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著名评论家、策展人谈张朝晖水墨艺术(二)

2018-02-27 16:37

著名评论家、策展人谈张朝晖水墨艺术(二)

张朝晖工作照

  罗伯特·摩根,纽约艺术评论家

  张朝晖被许多业内精英认为是今日中国最富有革新性和洞察力的水墨艺术家之一。我使用“革新”这个词,是因为他的关键想法,即将墨融入水,同时也将水加入墨。这个手法所形成的平面而中性化的画面效果,被许多前卫的水墨画家所看重。但张朝晖对水墨的抽象化处理,呈现出富有活力、令人兴奋的几何状的丰富肌理的画面,可以说是对这个艺术领域的崭新的智性贡献。在绘画的过程中,他所使用的图形、重复和富有光感的造型都使画面释放出独特的魅力。而他使用的笔触笔墨都是有目的性地严格控制的。因为形成了个人化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并非关注样式和符号,而是在探寻一个意识的内在结构。他对于赋予作品某种抽象的心境更有兴趣,这可以称为“虚空”(void)。 同时,他渴望作品能够与更多的观众产生共鸣,这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确认了艺术的目的和精神的纯粹性。

  张朝晖的水墨作品没有任何与属于流行文化的符号和痕迹。相反,他的作品呈现了“空”的意境,但这种意境与传统的水墨作品截然不同,而是体现出某种世俗意味,或者较少关注宋画所体现出的内在精神性。而且他的作品更切合了“精神的缺席”(absence of the spiritual) 这样一种状态,也就是说,是空之空,这可以在今日中国的都市环境中发现,当然,其他地方也一样。这样的环境中, 无意义的信息充斥在社会传媒中,张贴在目所能及的任何地方,空洞而生硬的信息填充了每天的世俗生活。张朝晖的作品回绝了都市商业化的任何浸染,而普通人则不得不面对周而复始的格式化生存。张的形而上的艺术手法显示了对于平庸的抵制,并将当代生活转化为另外一种观看的方式。

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水墨三人行展览现场, 观众在仔细欣赏张朝晖的作品 2014

云系列 89x71cm 2012

  张朝晖的“光无限”系列作品打开了一个意识的视觉化空间,充满视觉的震颤,优雅的方式 , 和对于中心形象的聚焦。他的网格线条在空间中扭转,弯曲,将观众的视线导向中心的光源。毫无疑问,张朝晖的水墨作品的魅力也来自于他对通过线性结构呈现的无限性,来建构光学形式以及对水墨语言的专业性的精深研究。这样,这些充满光感的格子也打开了一扇新的观看之门。他的水墨作品集中于几何状的探索,而规避了感性的挥洒,或者有时两者融合到一起。我一直没有搞明白,为什么几何抽象不应该使用直觉和感性的手法。张似乎很明白这一点,他对于几何水墨的使用提供了一种可能:艺术家跟随自己的逻辑,逐渐导向一个想像力的领域。另一方面,感性和理性在他的作品中有时是共存的,艺术家的水墨作品可以明确地呈现出这样的可能性。

  张朝晖的水墨艺术语言既紧密结合,也富有演变的伸缩性,演变出一套纯粹的光效作用的语言系统。观众可以捕捉和感受艺术家所营造的微妙的光感变化,尤其是在艺术家个人的感觉艺术提炼与人们高度活跃的大脑对于同时发生的所看和所思的关系上,也就是看与思之间的关联。我觉得,在这方面,张朝晖的作品十分令人着迷,特别是画面呈现出来微妙的肌理与多样的变化方面。他的两个系列“光无限”和“光与线”的显著差别也十分令人瞩目。“光与线”作品中,光通过不断重复的线型笔触让光弥漫在整个画面中,而在“光无限”中,光感更加凝聚于画面中央,这样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动态光感:在向外扩散的同时,又向中央集中。

  在建构光的画面过程中的密集思考,间接地与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迪关于观看的行为和知觉的关系的论述发生关联。虽然现象学诞生于张朝晖成长以外的文化传统中,但东西半球的学者都认为,现象学与东方思想分享了某种渊源。相对于张朝晖最近的水墨实践,现象学提供了与艺术家的思考相并行的观察角度。

  ——《张朝晖:对于光和空间的探索》

流白系列 宣纸水墨 126x98 cm 2015

  彭锋,国际策展专家、美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

  张朝晖以水墨材料成功地表现了“光”的意象,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光”的效果,与其他绘画形式相比,一点也不逊色。由此可见,中国画不以“光”为主题,不是因为材料的限制,而是因为精神向度的限制。

  不少研究哲学史的专家都承认,中国文化中形而上的维度不是缺乏,就是不太明显。这种缺失,让中国文化在总体上显得重世俗而轻神性,重物质而轻精神,重有限而轻无限,重优美而轻崇高。张朝晖希望用自己的艺术唤起我们对这种缺失的关注,将我们的目光从现世中解放出来,投向超越的领域。正如施莱尔马赫指出的那样,宗教的本质就在于我们在直觉到无限时所产生的崇敬和谦卑。我们并不是要用“无限”来否定“有限”,而是希望从“无限”的回望,可以让“有限”变得更加完整。如果张朝晖的作品,真的唤起了深植在人心之中的崇敬与谦卑,那么它们就完成了让存在走向完满的使命。

  ——《张朝晖:走向崇高之光》

  水墨演义国际巡回展北京站展出现场, 张朝晖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右), 评论家平杰(中)讲解作品 2015 中间美术馆

  水天中,著名艺术评论家,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

  张朝晖的水墨作品使人耳目一新。他的画是在深入研究传统水墨,广泛考察西方现代艺术基础上的个性化创造。既保持了传统中国画水晕墨章的优雅蕴藉,又抓住了传统画家往往忽略的绘画表现可能性——以简洁含蓄的形式表现光与影的对比映衬,表现无限深广的空间。他所营造的黑白光影结构,超越了古人对林泉丘壑的眷恋,也超越了现代人难以排遣的焦虑和纷乱。幽暗的环境中有精神性光辉的闪烁投射,沉静透彻而且境界宽宏。

  ——《张朝晖作品观感》

千丝万缕 展览开幕现场 2014 北京红门画廊, 画廊总监布郎(右)和藏家(左)

矩阵系列 01 宣纸水墨 136X96CM 2012

来源:新浪收藏当代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