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张朝晖的水墨探索:“光从画面中穿透而来”

  (雅昌艺术网讯)“光从画面中穿透而来,拓展了水墨的空间深度。”这是水天中先生对张朝晖水墨构成作品的评价。关于水墨画的抽象与意象、光与影,艺术家张朝晖是一个当代水墨领域独特的实验者。

  2018年5月5日,“光与幻”张朝晖水墨展在798艺术区ICI LABAS艺栈画廊正式开幕,展览展出了张朝晖自2011年至今创作的不同风格水墨作品22幅,完整的呈现了一位学者型艺术家对于水墨艺术关于传统与西方、抽象与意象的不断探索。

  展览主要呈现了张朝晖两个系列的作品,一是抽象水墨构成作品,二是意象山水水墨作品。

展览现场学术讨论

  展览现场,著名艺术理论家水天中、青年策展人亦是本次展览学术指导王萌、艺术家张朝晖、ICI LABAS艺栈画廊负责人石建邦对展览的缘起及张朝晖的艺术进行了座谈。

  张朝晖,自幼学习传统书画,1988年南开大学博物馆系毕业后在中国美术馆从事艺术收藏鉴赏工作;1996到1998年,在纽约巴德学院攻读当代艺术硕士学位。1999年回国后一直从事当代艺术研究和创作实践,2003到200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现/当代艺术理论博士学位。

著名艺术理论家水天中

知名策展人、本次展览学术指导王萌

本次展览艺术总监石建邦

艺术家张朝晖

  本次展览学术指导王萌这样介绍张朝晖:“熟悉艺术界的人都知道,张朝晖是一位学者型艺术家,他曾在纽约最好的策展学院学习策展并在那里组织策划了徐冰和蔡国强的展览,在西方语境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介入全球语境去实验当代探索;他也曾在那里亲历来自中国的当代水墨与西方文化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文化误读,由此形成了他对水墨理解的判断方式。”

  “我觉得张朝晖的水墨探索在当代水墨画的圈子里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案例,他用个人独创的新的角度打开了水墨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画面中对光的表现,光把空间深度引入到画面中。这些年,中国水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每位艺术家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水天中在展览现场对雅昌艺术网说,张朝晖和其他艺术家的不同在于,他没有去延续和挖掘前辈艺术家的笔墨、气韵和文人气度,而是把水墨作为一种空间探索,用简单的黑白灰演绎出来光的透视,画面像透视镜一样,光从画面中投射出来,打破了水墨画二维的平面性,水天中认为这是张朝晖作品中尤为值得关注的。

艺术家张朝晖与嘉宾在展览现场合影

  而此次展览的主题正是契合了水先生的评论,名为“光与幻”。基于传统的中国画的训练及全球当代艺术的眼光,张朝晖将自己的视角关注于“光感”。王萌谈到:“如何以水墨的方式去表现光和光感,又如何在抽象化的“光感视觉”中去对位自我感知与时代方向,从而形成一种个人语汇与文化语境的张力,张朝晖近期的水墨实践对这个问题进一步体验和深化提供了可能性。”

  同时,王萌提及,张朝晖是把中国文化中留白的艺术方法提炼出来,与当代水墨中的抽象性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了我们如今在他画面中所看到的“光”的效果。正如水天中先生所谈到的,张朝晖画面中用留白和笔墨营造的“光”是“逆光”的效果,并非是光照进画面的视觉,而是从画面内部照射到观者眼前的一种光的效果。张朝晖的水墨分享了中国90年代至2000年试验水墨的经验,也分享了传统文化中“留白”的经验,还分享了来自全球语境中光效应的经验。

  这些不同的经验还使得张朝晖的水墨作品在目前这个阶段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水墨探索的范例,还在于他的艺术语言的发展并非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水墨语言,也就是并非是从传统写实山水画到意象水墨再到抽象水墨的发展逻辑。观看此次展览中的作品,张朝晖在2011年的创作中关注抽象的线条表达,画面多用规则的线条来完成意象的水墨山水形态。而在几年之后,张朝晖对于意象山水的描绘出现变化,改变了原来抽象线条的描绘方式,而转换成充满东方精神的晕染的水墨笔触,规则的线条减少了,而以泼墨式的浓墨、淡墨来完成对山、水、云的描绘,大色块与大片留白的特征更为明显,尤其是一件描绘松石、云海与远山的作品《云》,描绘物象更加清晰,更如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

  此前,张朝晖曾经在上海举办个展“天光云影”,由此引发了本次展览策展人石建邦先生的兴趣,他认为张朝晖的艺术深谙传统笔墨的习性,同时他又巧用西方当代思想理念,来解放固有的传统成式。石建邦谈及吴冠中先生曾经提到过:如果参加一次国际现代艺术大展我会选择漆和宣纸,一个是漆的黑、一个是宣纸的白,而这是西方艺术中没有的艺术经验。石建邦认为,张朝晖的水墨作品就是这种黑与白的代表,既理性纯粹,又丰富多元,与现代生活环境既若即若离,又混元一体。

展览现场展出的不同系列的张朝晖作品

  雅昌艺术网:您的作品中,如何将东方的意象与西方的抽象通过水墨这样一种中国传统艺术融合在一起?

  张朝晖:在我的概念中,并没有东方与西方的划分,无论东方西方的知识体系还是艺术营养,我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汲取。在这个历程中,我从小学习传统绘画就是抱着自由、开放的心去发掘自己的艺术语言。一路走来,毫无疑问就能轻松寻找到自己的艺术探索方向。在当下的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醒来所面临的世界就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我们面临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我们也受到中美贸易之争的影响,我们也可能受到一首歌的影响,对于这些我都是自由的去吸收,我喜欢来自各个方面对我感官的刺激,这能够为我个人积蓄经验与力量,而这些最终也会释放在艺术之中。

张朝晖 《矩阵系列》 114x93cm 2012.

张朝晖 《无题》 115x87cm 2013

张朝晖 《无题》 68x68cm 2014

  雅昌艺术网:展览的学术指导王萌先生谈到您的作品其实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从中国传统到抽象的艺术发展逻辑,我们从此次展览作品中也能感受到,例如山水意象系列作品,2011年的作品更加倾向于以抽象线条来完成对于画面的描绘,而后来的作品则更加具有东方精神,以大块墨色和留白来完成,能否谈一下这其中的变化?

  张朝晖: 对我个人来说并非是变化,只是我不同时期在创作上希望换一个舒服的心情去描绘对象,在过去的几十年历程中,走遍了三山五岳,能够感受到中国自然山川的美。我感觉我的画面是对自然环境的感应,而并非是实景写生,有时候大家约我去写生,我说我不去,我希望我看到的山和云就在我的心里,然后用我内心所想的描绘出来,所以你看我的画,没有具体的哪一座山,但是我想要的就在我的眼前,跟观众有一种共鸣,这就是我想要去描绘的意境。

张朝晖 《春缈图》 69x135cm 2011

张朝晖 《云山》 67x81cm 2011

张朝晖 《云山在望》 98x66cm 2014

张朝晖 《云》 67x41cm 2013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倩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