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纠结的逻辑——关于傅中望之形名学

  20世纪80年代后期,第一次接触傅中望的雕塑艺术,是他的“榫卯结构”,当时觉得傅中望颇为机智,把中国传统木制建筑结构中一种关键性的因素单独取出,通过木质材料的重新构形,使之转变为一套独特的雕塑语言。当时我的直觉是,傅中望希望表达基于材料而获得独立性的价值观,使雕塑不再是单纯的造型,而是具有一种认识深度。后来认识了傅中望,对他的创作也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发现他是一个不会停留在一种关系上,只盯着一种材料苦思冥想的单一的雕塑家。“榫卯结构”之前,他就在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去工作,尽管仍然保留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那种典型趣味,但已经显示了与众不同的对材料的逻辑认识。“榫卯结构”只是其中一种表达。其后的“异质同构”则有着更加强烈的材料自身的意义,希望通过同构方式,使不同材料之间能够建立一种审美的逻辑,以改变材质的表面效果,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可能意义。而最近的一组作品“轴线”则显示了艺术家的思考开始从材料转向对人的处境的思考,傅中望通过相同的人的符号的共同支撑,来让红色的条状带形成波浪,来塑造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形名关系。而在这一全新的形名关系中,人反而是不重要的,是重复出现的一种单调因素,反而起伏成为主题,成为艺术家思维逻辑的一种隐喻,而让纠结本身成为主题,只是,这一回,纠结这一主题不再突兀和艰涩,反而有一种莫名的欢快。于是欢快就成为纠结的同义词,共同定义了这一作品的观念。

杨小彦 批评家、策展人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载于《轴线》,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7月

作者:杨小彦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