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青春的故事已不再 像孩子一样去画画

2017-05-02 15:44

  四年前,43岁的闫博像孩子做游戏一样画画,他去木材厂选择木板,回来自由组合、拼接,在上面涂撒颜料。

  1970年出生于北京的闫博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图形会出现在这里,而不是那些。一切都只是引子,我选择那些陌生或熟悉交织在一起的形,看它们在随意的逻辑中相遇,我会在哪里转折,又会在哪里喊停,所有这一切从最初的基础开始,被我一遍遍的记录下来,又不断地推倒重来。“

  闫博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一种自由感。“当我不断打磨它们时, 它们慢慢成长……材料的特性和我的劳动使它确立,最后看到的是含混的趣味、混乱的思考和总是含蓄的安静的品位。”四年,他将这些作品集中做了一个展览,并写下一篇文字,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青春的故事早已不再2012 年的最后一小时,父亲来我工作室看我的新画,交流、鼓励、探讨、争论,一个小时后我决定解放自己,让画面变成一个自由的形状。在这之前,我用了五年的时间去找一个可以支撑我反复推敲并能留下痕迹的坚韧材质,熟悉它找到驾驭它的方法,而这个材质最初的种子,是我在1997年偶然接触到的,并且断断续续的试验了十年。

  很小的时候,当我闻着父亲衣服上松节油的味道,靠在他怀里,拿画笔当枪瞄准时,我觉得画画的人是最有趣的人,他们不仅在我的枪口下嘻嘻哈哈的倒下,还能起身摸着我的头吐出一个个烟圈。慢慢的, 成长伴随着曲折,但画画似乎总是个顺理成章的事,最终也绕不开。

  二十岁参加展览时,我画和女朋友一起在冬夜街头漫步的心情,毕业后开始拿少年时的故事立业成家,中间也有过呐喊和深沉。

  我一直记得那些画画的大人说,要和别人不一样,每张画和每张画要不一样,到现在画了上千张,就算最草率的时候也没重复过一个构图,这算是我起起伏伏中的一个底线。

  十年前,当我开始步入中年,青春的故事再也讲不下去了,小聪明的帷幔落下,小毛病就得以显现,没有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了,那就改吧。怎么把一张画画的时间更长一些,怎样把灵机一动压的更沉稳些.…….问题太多,只能一个个的解。

  放下一切,继续十年间的试验,不断的堆叠覆盖、清洗打磨,每一次的结果都是我不想要的,直到憧憬在试错的虐心下变成受虐的开心,黑暗里总会有点滴的光幻在前面闪现,或许是个方向呢?安慰自己,思考和劳动的魅力就在于真的可以找到未知,我不赌博,但我赌我在这里有点儿运气。

  闫博个展:无题

  主办:鸿坤美术馆

  策划:田恺

  展览时间:4.22-5.28图片由鸿坤美术馆提供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