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 | 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的58年:主流价值是不变核心

“承流会变”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研究展

“承流会变”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研究展

8

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

已结束 10万+

从2023年12月20日起,“承流会变——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研究展”在湖北省美术院展出。作为湖北省美术院“湖北群体”系列研究展的第六回,本次展览立足于湖北省美术院1965年建院以来58年栉风沐雨、赓续前行的发展历程,聚焦几代中国画家风格转换、语言变革的创作衍变轨迹以及他们彼此间的传续关系,力图勾勒出新中国成立后湖北地区、乃至全国美术界中国画创作演变历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95e7a71190aa6165c1584a1a860cef2b.jpg

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人数多达45人,从“湖北三老”中的王霞宙和张振铎一直到90后青年艺术家,既包含了湖北省美术院的4任院长,也有从湖北省美术院走向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年龄跨度近百年。

展出的百余件作品既有湖北三老、晴川画会代表人物的代表性作品,也有新生代青年艺术家们的最新表达。

昙华林 作为湖北美术创作的核心

“湖北群体”系列研究展是湖北省美术院常设性的学术展览,从2018年开始连续举办。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馆长方志凌介绍,举办此次展览的契机在于,2025年是湖北省美术院建院60周年。在建院50周年时,湖北省美术院推出了一系列学术展览活动,对昙华林创作群体的力量和作品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十年过去,昙华林的周边也发生很多改变,新一轮的梳理也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武昌昙华林作为一个艺术家群体的栖居地,是湖北省美术院所在地,也是几代湖北美术名家创作与生活的汇聚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大批著名艺术家前赴后继地在这里工作。有驻守,也有离开,相同的是,他们都成长为引领湖北乃至全国美术界创作风气的中坚力量。即使离开了这里,他们的创作思想也随着他们坚持不懈的艺术探索而开枝散叶、遍地开花。其中,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共有近百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429012c46f033e81ab16b64d32b67940.png

依据参展艺术家的名单,学术主持张晓凌将参展的45位艺术家参照其创作年代及生理年龄,将其划分为五个代际:

第一代:王霞宙、张振铎、汤文选、魏扬、周韶华、邵声朗、廖连贵、冯今松、聂干因;

第二代:陈立言、刘文湛、韦江琼、方隆昌、吴良发、施江城;

第三代:吕绍福、张军、钟孺乾、魏金修、雷志雄、彭志刚、董继宁、郑强、彭太武、王琰、柳学智、徐晓华、丁竹君;

第四代:罗彬、何波、周石峰、罗莹、沈伟、谢晓虹;

第五代:郝世明、陈雪亮、王丹、雷维、柳秀林、游洪琼、高佩育、叶聪、贺喜、欧阳新尧、王天瑜。

方志凌介绍,展览原打算以山水、花鸟和人物等题材作为划分,后来调整成以艺术家年龄和加入昙华林创作群体的时间顺序为基础,然后根据作品特点作适当调配的展出方式,共分为四大展厅。其中,第一展厅呈现了第一代艺术家的作品,以湖北三老、晴川画会代表人物为主,其中包含了湖北省美术院4任院长;第二展厅和第三展厅展出了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的创作力量,他们都是湖北中国画创作的中坚力量;第四展厅以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谢晓虹为首,展出了来自该院在职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多位近年来加入湖北省美术院的青年艺术家。

跨越百年的中国画创作之变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特点,好的艺术家则善于表现时代,表现一个时代独有的精气神,和作为单独个体的人的视觉特征。”老一辈艺术家们一方面向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将现代构成和图式进行积极融合;另一方面面向传统,追求更为传统的笔墨功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4dcd604deec42b0b8ba7739d82c62191.jpg

本次展览由“湖北三老”中的王霞宙和张振铎作品开启。1965年,湖北艺术学院撤销后,成立了湖北省美术院,王霞宙和张振铎作为老一辈权威留下来,成为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的最早成员。他们接受了现代国画教育,同时具有西方视野,在全国花鸟画界独树一帜。在他们身后,汤文选、周韶华、冯今松、邵声朗、聂干因等人各有专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de287d5e34f6c1f12155f76c6344a9f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15e93928f2997d1c50320b9e1f99a536.jpg

