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美兰评张廷禄: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山水艺术历史悠久、内涵深遼,体现着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东方人的字宙观。历来作为高层次的文化产品,卓立于世界之林,体现着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东方人的宇宙观。画家张廷禄,于1976年之后,毅然选定山水画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是要有些勇气的。他是将近四十岁的人了。好心的朋友曾善意相劝,以为山水画难度太大,隔行如隔山,还是回归“染织”这个本行吧。那时,张廷禄的自我感觉处于最佳状态,业余时间有着充沛的精力,于是,以他原有的专业美术基础,以他长期钟情自然山川的底气,坚定不移地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经过十年的艰苦实践,超越了“本职工作”对于他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割,终于在山水画创作上取得了引人注意的成绩。他的印章“求索”、“师造化”、“寄情”、“自强不息”,勾画出一个不平坦的奋进拼搏的里程。

  困学期

  论机遇,他并非幸运儿,论山水画师承,他未曾亲受名家真传。但是,他充分重视前辈山水画家经受过历史筛选的经验,重视“精读大自然和传统这两本书”,重视艺术实践的苦功。不依靠什么天才,他困学、他苦练、他深思,终于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张廷禄六十年代上半期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系,受过系统的科班训练。从保存至今的作业看来,他有扎实的素描造型基础,更有精道的白描功底。但作为学山水画的基本功并不完备。这不仅由于他大学毕业那年,被分配到印染厂当工人,一干就是四年,被迫停画。还由于当时文化背景,造成对基本功的普遍忽视,或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或失之于要求上的偏颇,即便置身于“正规化美术教育”之中,从基本功结构来说,也往往有着这样、那样的欠缺或不足。

  七十年代末,正是全国文化艺术复苏时期。山水画家、艺术教育家李可染先生,以他长期、丰富的山水创作实践和教学实践经验,敏感于山水艺术复苏、发展、繁荣的前景。在当代中国画转折性的历史关头,完成了他紧密结合实践的、全面、系统、具有体系性的理论思考,于1979年《美术研究》复刊号第一期发表了他的重要论著《谈学山水画》。几乎于此同时,山水画家陆俨少先生也完成并出版了他的专著《山水画刍议》。这是大冰川之后隐现的奇峰,非同凡响,又如春雷.为复苏的中国画艺术催来阵阵及时雨。张廷禄山水画的幼苗就在这春雷春雨的呼唤、润泽下显露出茁壮的生命力。

  两位前辈画家,一南一北,在各自数十年历尽艰辛、坎坷不平的艺术路途上,从不同角度,总结出一条他们共同体悟的规律:即艺术基本功是贯穿一个艺术家一生的必修课。李可染反复强调了他六十年代初始的艺术思想:“基本功够不够、踏实不踏实,大大关系将来艺术的成功。”“诀窍中一个重要的诀窍,就是前辈们那种百折不挠苦练的功夫。”又说:“基本功的高低决定创作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纠正对基本功认识上的偏颇,深人、具体地分析了基本功三个层面的内容,即一个山水画家除了必须具备的第一层--一般的造型基本功;还必须具备第二层--山水专业的基本功;以及第三层--掌握中国画工具性能的基本功。中年的张廷禄适逢此时举步于山水画领城,大师的经验之谈,成为他困学精神上重要的、有力的支点。他结合个人的主客观条件,结合现实的需要和可能,无论在工厂搞设计,还是工作调动在中央工艺美院任教学、教务管理,他时时针对自己基本功的缺点和不足,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艺术之路。十年 之 间,为了“精读自然、传统两本书”,既重点攻关,又恪守一定的学序。既练功,又扩充修养;既写生又强化创造思维。从而发生飞跃,进入自成格体的境界。

NHhNiERetHUDcUaubJqg28QWnsLDVfjYuXjrSTLp.png

《春山幽居图》

  张廷禄在素描和白描功底的基础上,向着山水专业基本功方面转移和提高,他把学序的第一步,放在了风景画写生上,作为重点攻关的必修课。工作之余,他用了两年时间,专门练色彩。陶然亭、北海、中山公园、故宫是他经常徜徉的场所。古色古香的北京庭院、京郊村野、寺庙、松柏……他都一一精心观察和描绘。这一系列水粉风景画,数十幅之多,成为他日后提高山水画专业基本功和实际创作能力的前奏。

