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北京保利拍卖丨“沉泗之鼎 复现人间”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特展暨学术研讨会将在杭州举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735f436b35f72998d4099fad5d76525f.jpg

“沉泗之鼎 复现人间”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特展暨学术研讨会于5月13日-14日在杭州举行。

本次特展由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领衔,另有十余件古代书画精品一同展出。学术研讨会则围绕着百年首现的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真迹纸本手卷,针对赵孟頫书法的成就与影响、本卷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的鉴定、研究与鉴藏脉络,一众业界学者展开不同议题的研讨。

本次活动由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古代书画传习研究所、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主办,在艺App承办。

赵孟頫(1254—1322年),元代杰出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其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之为“元人冠冕”。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书法则取自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赵孟頫的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dc71ff985c8370e42170048f63aab051.jpg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手卷

手卷 水墨纸本 1302作、1322年题

引首:31.8×123.8 cm. 12 1/2×48 3/4 in. 约3.5平尺

书心:27.5×118.5 cm. 10 7/8×46 5/8 in. 约2.9平尺

题跋一:27.5×104 cm. 10 7/8×40 1/2 in. 约2.6平尺

题跋二:32×106 cm. 12 5/8×41 3/4 in. 约3.1平尺

著录:

1.贡奎著《贡文靖公云林诗集》卷六,《题赵子昂黄庭经》,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弘治三年(1490)刻本。

2.丰坊著《真赏斋赋》,嘉靖二十八年(1549),清光绪宣统间缪荃孙《藕香零拾》丛书刊印。

3.李日华著《味水轩日记》卷二,“万历三十八年(1610)六月四日”条,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

4.张丑撰《清河书画舫》卷五,万历四十四年(1616)成书,见《钦定四库全书》本。

5.汪珂玉撰《珊瑚网》,卷二十二,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书,见《钦定四库全书》本。

6.《装余偶记》卷四,第五件,清初钞稿本,文物出版社影印,2007年。

7.卞永誉撰《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

8.倪涛撰《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五十五,见《钦定四库全书》本。

说明:

邓文原、贡奎、龚璛、项元汴、沈德潜、张允中题跋。束季博、束善甫、柯九思、华夏、项元汴、项德弘、刘金省、刘恕、许应鑅、张允中递藏。长尾甲题签。

《黄庭经》又名《老子黄庭经》,七字或八字韵文,为道家讲授养生内修要诀的经典;内容包括《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两晋年间,新增《中景经》;现今习惯所称的《黄庭经》为《外景经》之简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c2ede77ee14476487c52efd791bb4d2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dd3ac94484675d4df7d1e843a568c8f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dc799c928baec55b144d2a069a46788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1a9bb97e3cabf88c265a37f106ffaab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469bf7207d171c76b9f5a313da59215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98acc0ef8ea1f16716e2226d0d3550d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d7d25740497d9c8064042f7ce680927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20b15e066ee03f443b53d08ec7fbb74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91c4260e3e1a55f3c26e379165e1eb0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644d51ad2d68155a7afd90351f5edbb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d450d16e48944149b4adf0158f7cd2e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b06f5fca614b7765a93e95ea1f1e858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05bf18e9ad9e03d0a7093a4801025b5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0a460dff104e80586967856b11b994b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a9ad37060e12465242f82dfd457c8a9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78524236822f28a87578706f520062a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c27eece8832066b34c8acf46cafdc59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f2bcb7c588b472f3ff16d42a304c408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15601c8b24fcd6e497b9c14e470979c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acaab344514df07b786f0cf1da5c16b4.jpg

赵孟頫 小楷《临黄庭经》手卷

此卷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据年款,系赵孟頫于大德六年(1302)十一月三日,任江浙儒学提举期间,在平江府(苏州)为其亲家束季博所临。大德六年,赵孟頫49岁,同期书《吴兴赋》《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三清殿记》,画《兰竹石图》《水村图》,传世亦有赵孟頫为其所书信札《致季博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藏)。

01

赵孟頫中年与最晚年书迹于一卷

百年首现 堪称绝笔

赵孟頫一生临古无数,《黄庭经》即是其中之一,他也是当时重要的鉴藏家,经眼的法书拓本很多。又由于其影响深广,后世仿伪赵书赵印的情况普遍。

本卷百年重现,可谓意义非凡。此前,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真迹仅故宫博物院有一卷,为国家一级文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c213873a921cb80c4e972c08bbb84f71.png

