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陈履生:美术批评的对比视角

  本文为《评论的视角和方法》第七部分

  第一部分 陈履生:批评的历史视角;第二部分 陈履生:美术批评的艺术视角;第三部分 陈履生:美术评论的现实视角;第四、第五部分;陈履生:美术评论的群体与个体的视角;第六部分 陈履生:美术批评的专业视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e3b279a4a5783992142fab2fb6eddc84.jpg

叶浅予 中华各民族大团结 195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638cc7d87784757b60aa593b1bf71207.jpg

叶浅予 中华民族大团结 1953年

  对比的方法是艺术批评中常用的方法,对比的视角基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面的比较,最重要的是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因为只有在对比中才有可能发现问题,才有可能发现深入的问题,才有可能在问题的对比之中解决问题、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述。在对比的视角中,古今中外不同的剖面、不同的切口都有可能形成新的火花,进而发现剖面、切口所产生的新的问题。

  叶浅予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先后创作了《中华民族大团结》(1952年)和《民族大团结》(1953年)这2幅作品,时间上只差一年,而两幅画虽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可是,所显现的不同却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而不同的诸多问题正是通过比较而呈现出来。叶浅予和同时代的很多画家一样,参加了1949年底开展的“新年画创作运动”,所以,1952年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版本是年画的尺寸,其长宽比例与印刷相关,并不是中国画的常规比例。年画有年画的特点。年画要赢得大众的喜欢,画面比较热烈,画面中的形象也比较集中。而1953年创作的《民族大团结》是中国画的比例,场面更加开阔,人物的组合以及基本的构成讲究疏密。

  尽管1953年《民族大团结》的气氛热烈程度不如1952年的《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但艺术性更强,更接近中国画绘画的传统,人物众多,载歌载舞,所谓的“民族大团结”的民族性更强。基于对比的视角,我们来看这2幅作品就能发现相关的一些问题,但社会流传广泛的是1952年的版本,因为作为年画经由出版有着广泛的影响。1953年的版本绘画性更强,不仅仅是传统年画的单线平涂,其渲染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应该说是叶浅予在50年代的最重要的代表作。

  由此可见,通过二者的比较就能够了解到1952年、1953年两个版本的差别,从而认识到那个时代中的艺术创作与社会潮流的关系,了解到那个时代中的画家在处理同一题材时的多方面努力,也可以看到年画与国画在表现上的种种不同。如果评论家只知道1952年的版本而不知道1953年的版本,或者只在美术馆中看到1953年的版本而不知道广泛印行的1952年的版本,评论中就会缺失这一题材创作的缘起以及发展的过程,那么,评论只会是就画论画;只能是基于年画来评论,也有可能是基于国画来评论。

  再回到何海霞的研究中看对比的问题。必须要把何海霞和同时代的画家去比,这个时代当中有很多画家,钱松喦、傅抱石、赵望云、李可染、陆俨少、关山月、张仃、宋文治、石鲁、方济众等等。这一名单中的大多数属于国统区的画家,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包括何海霞。但是,其中有几位是属于抗战时期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三厅的成员,像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现在是一个讲“群”的时代,三厅是一个特殊的群,在郭沫若的领导下。三厅的画家在进入新中国之后都有很好的发展。如傅抱石、关山月获得了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的机会。另一部分是来自延安和革命根据地受过共产党教育,并在新中国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画家,如张仃、石鲁、亚明等,亚明是新四军出身,他作为军中的代表直接领导了江苏的美术创作。赵望云、石鲁领导了陕西的美术创作。

  就教育背景来看:1.有的人来自与京派中的湖社和中国画学会。2.有的来自师门,像何海霞学于张大千,方济众随赵望云。3.有些画家接受共产党的革命教育,一部分在延安,一部分在根据地,他们在宣传工作中学习和提高并举。4.有的曾在国外留学,如傅抱石、黎雄才等,他们回国之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5.有的受过完整的美术教育,如李可染、关山月。从这里能够了解到诸多方面。在比较中可以看到何海霞的老师是张大千,而张大千于1949年之后离开了大陆,辗转到了台湾,这也许使他受到了牵连。无疑,如果没有比较就不能发现这些问题的本质在哪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dc2df511105efeefe4e998f4ca6221e6.jpg

关山月 新开发的公路 195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a810e5ab577ccab84a7ed98e7e07fc42.jpg

何海霞 川陕古道第一关 1958年

  以何海霞的《川陕古道第一关》(1958年)与关山月的《新开发的公路》(1954年)相对比。何海霞与关山月都是画的盘山公路,但两者的意境却有很大的不同。关山月画的是千年沉睡的山庄,表现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这样一种诗的意境,而不仅仅是山水画,而何海霞所画就是山水或自然。何海霞的《山乡巨变》(70年代)与宋文治的《山川巨变》(1963年)相比,宋文治的《山川巨变》具有完整的构图,虽然画面中没有突出建设的成就和特点,而是隐藏在山中。在山中出现了梯田、工农业并举的景象,既有工业成就,如远处三门峡大坝,还有近处山中的梯田,这些都是何海霞画中所缺少的。时代需要丰富和多样,而何海霞的画比较单一。何海霞虽然夸大了山上的铁塔,但铁塔与山相比不成比例,这都是致命的缺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6a199822846b7d17952b35731757a28a.jpg

何海霞 万山红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1511be435416c146031e9d930b96c549.jpg

李可染 万山红遍 1964年

  何海霞的《万山红遍》(60年代)与李可染的《万山红遍》(1964年)画的都是主席诗意,都是“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但是,李可染的红是红遍天,何海霞是自然秋色中的点点红。虽然李可染的画中没有画主席诗意中的爱晚亭、湘江,是自己构造的心中的山高水长的一种山水境界。可是,何海霞就事论事的画了主席诗意中具体的爱晚亭、湘江,没有把握住“红遍”的核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aace99639f73009f014972d94b8a9c0b.jpg

钱松岩 红妆素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fd37fa8941ef06c96b6832e3d8456863.jpg

何海霞 延安瑞雪

  钱松喦的《红装素裹》与何海霞的《延安瑞雪》都是70年代的作品。钱松喦所画的上方是宝塔,感觉到很雄伟。中间是延河大桥,画面中部以下是大雪压青松,雪天的景象画的精细,红装素裹的感觉更为明显。而何海霞用张大千的笔法画延安,显然,张大千的笔法在70年代不适宜画延安,感觉画的很粗,构思立意并没有超出眼前所见,也没有时代要求中的诗意的意境。

  如此等等,像何海霞这样的画家在一个时代中不只是他一位,有很多画家不能为新中国接受的原因是不能放弃过去的笔墨。像傅抱石、钱松喦等江苏画家的顺势而变,改良了过去传统的文人笔墨,表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这都是基于比较而建立起来的认知。显然,比较需要广博的知识。


作者:陈履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