  什么是山水画家必须具备的专业基本功?李可染先生说,是“对于表现对象的跺入研究和精确描绘的能力,”为此,“一定要对山、水、树、石、云、点景人物进行专门研究、深入观察,研究大自然山川的组织规律,要超过一般人的认识段度”。(《李可染论艺术》)如果用这一条来衡量,那么,廷禄两年苦功所作的水粉风景画还只能说是他专业基本功的“前奏”。至于掌握中国画工具性能第三层特点--掌握笔墨的基本功,难度则更大。于是,张廷禄不得不进入关键性的一步;学传统、师造化同时并进。

  学传统,重点从学习李可染、陆俨少两家山水画人手,临摹代表作。这是“困学”的重要环节。以张廷禄的条件,临摹两家代表作,只能临摹印刷品,为了弥补学习条件的不足,他“朝圣”似的出入故宫绘画馆,观摹美术馆多种类型的中国画展,以虚心学习、研究的态度对待各家各派、古往今来的作品,记录章法图式、借鉴使笔运墨的方法,广收博取,不囿一家。他的“画论学习笔记”掇英咀萃。不论古代当代,也不论名家非名家之言,只要含蓄着艺术真谛,对学习有益,他一样珍惜,收入笔记,作为实践的参考和动力。今日谈来,仍不乏真知灼见,不乏艺事真言。如果将他困学初始阶段的山水写生和前期水粉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风景画的基调是西方画法,而经过借鉴传统山水写生的基调已经初步具备国画特质了。

pEfx2uiVX8sWMO5c12H8HWfEBlslNAoOLwpT9n2f.png

《版纳风光》

  若要对“山、水、树、石、云、点景人物”专门研究,只有迈开双脚,跋涉于自然、人民生活之间,无其他捷径可寻,“正道路,强毅力”,“做大目然规律的探索者”,是画家张廷禄成长、发展、成熟的主线。拿山石来说,京郊十渡壁立的山峰与湘西张家界青岩山柱形的山峰比较,它们的结构、纹理、石质、形体感觉迥然不同。对南、北两种类型的山,张廷禄画了上百幅不同视角、不同峰体组合、不同感觉的速写,以获取对山石较深入的体察、较全面的认识和独特的感受。又如画水,在四川峨嵋山、贵州黄果树,面对瀑布、溪流,他专门作了整体、分体、重点和局部的大量速写。在黄山,专门作了松树多种姿态、四面分枝穿插、前后层次关系的速写。在乌江龚滩镇、广西三江侗寨、山东大渔岛,作了不同民居房屋、桥梁建筑平视、俯视、仰视多角度研究,以及少量点景人物研究。至于不同地域江面上的船舶、船身结构,船桅、船帆,更不乏观察、精致描绘地道之作。这些研究性的速写,是他黎明即起,擦黑始归,每画一幅少则一二小时、多则四五小时、半天功夫的结晶。有时探访一个景点,要往返崎岖山路四五十里路,带上几个馒头,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日积月累,为日后创作山水画储备了重要、丰富的贸料。“拳练干遍,其理自见”,“踏实认真画一张,比随随便便画十张要得益得多”。他体会到个中真味。

  掌握中国画工具性能--笔墨的基本功,难度最大,所需时间最长。雄健老辣的笔墨,书法线描功夫到家,确会有精神突出、气势逼人的效果。火侯不到,难以侥幸妄得。画家张廷禄为求索笔墨三昧,除临摹名作之外,开始涉足书法。他练字,借鉴前人的经验,分别用三种墨色--淡墨、次淡墨、浓墨--在同一张纸上再三书写。最后,以画长线、画圆练腕练心。“中国画家把书法练习作为锻炼笔法的基本功。字和画在表面上看来并不相同,但用笔的肯定有力,刚、柔、虚、实、使、转、运、行等等基本规律都是一样。画家掌握了这些,就大大有助创作的表现力”。(《李可染论艺术》)张廷禄总结自己练字的体会说:“最初练字,是因为有些关心我的朋友说我画上的字不行。练来练去,越练越有兴致,从书法中领悟到和画相通的笔法美、线条美以及黑白点划构成的规律。看得出,练字对他终有所悟,其乐无穷。

