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谷纹玉璧因其距今年代较为久远,且在市场上不多见而成为诸多藏友争相珍藏的精品。明清时期的许多玉器,虽然也带有玻璃光泽,但明代玉器光泽中明显显得过于刚硬,清代玉器光泽则显得过于柔和。只有战国出土的玉器工艺精湛,璧尺较大,成为为传世玉璧中精品中的精品。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文化所占的地位最为核心。说起玉璧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还有家喻户晓的成语——“完璧归赵”,也是记载于《史记》中,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历史上,蔺相如从秦国带回的和氏璧,其实也是玉璧的一种。在今天,和氏璧早已失传,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战国时期相继出土的楚国墓葬中,我们的考古学者,也发现了诸多制作精美的玉璧产品,从这些玉璧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它珍贵的历史价值。
上海拍场惊现战国谷纹玉璧,引来众人鉴赏和围观
近日,在上海金堂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上,我们发现了一款带有玻璃光泽的战国谷纹玉璧。该玉器来源于民间藏友,重量达336.1克。玉璧中间有一个圆孔,璧面饰谷纹,外沿呈墨染式弦纹,外形特征明显,给人一种清幽静谧的感觉。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该谷纹玉璧的尺寸较大,玉的纹理非常清晰,较为完整地展示出战国时期玉璧工艺品细致勾勒、精致规整的特点,在谷纹玉璧正面圆环中央,还有一滴天然红色指印状纹饰,凸显其与众不同。谷纹玉璧的纹饰饱满,光泽度高,都可以看得出战国玉器与其它时代的不同——光泽含蕴,质感极强。

据工作人员介绍,谷纹玉璧因其距今年代较为久远,且在市场上不多见而成为诸多藏友争相珍藏的精品。明清时期的许多玉器,虽然也带有玻璃光泽,但明代玉器光泽中明显显得过于刚硬,清代玉器光泽则显得过于柔和。只有战国出土的玉器工艺精湛,璧尺较大,成为为传世玉璧中精品中的精品。
专家高价评估谷纹玉璧价值,各地藏友角逐争夺
自新石器时代出现以来,玉璧是玉器中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直到今天,我们在各地的拍卖市场上,也仍然能看到不少有关古代玉器的竞拍精品。早期的玉璧,多光素无纹,到西周时期,玉器开始出现了带有纹饰的龙纹璧。从春秋到汉代,有纹饰的玉璧较多,没有纹饰的玉璧则显得很少。战国时期,谷纹玉璧和卧蚕纹则变得较为流行。汉代之后,玉璧在纹饰方面则显得更为精美,璧面上经常刻有两到三层纹饰,并且多以蒲纹、变形龙纹等为主。
据考古专家和玉器研究者考证,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延续至今的臻品,因而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不菲的市场价值。许多藏友在现代玉石商城和专卖店中,都不难看到许多大小不一的玉璧挂件或摆件,这些玉器的材质、做工的不同,往往导致其价格也出现了高低不同的现象。在战国时期,玉璧是神圣权力的象征,今天,在藏品拍卖会上,玉器也不凡的价值,根据它的质地和外形,我们可以鉴定出几千年以前中国历史的演变和革新,也可以为玉文化的发展和延伸,呈现出珍贵的物质史料,故而引起了各地藏友的纷纷争夺。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玉石翡翠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