汤文选是湖北最早用水墨表现现实主义人物题材并在全国成名的艺术家,80年代以后又回归到花鸟画创作。他将传统水墨、现实主义技巧和传统文人气息三者进行结合,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周韶华是湖北省美术院恢复建制后的首任院长,他大力支持和推动湖北新潮美术的发展,同时在创作上求新求变,突破传统图式,将中国传统笔墨意蕴与西方现代形式构成相融合;同为晴川画会的核心人物之一,冯今松笔下的荷花不再是传统技法的细细勾勒,取而代之的是几个大色块,色与墨的碰撞凸显了现代构成的感觉...注重日常生活,注重现代人的情感,彰显大气魄和大胸怀,结构开阔,传统技法与现代视觉相结合,成为他们的共同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b2159b363c6b5c8eb2469eb893b93caf.jpg

左为陈立言作品《新仓》,右为廖连贵作品《我们的医生喊得应》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前期,为劳动人民造像、为工农兵服务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题材以表现英雄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中诞生了多件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其中由廖连贵创作的《我们的医生喊得应》刻画了赤脚医生回应呼唤的瞬间,形象朴素,身材健壮,代表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劳动人民的典型精神面貌;而由陈立言创作于1973年的《新仓》将一种喜庆的气氛和劳动人民的情感特点巧妙结合,感情真实自然,这幅作品当时被制成版画广为发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e7b7e53c1bb02e67e451d5fd14f8b4f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57cb2fe8715b7cec0332a54b76506c4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c342e69aca6cf23aa89c46394d998d9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24d288b4aba79bc36fe9c5b73fdd63a2.jpg

第二展厅和第三展厅展出的作品涵盖了山水、人物和花鸟,是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的中坚力量。在人物画创作方面,韦江琼在《惠安女》中突出惠安女的妩媚与力量,刘文湛在《山里人家》描绘出山里人的质朴和真诚;山水画创作方面,施江城把长江确立为自己山水画创作的源泉,在长江题材的创作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张军以画武当云阳山著称,将传统山水与主旋律创作相融合;花鸟画创作方面,罗莹作品虽然以《天香》命名,但是与传统印象中的“国色天香”大相径庭。作品运用了中国画中少用的绿色和红绿搭配,颜色对比强烈,用传统艺术来表达现代人处于喧嚣闹市中的感受。

除了专职画家,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中也有不少“半路出家”的艺术家们。当代艺术批评出身的沈伟从2006年以后转向花鸟画创作。因为他本身有着良好的传统修养,在书法、篆刻、鉴赏方面都很精通。他深得古典文人花鸟画的精髓,结合现代水墨的视觉特点,将花鸟的天然神态融入笔墨意趣之中,形神兼备表现出花鸟的美意和生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52f8a75287fcf59367a1230aaca2285f.jpg

展览中还可以看到多组师承关系和家学渊源。由陈立言和他儿子陈雪亮共同创作的作品《东坡药膳待米芾》在第四展厅展出。这件作品原本是陈立言的个人作品,今年新年期间因新冠去世未能完成,最终由儿子陈雪亮补充完成,从构图到题材再到技法均为中国画的传统表达。在这件作品的旁边,由陈雪亮完成的《最是橙黄橘绿时》则用中国画的语言和技法描述了一个非常当代的场景,表现的是当下最为火热的助农直播带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c4bb80e30508c2ea24fb1974e2632c5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5d7bd603c75b8e2411c448cf5c5fd740.jpg

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的青年力量也可圈可点。近年来,湖北省美术院引进了多位青年艺术家。留守儿童、乡村建设、当代田园等各种主题出现在青年艺术家们的创作中。对于主旋律和大题材创作的把握,他们也显得游刃有余。96年生人的王天瑜是本次展览中最年轻的艺术家,带来的是两件大尺幅工笔人物画。大场景中的细节尤为出色,包括表现花纹非常细致,局部的色彩还做了肌理的处理。

从王霞宙的作品开始,以王天瑜的作品为终,本次展览细致梳理了湖北省美术院自建立到现在的中国画创作历程。参展艺术家中,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04年,年龄最小的出生于1996年,中间隔了好几代人,其中所反映出来的趣味的变化,跟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特色密切相关。

