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陶辉、杨健获得第三届华宇青年奖,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创作走向国际化

2015-12-21 09:24

  ▲三亚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蒋明清(右)和OCAT西安馆馆长凯伦·史密斯(左)共同宣布陶辉(中)获得2015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

  ▲三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振凌(左三)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左二)共同宣布杨健(左一)获得2015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

  2015年12月17日,以“时间图景”为主题的第四届三亚艺术季开幕了。本届三亚艺术季呈现了更丰富多元的样貌,包含了第三届“华宇青年奖”的评选和颁奖、入围艺术家主题展“青年的尺度”、没顶公司出品的“发明仪式”,以及“有此山川——多维度里的中国山水”。其中“华宇青年奖”的颁奖依然是开幕期间最引入关注的环节。

  入围艺术家创作呈现国际化与叙事性趋势

  经过初评评委孙冬冬、鲍栋、鲁明军、李振华、刘秀仪、沈瑞筠从88位推荐青年艺术家中评选出20位入围艺术家,再经终评评委皮力、凯伦?史密斯、田霏宇、徐累、张培力的终评评选,本届“华宇青年奖”于12月18日最终评选出两位获奖者艺术家陶辉和杨健。

  本届华宇青年奖入围的艺术家相比上一年的50位减少到20位,主办方的目的主要在于给每位入围艺术家有更大的展览空间。本届入围的艺术家包括:陈天灼、关小、韩冰、林科、刘诗园、刘辛夷、陆平原、苗颖、彭奕轩、谭天、陶辉、王恩来、王思顺、杨健、杨沛铿、于吉、詹蕤、张如怡、钟云舒及朱田。从这份名单可以看出,大部分艺术家是在近一两年中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年轻艺术家,甚至被认为是历届华宇青年奖评选中竞争最激烈的一次。“20位艺术家都是比较有代表性,也都比较有展览经验,如果没有一定分量是不会进入到最后的入围阶段。”终审评委之一凯伦·史密斯说。

  评委会主席皮力在颁奖典礼上发表了此次终评的评选陈述,在他看来,本届的入围艺术家展览体现出三个特点:第一,20位入围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单纯而成熟的特征;第二,入围艺术家有半数左右都有在海外留学和生活的经历,创作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第三,以时间为基础的媒体,包括录像、声音、表演的作品开始繁荣起来,使得艺术的叙事性、戏剧感,开始回到了当代艺术中。

  20位艺术家作品媒介从装置、多媒体、影像到绘画,不一而足,相比往届媒介的多元性更为显著。在评委孙冬冬看来,20位艺术家的入围展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面貌。“基本上近几年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重要的青年艺术家都已被囊括进来,从他们的实践方向、创作所体现的价值观都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面貌。”

  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大多数评委表示此次奖项的评选结果属于意料之中。评委孙冬冬认为,此次华宇青年奖的评选并非为了推出某个当代艺术系统尚未发现的新人,而是为了推荐艺术家的创作所呈现的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所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复杂性。两位获奖艺术家奖分别获得5万和3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奖励,并获得华宇集团在未来一年对他们的某一个艺术项目的展览、出版和媒体推广的支持。

  获奖艺术家陶辉与杨健

  ▲ 陶辉作品《德黑兰的黄昏》盛装的伊朗女人念出一段香港歌手的台词,从而反映出在压抑的社会情境中女性共有的遭遇

  ▲ 陶辉作品《多余的》,以肥皂剧的方式描述一家三口日常交流及其对社会禁忌的打破,从而触及到当代人的伦理困境

  获得本届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的陶辉,1987年出生于重庆云阳, 201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多年来,陶辉始终坚持叙事性的影像创作,在他看来,“故事是最伟大的艺术形式”。在本次华宇青年奖入围展“青年的尺度”中,他带来了三件影像(装置)作品《多余的》《一个人物与七段素材》《德黑兰的黄昏》。其中《多余的》和《一个人物与七段素材》今年8月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个展“新倾向:陶辉”中展出,吸引了广泛关注。

  在颁奖典礼现场,评委公布了陶辉的获奖评语:“陶辉再次让艺术开始讲故事:电影、电视与剧场的叙事结构激发着他创造出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新方式。在单纯的视觉形式中,陶辉以并列的方式,折射出社会的困境和荒谬。在他的一部电影中,盛装的伊朗女人念出一段香港歌手的台词,从而反映出在压抑的社会情境中女性共有的遭遇。而作品《多余的》则以肥皂剧的方式描述一家三口日常交流及其对社会禁忌的打破,从而触及到当代人的伦理困境。陶辉作品的动人之处在于他用抒情和感性的方式诠释出社会结构的生成以及身处其中的个体处境:通过营造人物和彼此之间的互动,他也把中国二三线城市的独特文化和复杂性表现出来。他独有的文学想象,剧情构成以及视觉传达,让我们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 杨健作品《世界监控器》,截取没有关联的监控图像作为背景,制造了一种现场的混乱感,而监控者又沦为观看的对象