  以上基本功的全面涉猎直到实际掌握,每前进一步,都是万分艰难。1980年前后,当张廷禄边临摹、边写生之际,老少三代,五口之家,一间11平方米的旧住房,何谈画画!只得睡办公室。为了笔砚”布阵“得骑车往返两个小时。每每画到深夜,便摆几个椅子,和衣而睡。这样困学,经过五年的努力,经过桂林、三峡、黄山、十渡、雁荡等写生,到了83年再走三峡,一个大胆创造的求索期开始了。

0GtqYhinY29vQ3kHBzAhFyyLGr9DiCBugOXRayxV.png

《侗乡春晓》

  求索期

  “83年冬赴三峡写生,自宜昌至万县,边走边画,历时一个月足迹踏遍三峡两岸,又顺路走访小三峡(大宁河)及神农架。五过瞿塘夔门。作写生百幅,是我历次写生中最难忘的一次。”(廷禄写生笔记)也许,最难忘的是,他由此突破了早期以精确描绘为主、比较呆板的写生法,创造思维得到自然的启示,获得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的无上欢喜。

  在写生过程中面对祖国的目然山川,廷禄反复运用李可染式的浓墨颤笔之法,画高山流泻的飞瀑。而在贵州黄果树,却发现了他认为最美最美的溪洞,于是笔下出现又一种低流奔盈之美。廷禄也喜欢借鉴陆俨少式的波纹线画水,而在神农架绝少人迹的寒寂峰顶,他发现一片片整齐、清晰、富有裝饰趣味的云,在群峰之间来去飘荡。于是他笔下出现水波纹线的变奏,以装饰线处理这特殊的云层,别有一番情调。“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创造的火花,就是这样一种求之无形、不求自得、不可思议的精灵吧。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能否独立生存的关键所在。独到的意境和意匠,是画家心灵与大自然诚恳对话的结果。《船行万山间》(1983)的意境,来自长江之行.他曾五过瞿塘夔门,长江的气势,令人心潮澎湃。但是如何将磅磚的气势,集中在一幅画里表现出来,却非易事。一年一度的外出写生,使他领略了青岩山突兀的风采,乌江天险的雄姿。而最出平意外的,是当他溯长江步行至官渡口,登高远望时,原在山脚下流动的那一条链子溪,经阳光反射,真似一条光亮神奇的长链!忽然,内心一闪:若把这远去的细长的溪流,看作峻山叠翠中的长江,那是何等磅礴的气势!于是,“以大观小"的传统构图法,由于思维逆行而突变,展示出"由小观大”的奇景!一个属于他自己心灵感应的意境由此诞生了。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曾论及于此:“大能看小,方见深逐;小能看大,才有气势。”张廷禄亲身的体验,证实了前辈的金玉之言,求索之中获得点滴灵智的启示,又为他增添了多少奋进再求索的勇气啊!

gCSxbTtGTF9sbuA3xNtMl1gf5hNm8ftUBI06zw3K.jpg

《蜀江行舟图》

  收获季节

  “废画三千"是一代宗师李可染的印语、名言,若仅从字面理解,乃言其废画之多。究其实质。包含着更为深广、高远的要求。李可染生命晚年,曾留下四句话:“作画不是平常事,若到平常不如废,求十不成回到零,不要三、四、五、六、七。”可以说,这是对"废画三千"极精彩的注释。“废画三千”的第一层含义,是画家鼓励自己作画要有胆量,不怕画坏,不怕失败。“废画三千"的又一层含义,是鼓励自己,作画要有魂魄,要”入境“--为了追求艺术的完美,达于化境,必须把作画过程,看作”废画三千“、人入"炼狱”回归于零、由零到十的过程。每个画家,有各自的条件、各自的起点.但一幅优秀作品的产生,终归是意匠惨淡经营、再三求索、反复锤炼的结果。一蹴而成的侥幸之果,是难以经受住历史检验的.

