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杭法基:为“变”而变是一种浅簿的“赶时髦”

2015-11-16 15:24

  2010年底,杭法基开始转向“消解”系列作品的创作。此前,他一直进行抽象水墨的探索,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有30年的时间。这一转变,据他讲述,是自己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与某种机缘促使的结果,同时自己似乎也进入到一个更自由的摸索与拓展空间。《论语·为政》中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945年生人的杭法基,显然已经到了“从心所欲”的年龄,而在这样的年龄做这样的突破,将“拼撕托裱”作为作品呈现,事实上,他很“从心所欲”。11月22日将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一个人”杭法基水墨消解展,将更加全面地呈现这一系列的作品,近距离的接触也能更好地诠释“消解”一词的深意。

  “一个人”杭法基水墨消解展

  此次在今日美术馆的个展主要展出“消解”系列作品,名为“一个人” , 策展人是如何定义这次展览?

  展题的前面是“一个人”三个字,我想主要是自己长年来一个人独立而艰辛的艺事生涯留给策展人的印象,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孤独的小老头,策展人杭春晓是我的侄儿,对我当然很了解。同时,这次展览主要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作者一个人对社会与历史文献文本资料搜集后的消解。后一部分,是作者一个人对一位已谢世的老志愿军战士一生日记的消解。加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默默坚持在走自己的路,从而也塑造了自己对“独立”、“自由”的偏爱,因此“一个人”作为展题是挺贴切与有意思的。另外,在学术定位上可能有更多的思考与包容,对于策展人理应尊重他的意见。

  您早期曾从事拼贴画的创作,并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此扬名,后来为什么又开始探索抽象水墨?

  杭法基: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的国画作品参加过全国与地方的许多展览,算是小有名气。70年代末80年代初,机缘巧合,为了完成一件有关单位指派的全国科普美术展览任务,与一位搞布贴画的友人合作搞了一组《中国古代科学家》工艺性质的布贴画,来了兴趣就开始研究这一工艺,后转入到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的拼贴画,将油画版画国画中因素融入其中,两年多时间,搞出了一批挺有意思的作品,发表与展览搞得火热,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杭法基抽象水墨画集的《消解》之三 120x120cm 2012年

  但总觉得这些作品中的工艺性与装饰形式特色,在精神与人性的深度表达上难以企及,加之难以割舍的水墨情愫使我又拿起了毛笔。然而,拼贴经历中的抽象因素使我对写实水墨又不安分起来,于是很自然的就走到抽象实验水墨中来了,这一走就是那么多年,坚持画了那么多各有不同的系列性作品,这也是初时没有想到的。

  30年前开始的水墨实验的探索,都经历了哪些阶段,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如何建构起一个水墨语言体系的?

  杭法基:摸索的欲望总是伴随着岁月中的艰辛与汗水,西方现代艺术当然成为一种催化与参照。最早像“挣扎”系列、“现代工业警示”系列等,经历过初始的茫然,到后来墨色与色彩的激情涂抹,参杂一些特殊技法,再到最后逐步收拾都有一个曲折的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追求,早期像“宇宙”系列,从“圆”与“曲”的混沌意趣到后来的“魔方”系列,在获得力度与重量感的同时,画面的墨色变化也产生了一定的视觉张力。而在“墨魂”系列作品中,笔墨线条加上泼、淌、拓的墨痕,传统与非传统的手法,其中有的作品称之为抽象,实质上含有意象的成分,在当代多元艺术中,也就成为一种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抽象水墨,“抽象水墨文人画”一说,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手写本老黃历的《消解》之二 60x60cm 2013年

  这么多年来,每个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一段难以忘却的精神历程,像“魔方”、“墨魂”、“书象”、“抽象水墨文人画”等系列,都有许多自己比较看重的作品。至于如何建构起一个水墨语言体系,“体系”一词太庞然了,真的没有思考过。我只是在积极与充满活力的基点上顺其自然,走到哪是哪,很少回头向后看,更多是一种感性上的认知。

  《书象》、《宋庄人》这些系列的作品,又回到了对东方笔墨意象的审美趣味,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转型?

  杭法基:不算是转型,多年来我一直强调自己在艺术上是“两条腿”走路。早期绝大部分精力是用在抽象实验水墨的探索上,由于无法割舍对东方笔墨意象审美趣味的喜爱,后期越来越对艺术上似乎不同“质”的两种形式自然而平衡的看待。进入“消解”后也是这样,因为在我内心,不同形式的艺术在本质上都是互通的。今后,当代观念性作品包括装置与写意性水墨人物的创作,我都会坚持搞下去。以前创作的“书象”系列大部分作品应该属于抽象水墨,而“宋庄人”则是表现主义的写意人物,从“心象”中的意趣、激情中的“张力”来看,我总认为它们也可以说是当代性的作品。

  2010年,您将奔向70岁了,这时候走出抽象实验水墨形式,开始创作“消解”系列作品,用票据、报纸、画册、日记等材料进行创作,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有这样的改变?