  获得评委会特别奖艺术家杨健,1982年出生于中国福建,200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杨健的创作媒介大多与机械、技术和媒体有关,他感兴趣的是人的生存状态与工具、技术和日益改变的媒体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他的创作常常是对秩序、情感、智力、市场等惯常思维的质疑和挑衅。评委会对杨健的获奖评语是:“杨健的作品揭示出我们今天的生存境遇,一方面是无时不在的危机,另一方面是无处不在的监控。在《世界监控器》这件作品中,他截取没有关联的监控图像作为背景,制造了一种现场的混乱感,而监控者又沦为观看的对象。在《谢谢愿你有美好的一天》中,沉重的监控设备被转换为始终的视觉符号,富有反讽的意味。在对‘危机与监控’、‘人性与技术’的主题思考中,杨健并置了媒体与剧场的双重特征,从而形成了丰富的视像隐喻。他的作品准确捕捉到科技带来的道德悖论与日常伦理的荒谬性,给观众以情感与理性错置的矛盾体验。”

  不止是一个奖项的冠冕

  和通常只在颁奖之夜热闹一晚,并且为艺术家提供一定的奖金支持不同,华宇青年奖致力于以展览项目等方式,在艺术家获奖之后的一年内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支持。上届华宇青年奖的评委会大奖获得者吴超,以及评委会特别奖胡为一,在获得了华宇青年奖的支持之后,分别将自己的创作项目继续进行下去。

  ▲ 吴超影像作品,记录了小美从刚刚被唤醒时目光呆滞的状态,到记忆渐渐恢复后美目盼兮的可爱神情

  ▲ 小美现在的生活、爱好与审美在展览中以艺术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艺术家吴超在“植物人唤醒计划”将小美唤醒之后,进一步和广州军区总医院的神经外科医师及广州的心理师合作,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的刺激,帮助小美恢复记忆。在本次三亚艺术季中,吴超将这一年的项目进行过程以艺术展览的方式呈现出来。展览以“回神”为主题,从一个多屏影像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小美从刚刚被唤醒时目光呆滞的状态,到记忆渐渐恢复后美目盼兮的可爱神情。在这个医院一般的展厅里,还有唤醒小美的过程中使用的医疗器械、与神经科医生、心理医生合作讨论的影像,以及唤醒另一位台湾的植物人患者所使用的系列影像。而在另一个展厅中,吴超则将小美病情恢复过程中的生活、爱好、审美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粉红的地毯、粉红的玩具、自拍照,一个曾经失去知觉的女孩被唤醒之后的鲜活青春,自然地在展览中流露出来。

  ▲ 胡为一作品《集结》,艺术家在旧包中制作了各种词汇并拍摄影像,影像自动随机生成系列词句

  艺术家胡为一则在2015年获得了华宇青年奖的支持,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他的个展“两点之间没有直线”。2015年7月初,艺术家胡为一驱车自上海至相隔1000多公里之外的北京,筹备个展。他将沿途遇到的人、事以及风景的片段,以艺术的方式记录下来。作品《仪式》中,他将自己的身体和其所经过的地理景观进行同构,每到一个地方便将自己身体一部分的摄影照片以旗帜的方式插在路中央。作品《低级景观》中,艺术家则将镜头对准了一个个他在路上捡来的丢弃物,他将这些旧物被摆放在轮胎中,随着轮胎的旋转,镜头里的这些微景观被放大,形成了宏观与微观图景之间对比转换的微妙关系。

  ▲ 胡为一作品《低级景观》,艺术家将镜头对准了他人的丢弃物,将旧物摆放在轮胎中,随着轮胎的旋转,镜头里的这些微景观被放大,形成了宏观与微观图景之间对比转换的微妙关系

  作为一个完全由华宇集团提供支持而实现的展览“两点之间没有直线”,看起来带有某种随机性。但在胡为一看来,如果没有获得这个奖项,自己未来的创作发展还是会朝向这一方向,“奖项只是为我的行动提供了某种助推力。”胡为一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说。的确,自从去年12月获得去年的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之后,胡为一今年在各地的展览机会越发增多。或许这也将是今年获奖的两位艺术家未来的工作状态。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作者:周雪松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