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墙报艺术家系列】李赢:“编织姑娘”的蜕变,用身体擅长的方式去感知世界

2015-06-21 00:00

  前言:

  2014年从央美雕塑系研究生毕业的李赢性格内向害羞,你似乎很难将这个柔弱的姑娘与她的大型装置作品联系起来。更何况那些作品都是纯人力创作,一件作品耗时长达几个月甚至大半年。连她的研究生导师隋建国都感叹“不知道李赢小小的身体里哪来那么多能量。”

  李赢的作品“关注时间、空间、人在其间的关系及看待宇宙的宏观至微观的方式等。长时间沉浸的特定空间中,里面有滋长的微妙感情。”观看她的作品,你能感到有一种微妙的东西隐藏在她的作品之中,这种微妙感也许就是李赢希望的用身体擅长的方式,对周遭世界做出的感知回应。

  推荐人隋建国这样评价李赢的作品:“作品空间从固定的,明确的,转化为可变的、柔软的;物理的同时也是心理的;视觉的,同时也是记忆的,最为可贵的是,在作品中开始有明确的个人情感渗透在期间。”

  她在毕业前创作的由彩色塑料皮的铝丝线编制而成的作品《此时,何处》,使她获得了“艺术8”的青年艺术家驻留奖。研究生毕业创作《架,空》又获得了全国美术院校最具学术性的“曾竹韶奖学金”。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期待这个柔弱却富有韧劲的青年艺术家,在未来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艺术家:李赢

  墙报专访李赢:用身体擅长的方式,对周遭世界做出感知的回应

  导读:李赢谨慎中略带羞涩。不善言辞的她,将更多想要表述的东西放在自己的作品中。

  在采访中,她对自己作品进行了解读,从材料的特殊性到灵感的来源,再到具体作品的创作背景,李赢与我们分享了许多有关作品的各个层面的故事。

  这个柔弱的姑娘,背后有一种强劲的韧性,如同她最熟悉的金属丝:看似柔软轻盈,实则韧性十足。正如她自己所说“我只能运用我的身体擅长的方式对周遭世界做出感知的回应”,她这样诠释这句话:“运用身体擅长的方式,是尽可能减少受后天环境影响的思维评判率先进入创作,从而干扰作为'人'拥有的原始的纯净的敏感,在日常生活里被磨灭的对周围世界的细腻感知希望能于此'柔润'。”

  推荐人:隋建国

  推荐人隋建国谈李赢:一个“编织姑娘”的蜕变

  李赢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中央美院读的。本科她在雕塑系的第一工作室,在法国呆过的孙家钵先生在创作上是自由派,对学生没有限制。所以李赢的本科几年下来,做了一堆金属焊接雕塑。这些作品的做法和体量都是非常消耗体力花费时间的。不知道李赢小小的身体里哪来的这么多能量。

  读研究生期间,她把精力转向金属丝线,又成了个编织姑娘。她研究生毕业前完成的彩色塑料皮的铝丝线编制而成的作品《此时,何处》,使她获得了“艺术8”的青年艺术家驻留奖。后来她的研究生毕业创作《架,空》又获得了全国美术院校最具学术性的“曾竹韶奖学金”。

  从本科到研究生期间,李赢完成了一次蜕变。当她用焊接金属的方法制作作品的时候 ,她用的是最基础的单元累计的方法,将无数个单元的金属元素连接或者叠加,形成一个大的完形作品。当她后来使用软的金属丝线编制作品的时候,她理解空间的方法产生了变化。点滴的累计成型,化为透空的网状结构,线条成为划分空间同时又是粘合空间的元素。作品空间从固定的,明确的,转化为可变的、柔软的;物理的同时也是心理的;视觉的,同时也是记忆的,最为可贵的是,在作品中开始有明确的个人情感渗透在期间。

  隋建国

  相关文章

  李赢自述:从来没有“完”一件作品,我只是在制造无限的关系

  导读:就我单个“作品”而言,看来是研究形态、物质材料、空间及时间这些方面。但在我看来从来没有“完”一件作品,我只是在制造无限的关系,强调关系内部活动、力量、发展——“单件物(部件、微关系)“只是承载了一些我提出的点,“后面的作品”会连接到这些触点发展出新的触点。

  甚至每个“不同系列”之间它们在某些触点上产生连接。我敞开无限的口,使得作品在随时运转变化中,没人能预料到它最终发展成什么格局。

  即使我生命终结,它们也会由于观者的个人特性,不同视角的进入“编排”出不同的作品。每件物(部件、微关系)触发下的体验(视觉、精神、情感······),在每个人个体那再调动出来虚拟拼接。我的创作是关于人在身体感知物质、空间、时间之后,人体官能的接收、感知经验储存及唤醒虚拟再编造这连串发展未知的过程。

  《此时·何处》工作照

  媒体专访李赢:用金属编织“阴影”的女汉子

  导读:创作其实只是李赢看待这个世界的一种认知、表达方式。这不是对李赢的一种抽象的描述,李赢与人交流和表达的能力甚至可以说有点弱,但是创作很好帮她弥补了这部分。在创作的时候,她是一个刚柔并济、充满能量的女汉子。

  在美院选择了雕塑系的李赢,对空间环境尤为敏感。她通过创作,逐渐摸索着找到自己与材料的默契。从金属焊接到金属编织,这些作品的做法和体量都是非常耗费体力花费时间的。在这个过程中,她为作品留个出口,任其生长。

  媒体专访李赢:钢筋手工业女孩

  导读:从小喜欢动手的李赢,是那时央美雕塑系第一工作室班里唯一的女生。导师隋建国眼中的这样一个“编织女孩”,用纯手工的方式,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表达的出口。

  倒不是刻意追求力量,只是她对传统的写实雕塑不感兴趣,又对物质材料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敏感,她想把这种“感知”融进雕塑。

  她的所有作品到现在为止都不是通过机械化加工完成的,也都没有完备的设计稿,大多采用很原始的、积累的方式,像修行一样,每天起来就去工作室焊一点、焊一点,让它慢慢地、慢慢地长大。

  某种意义上,这些作品呈现的都是她身体的极限,手作的直觉。

  《隐蔼Ⅱ》 2015

  《此时·何处-红》2014

  吊转《此时·何处-黄绿》2014

  《架·空》局部,2014

  《275000毫克》2014

  《静物-白1》2014

  《0.127575立方》2014

  《1165m》2012

  《矩》2012

  《凝》2010

  《时间》2009

  《飓风》2008

  【更多李赢专题文章内容请登录墙报网站阅读】

来源:墙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