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马克·罗斯科:一个不折不扣的“倔老头”

2017-07-27 14:29

  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

  “ 我年轻的时候,从事艺术是一件孤独的事情:没有画廊,没有收藏家,没有评论家,没有钱。但那是一个黄金时代,那时我们一无所有,不害怕失去任何东西,我们拥有想象力。现在的情形完全不同了。这是一个充满了冗词赘语、活动、消费的时代。……但我相信那些从事艺术的人们,渴望找到一种安宁的状态。

  ——马克·罗斯科”

  提及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必定将他与卓越的艺术大师相联。他作品中的各色矩形方块成为他绘画中的标志性元素,他的艺术历程伴随着误解,但他仍固执的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倔老头”。他一直简单而单纯的面对他的艺术创作,用艺术中的“精神性”点醒世人。

  Newman by Rothko,1949

  马克·罗斯科:“艺术是关于精神的”

  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生于俄国的一个犹太家庭,1913年移居美国。21岁就读于耶鲁大学,大三中途辍学,不久后进入纽约美术大学学生协会学习美术,1929年在纽约布鲁克林中央美术学院任兼职教师,开始了长达30年的教书生涯。1933年他举办了数次个展,并结识阿西尔·高尔基、德·库宁和杰克逊·波洛克等艺术家。

  我们认为现代艺术的真正的意义并不仅仅依赖于形式层面的布局,更多的是潜存于一切古老的艺术作品里的精神含义。

  ——马克·罗斯科

  Untitled,1944-46

  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带有超现实主义风格,随之,作品风格开始发生变化,带有符号化的人物造型代替了具象化,成为他迈向抽象主义的预演。他的绘画风格一直在演变,直到1949年,这一年是罗斯科风格转变的分水岭,大幅的矩形方块成为创作主体,它们漂浮在表面中。罗斯科将稀薄的油彩渗入画布的纤维,使底色时而从最顶层的颜色中隐约浮现,感到画布深处似乎隐着光,那些被稀释的大块色彩相互笼罩和渲染,在明暗和冷暖中融为一体,罗斯科借助色彩之间的融合完成画作的核心。他的画作尺寸很大,他解释道“画小画或面对小画的时候,人把他的经验外化了,用一种俯视的角度观看,或者像用缩小的透镜看。但当你画大画,你被包纳其中,它不是你能随意差遣的。”

  Untitled,(1945-46)

  色彩、形状、构图、空间等因素让人在直面他的绘画作品时感受到情绪的释放,或欣喜或忧伤。正如他在上世纪30年代宣称“艺术是关于精神的”(《涂写本,约1934年》)那样,对于罗斯科而言,这些因素只是抵达艺术精神的媒介。绘画是表达精神要素、信仰和生存意义的工具。他曾感叹:“绘画,一定要象奇迹一样!”同时,他将“永恒与超验”、“悲剧与献祭”、“崇高与神圣”作为终其一生的艺术追求。

  许多人能在我的画前悲极而泣的事实表明,我的确传达出了人类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画前落泪的人就会有和我在作画时所具有的同样的宗教体验。如果你只是被画上的色彩关系感动的话,你就没有抓住我艺术的核心。

  ——马克·罗斯科

  Untitled,1945

  罗斯科独特的风格与形式逐渐受到艺术界的疯狂追捧。然而,支撑其绘画的脊骨却从未得到认可与尊重。罗斯科的艺术常遭受误解,甚至他多次反驳“我不是一个形式主义者”、“我的绘画并没有关涉到空间”、“我对色彩不感兴趣”、“抽象艺术从未吸引过我”。尽管他常被视为“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但他憎恶这样的名号,甚至对别人将自己与其他艺术家进行比较、归类感到愤怒,他曾抗议:“至今,我也不明白抽象表现主义的意思。最近有一篇文章,称我是一个‘ 行动画家’。我无法理解。我也不知道我的绘画和诸如表现主义、抽象、以及任何莫名奇妙的称谓有什么关系。”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艺术饱含热枕。

  No. 5/No. 24,1948

  上世纪60年代末,当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群体声名鹊起,艺术的商业性和娱乐性征服了艺术界,他却更加渴望安宁。罗斯科越发厌恶艺术界的利欲熏心、勾心斗角,他执拗地坚守自己的艺术理念,甚至逐渐发展为怀疑、憎恶几乎所有的策展人、美术馆馆长、艺术评论家。

  No. 3/No. 13,1949

  No. 37/No. 19 (Slate Blue and Brown on Plum),1958

  一切原始性的表达都会透露出他们对自然世界野蛮残暴的认知和认同,还有生命力永恒的不安。没有恶魔和诸神,艺术就无法上演戏剧性:艺术最深刻的瞬间就是表达这种挫折。

  ——马克·罗斯科

  1970年,罗斯科割腕离世,对他而言,所有的成就和误解在那时烟消云散了,他留给世界一个背影,并让全世界永远记住了他:“灵魂画家”马克·罗斯科。

  No. 14 (Horizontals, White over Darks),1961

  马克·罗斯科背后的故事

  Untitled,1968

  马克·罗斯科作品《白色中心》

  然而,他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终结。1966年,罗斯科的代表作品《红色22号》售价1.55万美元,20年后,这个系列已经突破百万关卡。1999年,罗斯科的作品《北方15度:黄色和红色》首次突破千万美元大关。他的画作价格就此一路攀升。八年后,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中,卡塔尔王室购得马克·罗斯科的作品《白色中心》创下了7284万美元的天价,成为在公开市场上卖出的最昂贵的战后及当代艺术品。

  No. 10,1950

  俄裔美籍抽象派画家罗斯科 (Mark Rothko) 1954 年的抽象表现主义作品《No. 1 (Royal Red and Blue)》11月13日于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 7500 万美元 (约 5 亿8100 万港元) 的天价沽出。原主人 1982 年仅以不足 50 万美元 (约 388 万港元) 的价钱,买下这幅画。

  2012年,在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中,罗斯科的杰作《No. 1 (Royal Red and Blue)》以6700万美元美元的价格成交。同年,他的作品《橙、红、黄》的抽象画在佳士得拍出8688万美元(约5.47亿人民币)的价格,创造艺术家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2015年5月,罗斯科的作品《无题(黄和蓝)》在纽约苏富比的拍卖中以4650万美金拍出。同年,在纽约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晚拍中,罗斯科创作于1958年的《No. 10》以8192.5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5.08亿元,它是本场价格最高的拍品。

  No. 5/No. 22,1950 (dated on reverse 1949)

  No. 16 (Red, Brown, and Black),1958

  罗斯科的作品成为拍场上的“稀缺资源”和“抢手货”,无疑,他是众多艺术家可望而不可及的艺术届前辈,是艺术史上的一段碎片记忆,这段记忆镶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但如果罗斯科看到了他身后的辉煌,一定会鄙夷的说“这与我毫不相关”。

  Untitled, 1968

来源:凤凰艺术-艺术家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