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艺术号·专栏 | 孙振华:银幕上的萧红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内含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孙振华先生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雅昌艺术网经孙振华先生授权连载《处处尘埃》,《银幕上的萧红》选自第二辑“艺文杂谈”。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孙振华专栏]

                              

为了演好萧红,汤唯已经很努力了。为了让自己彻底融入到萧红的世界里,据说汤唯在片场都到了烟不离手的地步。但是,她不仅抽烟没有那种“女烟枪”的感觉,写作也不像萧红,她没法假装成三十年代一个性格扭曲的文艺女青年,有一身才情,又命运乖蹇;看起来敏感软弱,内心里又坚韧、自私,还有一点神经质和疯狂……

这样的人怎么演?真是难为汤唯了!以前看过汤唯和一个韩国男星合作的《晚秋》,她在里面演一个感情缠绵的“失足女青年”,她很适合那部片子,真正找到了人物的感觉。

她在《黄金时代》里,却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萧红,问题不是她的演技,而是她做了一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主要责任不在她,或许是导演许鞍华给了汤唯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

刻画银幕上的萧红,是许鞍华的一个做了二十多年的梦,《黄金时代》可谓是她的圆梦之作。她可能太相信电影的表现力了,认为电影在刻画人物上可以无所不能,其实并非如此。

在一个文学式微、影像崛起的年代,中心艺术的位置的确应该为综合性更强的影像所取代,但是,影像艺术也有死角,例如,有一类历史人物或者文学人物就很难被直观地、图像地地转译为影视形象,他们更适合存在于文字阅读所产生的想象中。萧红就是如此,还有《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林黛玉也是如此。这些年,出现了那么多改编自《红楼梦》的电影、电视、甚至芭蕾舞剧,但它们从来就没有超过文学形象。

复杂的历史人物跨越时代,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人们从各自的经验出发,在不同时代,投射给了这些人物以太多的历史、文化内容。面对一些无限丰富的人物,我们很难想象,一旦把他们还原为一个具体化的,有限的,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的个体,无论哪个演员有多么高明的演技,都无法替代和穷尽对于他的想象。这种无限和有限的矛盾,如同佛家的禅,不能说,一说便错。

萧红是一个被很多文字塑造过的人,众说纷纭的史料成了许鞍华在表现萧红时的一道很难逾越的坎。更何况,复杂的历史人物常常是逾越了道德常态的,而一个当代演员,他的私德可以不论,但他的表演一定是在道德化的语境中熏陶出来的,他会下意识地对喜爱的人物进行道德处理,寻找伦理上的合法性。萧红是一个很难做道德化判断的人,她难演,并不意味着我们感受不到萧红那种特有的性情和内心。如果在艺术圈子里仔细观察,在许多艺术家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发现萧红或类似萧红的影子,但是,要找到一个完全可以和萧红划等号的人物就难了。所以,不少人心里隐隐约约都有萧红,甚至似曾相识,但肯定不是眼前的汤唯。 

萧红是个好题材,人物的经历非常具有传奇性,故事曲折跌宕,不过,这种戏剧性被人们说得太多之后,留给导演的余地就小了,故事不能瞎编,瞎编是对萧红不敬;如果要如实地塑造人物,那就必须准尊重文献,甚至不惜让历史人物出来现身说法,这种做法又影响了影片的故事性,当《黄金时代》像纪实片一样力求历史真实的时候,汤唯就更惨了,她就像一个老想得高分,又总是考不好的可怜孩子。

作者:孙振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