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只有摆脱才能重生——任思鸿

  认识艺术家任思鸿的名字是从我的旧同事赵永惺那里,他说了任的故事给我听,也送给我他的画册,我相信,任思鸿的艺术成就及生活经历肯定给小惺很大的触动。我也从这个起点开始留意任思鸿的作品。

  可能会觉得,我这个起点为什么要说得这么清楚,我想说,这就是生活的偶然性。偶然性生出可触摸的必然感。我在小惺传来的资料及网上细细看了任的作品,我不期然想到齐克果所说的“不做决定本身就是一个决定,不做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任思鸿生于60年代;完成高等教育在90年代,游走过圆明园画家村自由艺术家身份,之后,在广告界工作;再回到全职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任思鸿的每段关键时刻都跟中国的主体运动相连。中国符号在任的作品中就自然成为不可缺少的元素。60后的艺术家都有这样的情结。

  如果要去形容任思鸿的作品,我会说是:赖以存在的记忆。如果把记忆抹掉,任思鸿还能剩下什么,这是我一直看他作品时的问题。记忆是真实存在过的,可触摸的,但记忆与时间关系是什么?重复记忆或者呈现记忆的重要性在哪?想起一句话:“不是在批判就是在被批判”。记忆、时间、空间、批判就成为一条带子把艺术家绑捆着。

  策展人王林引用了《尚书》里面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解释“日再日”这个展览的主题。这是时间线上的反省,重点不在“日”而在“新”。新的定义比日更难,日是自转,而新是由人去创造。所以“日再日”本身在语境中就变得很被动。艺术家在时间上可以被动,但在时间升华上可以主动。

  我大概把任思鸿的作品分为两大类:记忆的-如《八角帽》系列《广播体操》系列、《伟人广播体操》系列、《五星级消费》系列、《竹林七贤》系列等;及生活的-如《215宿舍》、《记94年夏为一个女孩生日》、《非飛》系列、《攀登·理想》、《飛》系列等。这样的分类是作为一条线索去探究艺术家的思考图谱。

  任思鸿的生活与中国政治人物及运动连在时间的偶然性中连结在一起,也像人与梦一样的自主出现与非情愿的消失。我虽然没有生活在中国大陆,但我读过很多共**义国家的作品,我总能掌握那些时代的强制影像与运动节奏的植入过程及后果。任也是被植入政治的一代。任思鸿虽然被植入政治图腾,但,他用非写真的方法去呈现记忆,用了一种夸张、不守规则的手法来表达,这正与使用的“符号”成为一个强大的反叛感。这种反叛感带着“爱理不理”的放野。这正正就是任的艺术作品独特之处。所以,任思鸿的作品形成一股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烟雾。其实,任思鸿的作品在他本身的背景有着不可割裂的索契。

  作为艺术评论,任的作品可以在3方面进行讨论:

  形而上的符号解放

  符号是时代必然的产品,尤其是在共**义国家。符号本身“已”注入当时的解释

  及记忆,当艺术家要采用符号的时候,如何把“新”的生命植入符号,这新的生命就要依靠艺术家的视野及如何从符号中首先自我释放再而不被符号的强势而取夺了艺术家的主导性。

  艺术家是颠覆的族群,政治符号的使用是合理的,正如中国60后的艺术家的普遍现象,也是西方易于看懂的手段。所以,符号从艺术家的手必须同时注入与艺术家不可分离的重生力。正如Andy Warhol的玛丽莲·梦露、****、金宝汤,他在符号的基础上释放新的解说。任思鸿对手上的符号在记忆的受困于记忆,经过时日,生出了一种对待符号的态度。态度的阅读比符号吸引。

  形而下的活着想象

  宗教的距离感及对生活想象往往是艺术家的瓶颈,因为这都不是生活中可以顺手经

  验的,宗教是否就是十字架?想象是否就是翅膀?讽刺宗教还是被宗教讽刺。翅膀是飞还是负担。宗教的超越性与生活想象密不可封。正如齐克果说:人每天醒来便处于背叛上帝的可能性当中。宗教与想象是可能性的衍生载体,同时,也是深层的自我反省的线索。任的十字架、飛…都很有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成为想象的游离。这种游离感真真就是任思鸿给我的印象,及他大部分作品的气氛。游离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可能性的想象。

  记忆的模糊触摸式

  人一生都是踏着记忆走过来,艺术家不是历史学家要懂得把记忆模糊再重新去触摸,尤其是中国大陆的艺术家。记忆永远是过去的,艺术是当下的,将过去与当下接在一起的是时间,时间的分秒是洗涤的也是累积的,艺术家在其中的历练,就像水升华成蒸气,能飘浮于无形也能成冰的通透。

  任思鸿的作品从少年的时代到成年后社会的商业世界,他把很多记忆都成为作品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算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艺术家把经历过的眼见过的成为变态的具象。这些具象都是有迹可寻。我期待任把记忆模糊地触摸。

  21世纪的急速及多元复杂性,艺术家对自己的解放至为重要,要从植入的世界解放出来,游离也好,模糊也好,正如黑格尔说: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只有摆脱才能重生。

  如果艺术是通往灵魂的手段,那,灵魂是否准备好被唤醒。

23.10.2014

作者:张炳玲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