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曲园里的“秦会稽刻石残字”

2015-09-11 09:44

潘硕民

近日,照相机厂同事在曲园达斋聚会时,看到曲园碑廊紧靠达斋的墙上,有俞樾书刻的碑文,引起了笔者的好奇。

俞樾书刻的内容为咸丰十一年(1862年),俞樾因躲避战乱到会稽东面上虞的槎浦。借得金罍子一书,看到其中有二十七字的篆书数纸。字体是双钩,痕迹飞动,不是近人所为。怀疑是秦碑文的黔首字,即秦代老百姓的字体。想到史记中《秦本纪》始皇帝三十七年上会稽立石颂德,此二十七字当为会稽碑的残石字。因纸质糜烂、粘连于书,影写了这二十七个残字带回。1869年冬,从史记中证实这二十七个残字,都在会稽碑文中,感到非常惊异。在穷海之滨尚有这稀有的拓本字迹,因而摹写数本贻送好事的人。这是俞樾书刻于同治七年(1869年)除夕前一夜,并对其中一些残字作了考证。

阅读后发现此碑刻的右面,即为此二十七字。三个字一列,共有九列。篆字体大,其标题为篆体“秦会稽刻石残字”(如图)。

俞樾是1874年起在苏州建曲园的,他把影写的二十七个残字和同治七年所书写的内容刻于碑廊中,供人们赏析。我在图书馆和曲园资料中,对俞樾春在堂全集等著作,作了粗略的查阅。没有发现这两块碑文的有关内容。这有待更多学者的发掘和考证。

回家后我着重研究了这二十七个篆字。按俞樾的指点,首先到苏州图书馆三楼查阅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中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其文曰: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脩长)。(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门使,以事合众,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监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至此共168字中,用圆括号示出了这二十七个残字,三十用一个残字表示。全文至“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三句为韵,凡二十四韵共288字。同时,在图书馆参阅了岳麓书社2014年11月出版、由杨燕起陈焕良等译的白话史记。第93页中,对会稽石刻碑文阐述得更清楚了。

没有俞樾书刻中的说明,如修(脩)作汶,七作,刑字移刀于下,常作裳,运字中作两車字,这五个残字是很难认定的。另外利用工具书五体字典认出了圣、临、恒、侵等字。所以这二十七个残字是俞樾从旧书中发现、根据史记进行考证才得以明确,尤其是“七”这个字,按俞樾的考据中,用漆的右半面的篆字体,最终认定是十分惊喜的。

曲园中俞樾的碑刻是十分丰富的。近来从俞樾书刻的研究中,作为一个篆书的门外汉,仅仅研究了这两块碑刻,就有了当前的认识,感到收获很大。

从秦始皇时代,到现在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这些字可以让我们重温那个时代的文化。单单俞樾建造曲园中的堂、馆、廊、亭中的匾额楹联中就有许多知识,再扩大到众多的苏州园林以及老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正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