10多台电影放映机,俨然一座旧物博物馆。
刘秋枫最喜欢的一台钟。
阁楼上的空间才是他的江湖
“生于90年代,迷恋着80年代的东西。”对于刘秋枫来说,自己似乎生错了时代。也正因如此,他把咖啡馆的地址选在了北碚。每天早上八点,刘秋枫骑着上世纪产的凤凰牌自行车,从位于北碚城南的家里出发,一刻钟之后到达店里,开启一天的工作,对于刘秋枫来说,这里是时间之外的地方。
去年7月,刘秋枫把咖啡馆从磁器口搬到这里,“这里远离喧嚣,让我感觉像是回到了十多年前,”25日上午,记者在这里看到,咖啡馆有两层,一层是三十平方米的咖啡馆,有客人时,刘秋枫便在此招待。无人时,他在楼上的空间里,那才是他的江湖。
阁楼的灯一打开,整个空间都变得亲切了。阁楼上摆放着修表必不可少的机床,“这几台机器,比任何东西都要宝贝。”此外,桌子上凌乱地摆放着镊子、螺丝刀、钳子等工具,还有防尘器中罩散落的表盘、机芯等。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