赵孟頫小楷黄庭经卷 局部

元,纸本,纵26.5厘米,横114.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据赵友人龚璛题跋,当时赵孟頫在吴中奉命监铸国子监祭器,其间得到一件唐人钟绍京临王羲之《黄庭经》。本卷即赵临写的自藏钟绍京本。而在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临赠应本的《黄庭经》卷后,赵孟頫女婿王国器跋中:“……予外舅文敏公,得钟绍京硬黄纸摹黄庭经,后大书特健药三字。次复得唐人黄素临本,遂作蕊珠七言题卷尾。后闻中父所藏太清楼本特妙诸刻,自京师致书求之……”也可以印证,赵孟頫见到的第一件《黄庭经》就是钟绍京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9944a320c9d58d4bb10840216c0e00bb.jpg

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小楷黄庭经卷-局部 王国器题跋

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小楷《黄庭经》卷(简称故宫本),则是临写借自应本的《太清楼》本。在元代,这两卷临本均为当时名品,同时见到两本者有邓文原和柯九思,而且邓在两卷后均留下了题跋。尽管两者的底本都未留下来,但仍然可以通过赵孟頫的临本,推想底本的状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4c5fad009ba53424e742a41826d78b0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f71c56463f3ad180ce1b2e1c574d70a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971e7c9f34830af107eb9dd8bad3970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9293a1814d0d7a18a4b94697dc4c172c.jpg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手卷 局部

用今天传世的《黄庭经》拓本来对比赵孟頫的这两件真迹临本,可以发现赵孟頫在临写时是比较忠实原本的。此卷本有乌丝界栏,故宫本无。故宫本的分行基本保留了原帖每行约20字,此卷则每行减少两字,为18字左右一行。赵孟頫的临本均保留了底本的特征要素。

尤为特别的是,此卷又有赵孟頫于至治二年(1322)四月通过束季博之子束善甫重观此卷所作的题跋,也是绝无仅有的、赵孟頫中年与最晚年书迹于一卷之作。赵孟頫逝世于至治二年(1322)六月,此卷后赵自跋书于四月,距逝世仅87天,为传世赵氏书迹中最晚有纪年者,堪称绝笔。

02

填补赵孟頫书论之空白

从书写内容上,题跋内容涉及赵氏对临帖的观念,也可填补赵氏书学思想研究的空白。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作于大德六年(1302),赵孟頫在二十年后(1322)的重题,则是一段书论,主旨鲜明,讲“临帖之法”,讲“谨”与“肆”的对立统一关系,是赵孟頫最重要的书论之一。虽被引用无数,但真正出处不详,直到这件《临黄庭经》的出现,才正式确认出于赵孟頫本人。

据专家研究,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二十年后又阐述了当时的创作理念,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大德六年仍属元初,元初期南方书坛的典型状况,是一部分书家延续了南宋书家对唐宋尤其是北宋诸家的取法,另一部分则开始向魏晋复古,而赵孟頫倡导的复古才是当时书法发展的总体趋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5c9181243ef11d37f8474c4929859a21.jpg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 局部

在赵孟頫的这段阐述中,“肆”与“谨”是个相对的概念,“肆”指恣肆,“谨”并非是拘束,而是用笔规范、法度谨严,“肆”与“谨”,所对应的正是宋代书法与魏晋书法的特征,赵孟頫“与其肆也宁谨”一句,提倡放弃对宋人的学习,改而取法魏晋。其后一句更是意味深长,“殆过于谨”四字似为自谦,而“今目昏手弱,不能作矣”一句则知实为自诩,赵孟頫所要表达的,是二十年前乃至今天,对“谨”的一致推崇。