  张廷禄的山水面,贯穿着一个宗旨:"面向自然,下笨功夫,画出个人的感受,形成一己的而貌。“他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如《秋山图》反复画过多遍,追求不同的意境、不同的表现方法。如《十渡山水写生卷》.将写生所得独幅画稿,提炼集中,汇成十余米长卷,但仍然只作为半成品,很少示人,将它视为日后进一步加工的依据。

  大渔岛系列,表现出渔家新生活的一个侧面和海边月夜的宁静,那简朴而若在握脱贫困、清幽而并不脱尘的浓郁气息,是时代的组曲,十分诱人。

Qq3mHIG58JIRa60EdSJ46unY5ywkXNgmqFktoeJL.png

《秋泉图》

  在表现方法上,为追求"自然自如”的境界,他从不“起朽"”打小稿",只在腹稿启动、心象显影之时,随即从最突出最显要之处落墨,与他练字由谈而浓相反,作画则由浓到淡、到最淡以至消失,攫取意象凝聚的整体感。即使大幅山水,也废弃画稿,免觉约束。“高明的戏曲琴手,在演奏几十出甚至百十出复杂而不同的曲调中,他们从容不迫.眼不看曲谱,一切全记在心,并可临机变化.层出不穷”。(《李可染论艺术》)李可染先生强调“临机变化”,陆俨少先生强调落墨之间“随画随改”,启示廷禄意欲追求那种自然自如、机趣天成的最高境界。

  由于这一追求,使他感到“越画越难”。为了坚持在传统基础上创新,不走别人的老路,每提高一步,每领悟一点新的规律,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他不能满意自己的作品,他自认还没有形成一种风格,但如何把握自己作画的特色,廷禄是有思考、有尝试的。

  1.崇尚“师造化”这句名言,力戒东抄西凑。“我的所有创作,全部来自生活。从构图、意境到笔墨,力求新颖,有自己的面貌,不与人同。更力求自己作品之间不雷同。”

  2.探寻自己的山水语言,发挥中国画工具性能--笔、墨、纸、水相互交融彼此生发的丰富表现力。不求助于矾、浆糊等特技,力求语言简洁有力,有东方特色。

  3.发挥用线的装饰表现性。大写意的泼墨、泼彩同装饰性线条本是两对立的因素,在山水画中似很难协调统一。画家张廷禄有意将矛盾着的因素有机融为一体。如《江边》、《山城》、《海岛》、《暮色》、《秋山图》,在点、线、面构成中发挥笔情、墨韵的趣味;又在墨彩间歇与空白处,以疏密对比的穿插过渡,丰富层次感,形成写意山水的某些装饰美的整体效果。面貌清新典雅,别有情致,格局自成。

  1991年7月,张廷禄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第一次个人山水画展,展出近年作品40幅,受到中国画界和广大观众好评。著名前辈老画家张仃先生为展览题字。白雪石先生称之“艺海新花”。俞致真、刘力上先生赞其“酷爱山水画”、“精勤写生”的精神。指出其作品,“虽多小景,而气势雄浑”,“既有传统气息,又有时代感”。《长百天池》(3650×1100cm)作为入选精品在***城楼展出。数十幅作品在全国及市级美展展出,或发表于报刊杂志。其近作先后在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参展并获奖。

  张廷禄山水画是中国画艺术苏醒期和更新开放期的矫健新枝。他那严肃深沉而又朴素诚恳的目光,他那留着风箱印记的面部线条,像是无声的语言,深藏着拓荒的汗水和成功的秘密,预示着一条上下求索、自强不息和未来世界对的轨迹。

1992年3月26日

为纪念李可染先生八十五周年诞辰而作

  本文为张廷禄著《新编山水画技法》后序,该书由安徽美术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

作者:孙美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