在展览开幕前,雅昌艺术网对话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方志凌,希望就展览主题和昙华林中国画群体有更多了解,以及这个群体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有何启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d6d422a807fe570cf9fedbc6479408d1.jpg

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馆长方志凌

【对话】

雅昌艺术网: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是一个什么群体?请您介绍一下这个群体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方志凌:湖北省美术院和湖北美术学院的发展历史都离不开昙华林。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这里就是湖北美术创作最为集中的地方。这些年来,艺术机构、美院和美术院在这里分分合合,但这里一直是湖北美术创作和教学最核心的地方。这一点,直到湖北美术学院的主体部分搬迁至藏龙岛校区之前,一直没有改变。

多年来,昙华林汇集了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有的一直坚守,有的从这里走向了全国各地,但是他们留下的影响还在。所以,统计群体的时候,像韦江琼、郑强等人,只要是曾经在昙华林留下过痕迹和作品,都是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中的一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fc3b93548034753b6428eba2f8923fa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2ef82d34a03eb5e13e4c2255a9c4f9e2.jpg

雅昌艺术网:本次展览以“承流会变”为主题,该如何理解?

方志凌:从王霞宙这些老先生开始学画于民国,在中国画受到西方绘画的冲击时开启中西融合的探索以来,湖北的艺术家们一直对艺术与时代的关系,以及艺术风格、风尚变化等都有非常敏锐的反应。湖北省美术院在强调主流文化的艺术性同时,也看重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从展览可以看出,艺术家既有自己的艺术性探索,但总体上是围绕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来做。

所以,“承流会变”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在始终关注笔墨当随时代、艺术因时而变的同时,持续关注主流文化的艺术性和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家们都要与中国艺术本身发展的状况息息相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33199857bf16895943e377d358ba9b22.jpg

雅昌艺术网:展览以“变”为名,在您看来,展览呈现了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的哪些变化?

方志凌:整个展览看下来,艺术家群体不仅存在着代际不同,每个个体还在不同时期做出了新的探索。

王霞宙、张振铎是一代人,“湖北三老”主要体现了传统绘画和西方视野的结合,以及进入新中国后与现实主义绘画的结合。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现实主义新水墨人物画为主的“徐蒋体系”成为新中国国画创作的主流,汤文选、陈立言、廖连贵是其杰出的代表人物。改革开放之后,艺术家们不再受政治的干扰,更注重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湖北的晴川画会、申社的艺术家们寻求以新的语言表现新的时代生活,在艺术上既强调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吸收,同时也在语言形式等方面受到西方现代绘画的启发。

在85新潮美术蔓延的时期,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以开放的心态,在关注新思潮、新艺术的发展变化的同时,也反思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在创作上也体现了多元共存、相互促进的新特点,既有以扎根人民、高扬主旋律价值观的,也有以创新性的绘画语言密切关注现实社会问题注重,也有注重传统语言的创新型改造为主的。从这些可以看出,湖北省美术院的艺术家感时而变、各竞风流的多元的艺术探索。

而更年轻的70后、80后甚至90后年轻艺术家,他们与80年代就很活跃的艺术家们又不太一样,他们往往没有80年代那种“现代焦虑”,普遍更注重绘画语言的功力,特别是严谨的工笔绘画能力。与那些前辈们相比,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显得更为放松,在绘画本体语言的纯粹性方面下的功夫更多一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2ebd5c411d46ea0ae4f1726b0d918bf7.jpg

雅昌艺术网:本次展览呈现了昙华林群体对于中国画的哪些思考?昙华林的中国画创作群体,对于当下的中国画创作有哪些启示?

方志凌:从本次展览可以概略地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的发展与演化历程,从中也能折射出新中国几代中国画家不断的艺术转换,以及他们所面临的不同的社会问题、学术问题等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的探索一直是紧跟中国发展的大潮,艺术面貌和作品的变化显示出艺术家们开阔的视野、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坚守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坚持。当前,我们又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画又该如何承流会变,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更年轻的国画家们面前的新课题,也是“承流会变”这个展览的应有之义。

雅昌艺术网:谢谢!

视频制作:湖北省美术院 李煊

作者:江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