03

元明清重要藏家递藏完整

推动书画收藏与地方文化史研究

此卷传承有绪。后有邓文原、贡奎、龚璛三家题跋,这是赵孟頫朋友圈三位重要成员。邓文原(1258—1328),字善之,绵州(今四川绵阳)人。邓文原与赵孟頫交好,同时也是赵孟頫书法理论与实践的最忠实的拥护者。邓文原的题跋是其晚期书风,而“九原不可复作,观此书为之雪涕”一句,更可推知作于赵孟頫辞世之后。贡奎(1269—1329),字仲章,安徽宣城人,仕元起为齐山书院山长,累迁集贤直学士。贡奎墨迹传世极为少见,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袁易钱塘杂诗》后贡奎跋文高度吻合,书写时间较为接近,这是目前可见的贡奎第三种墨迹,实属珍贵。龚璛(1266—1331),字子敬,号谷阳生。自高邮迁居平江(今属江苏苏州)。龚璛与赵孟頫交往长达二十年之久,在书法上也深受赵孟頫影响,此卷龚璛题跋交待了赵孟頫《临黄庭经》是出自唐代钟绍京临本,与故宫博物院藏本可以互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78686cfd9b8385da1c8f3c89d4d1db68.png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cca1449ed8e2d78e27c158b15847e34d.png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题跋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在明清先后为华夏、项元汴、刘恕、许应鑅、张允中旧藏。华夏是明中期无锡藏家的代表,他藏过的书法名作有如颜真卿《刘中使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张旭《古诗四帖》(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黄庭坚《诸上座帖》(现藏故宫博物院)和《李太白忆旧游诗卷》(现藏日本有邻馆)等。华夏的收藏印是“华夏”朱文方印和“真赏”朱文葫芦形印,具有联印性质,只有同时钤盖“华夏”白文方印和“真赏”朱文瓢印的作品才是华夏的藏品,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卷》正符合以上条件。尤为难得的是,丰坊为华夏撰写的《真赏斋赋》也提到“(赵孟頫)临黄庭,有邓善之、贡仲章、龚子敬等跋”。

项元汴是古代最著名的收藏家,广搜历代法书名画,收藏之富之精甲于海内。他在本卷《临黄庭经》上钤盖了75方藏印,为天籁阁千字文藏品编号中的“象”字号。万历七年(1579)抄录了古人的书论以示对这件作品的重视,借此阐述他对前人小楷的理解。项元汴收藏的古代书画虽多,有如此精彩题跋者实属罕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c14b18834b36b14e4a833495d41428e6.png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部分钤印

本卷清代为留园刘金省刘恕父子、曾任浙江布政使许应鑅收藏,在晚清民国张允中收藏之后流往日本,由著名学者长尾甲题写外签,直到再度面世,为百年首现。元、明、清三代最重要收藏家的递藏顺序完整,也是一次推动书画史、收藏史、地方文化史研究的契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612699e68b25ae0da691c60af1d10386.jpg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张允中题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4b46f0ed0ab46bf2e5f041240e244cc9.png

长尾甲题写外签

“沉泗之鼎 复现人间”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学术研讨会

议程安排(实际以现场为准)

时 间:2023年5月14日

地 点:杭州索菲特西湖大酒店(6F西湖厅)

主 办: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古代书 画传习研究所、上海书画出版社

承 办:在艺App

主持人:谢晓冬(在艺科技及云杪文化创始人)

1

冠绝古今——赵孟頫书法的成就与影响

主题发言:

任道斌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赵孟頫散论

刘正成丨国际书法家协会首席主席

略论赵孟頫小楷对晋唐风格的选择——以大德六年临写的《黄庭经》为例

黄惇丨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读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卷

赵志成丨独立学者

沉泗之鼎 复现人间——新见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感言

沙龙讨论:

任道斌、刘正成、黄惇、赵志成、李雪松

2

百年首现——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的鉴定与研究

主题发言:

赵华丨独立学者

一卷小楷黄庭 半部鉴藏百科——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研究

顾工丨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博研究馆员

龚璛跋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初探

程渤丨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淮阴工学院教授

略谈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后的元人题跋

鲁大东丨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从钟绍京到赵孟頫——唐人小楷对元代的影响

田振宇丨嘉兴南湖学院中国金石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

一窗晴日写黄庭——与赵孟頫有关的《黄庭经》版本初探

沙龙讨论:

赵华、顾工、程渤、鲁大东、田振宇、李雪松

3

流传有绪——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的收藏脉络

主题发言:

黄朋丨江苏省国画院研究员

项元汴的崇赵趣味

李军丨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

朱痕出天籁: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上的项元汴信息及其他

王照宇丨苏州大学副教授

明中叶古书画鉴藏家华夏

严蕴悦丨苏州市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馆员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中的苏州刘氏鉴藏印

陈根民丨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书法》特约审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内清季名家题跋鉴印之考察——以许应鑅、张允中为中心

沙龙讨论:

黄朋、李军、王照宇、严蕴悦、陈根民、朱艳萍

此外,在5月13日晚19:00,“南山怀古——古书画收藏的乐趣”沙龙也同期举行,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收藏家林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张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勇;独立策展人、书法家蒋再鸣;收藏家、书法家曹军;收藏家、书法家何华峰;北京保利拍卖古代书画艺术总监李雪松齐聚一堂,畅谈古代书画收藏的乐趣,本场沙龙由在艺科技及云杪文化创始人谢晓冬主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