  杭法基:其一,抽象实验水墨在80、90 年代,对于当时沉闷而僵硬的社会形态还有相抗衡的精神力度与颠覆价值,那时的抽象艺术还是具有一定的生机与活力。但是进入21世纪后,日益“暖化”的艺术氛围与语境,加上西方百年抽象艺术史已成经典的参照,使抽象实验水墨的生存土壤及艺术生态有所弱化,这一艺术形态的“式微”也在所难免。

  其二,自己经过数十年的抽象实验水墨的艺术实践,作品的高度已经很难自我超越,继续下去只能是自我抄袭与重复。

  其三,踏上抽象实验水墨这一艺术之路后,尽管不断有所“创新”,但变来变去都是深陷于“形式”主义的玩法之中,所谓“抽象”一直是在脱离社会现实与历史的“精神”宗旨中游荡。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较为困惑的精神磨砺之后,受传统国画裱托揭撕后留下痕迹的启发,很自然的踏入了“消解”艺术的尝试与实验。开始的一年多时间,还仅仅是纯粹宣纸“物性”的消解,过程中多次思考及短暂的思虑间隙的“顿悟”,终于使我跨入了与社会现实与历史相关联的文献文本资料的“消解”。由此我也深切感受到,艺术之“变”对于我来说,也是内在精神需求的一种“自然”与“本份”的事了。

  创作过程中反复的撕与裱贴是特别琐碎的过程,这对您来说有什么意义?

  杭法基:进入一种状态后,就不会感到琐碎与枯燥。将主体文本资料的边沿如同裱托中国画一样裱贴在客体底面上,然后右手握油画刀按压着贴面,左手揭撕,不断贴不断撕如此反复日复一日,人逐步进入一种宁静的无限重复及富有“禅意”的行为状态中。像一个初入禅门的佛家弟子,刚入“打坐”的门坎时总会遇到一些劫难,但是只要心静气沉,不久就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不断撕不断贴的单纯过程,也类似一种“禅修”,完全推倒了传统艺术笔墨形式与形象追求的创作方法论,这当然是一种“走出”水墨的行为。

  从对水墨的“消解”走进对文本的“消解”,自身感到平静、沉潜,日复一日的长时间劳作,消解文本的同时,也消解了自身光阴。一边在“解构”一边在“建构”,人的思想似乎也在一种主客体相互转换的“静虑”过程中,对人世间一些思考也产生了新的认知。“消解”也是从艺术的方法论上努力有所改变与突破,从艺术形式的认知上也体现了全球化的当代性有别于工业与农耕文明的不同。尽管如此,消解后的“痕迹”作品,感觉到仍有较浓的东方艺术的视觉感受。

  您是如何在该系列作品中面对东西方的问题?

  杭法基:不思虑,一切问题也就没有问题。当代艺术就是全球化的问题。当几分钟就能获知东西方的信息,当十几个小时,就能从东半球飞抵西半球,当我们的身影移向太空领域等,这一切在古代都是不可思议的事。而艺术与科技、物质、生态等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今人在艺术上只停留在古人思考的层面。当代艺术尽管会出现地域面貌,但在创作视野中,是没有东方西方之分的,唯有艺术家的创造力及生生不息的时代精神,这些都会体现在当下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艺术探索层面。在“消解”系列中,我没有考虑过太多的问题,只是实实在在做好手边的手艺活,打破任何约束与框框,给予自己充分的自主性。这使我体会到,所谓的当代艺术也是充分尊重“多元化”与“宽容性”的,“和而不同”与“异而共之”是不容置疑的。

  纵观您的创作生涯,“求变”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您如何看待“变” ,什么时候是“变”的最好时机?

  杭法基:我只是在艺术上两条腿走路,不属于过于求“变”的人,如抽象实验水墨,一下就搞了30来年,至于各个系列的不同,那是内在形式应有的差异,而抽象艺术就是玩形式的。

  说到“变”,不是“求变”,而是“该变”时及有能力和需要“变”时则“变”,“变”是一种自我否定,需要勇气与胆识。艺术之“变”的价值,其本质体现的就是人的价值。艺术变革总是要顺应时代,体现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本质及其生生不息的朝气与活力。而我内心常常渴求的就是在创作上行使充分的自由与自主权,因此,艺术上“求变”起码是自己内在精神的一种“需求”,为“变”而变则是一种浅簿的“赶时髦”。今天的画坛,不看好风格主义,当一种面貌与风格达到饱和依然一直持续,也是一种重复与自我抄袭,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市场”。不断否定自己努力向前拓展,应该是当代艺术家的一种自觉行为。毕加索一生变化如此丰富,但万变不离其宗,他的艺术仍然是整体合一的。艺术之变的重点,对于我来说则应该是进入当下时代精神的范畴乃至前沿,跨入一种当代“语境”的自我言说之中。

  至于什么时候是“变”的最好时机,也是因人而异。就象“渐悟”与“顿悟”一样,大变或小变对于艺术家来说有充分的自由,为“变”而变不值得提倡,就是一辈子不“变”也是别人的权力。而我则属于一个“个案”,就是在自己感到精神困顿,难以忍受长期不断的自我抄袭与重复,精神上觉得不“变”似乎活不下去,这时又遇到灵光一现新的拓展点,这也就是想“变”的契机了。当然,不断“变”且越“变”越好应该是许多艺术家所企求的。而有的艺术家不是追求越“变”越好,而是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的改变与拓展,尤其是当代艺术。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