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眼有神,腕有鬼?别怕,办法来了!

临摹对书法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临帖过程中,不少书法学习者苦恼于“眼有神,腕有鬼”,眼光提升了,手感却没跟上。怎么才能做到心手相应呢?今天我们请这位老师来支招。


读帖识人


临帖必先读帖,须先宏观体认,再逐步细致入微。根据临写需要,在选好临摹对象之后,先不必急着动笔去写,可从书法史的角度,深入了解碑帖的时代气息、风格流派、渊源影响等方面。临写者对于碑帖需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任何一种碑帖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所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一代有一代的书法风气。如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固然有很多的共通性,但彼此面貌不同,个性特征也很鲜明。王羲之将“质朴”变为“妍美”,且有中庸平和之气。而王献之,则是在“妍美”之上,再上一层,可称为“壮美”,笔势放纵,抒情性极强。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神龙本  唐 冯承素 摹


读帖是通过观察碑帖的整体特征,从而再现碑帖的精神状态。董其昌说得好:“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便是通过对碑帖的宏观了解,由第一印象产生“首因效应”。读帖的时候,首先要有大局观,关注碑帖的整体面貌,即“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当然,也要注意细节,即“相其耳目、手足、头面”等局部特征。


晋 王献之(传)《中秋帖》(局部)


心摹手追


临帖从对碑帖见贤思齐,由爱慕而生仿效心开始,心摹手追,是对碑帖产生了强烈而持久的爱慕之情的第一阶段。如李世民盛赞王羲之书法,称“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曹操将梁鹄的书法“悬著帐中,及以钉壁玩之”。其中,“玩”“览”“心摹手追”,便是用心揣摩、反复观察、积极仿效,体现的是痴迷持久、专注认真的学习态度。


东汉赵壹在《非草书》中描写过时人对于张芝草书的痴迷:“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䚡出血,犹不休辍。”这便是对“心摹手追”的形象阐释。


得心应手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心不厌精,手不忘熟”,通过反复训练,熟而能巧,心手配合协调统一,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临帖时要看得准、写得像,“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得之于心,要求从微观上考察所要临摹碑帖的丰富信息,具体而言,要深入到点画的用笔特征,如藏锋与露锋、中锋与侧锋、裹锋与铺锋、圆转与方折、外拓与内擫等;结字的规律,如上覆下承、左右映带、平画宽结、斜画紧结等;书写的速度,或急或缓,或畅或涩;动作的转换,或断或连、或提或按;甚至包括所使用的笔、墨、纸等工具的特性,如软毫还是硬毫,松烟还是油烟,生宣还是熟宣等。


唐 孙过庭《书谱》 局部


而深入到作品之中的每一个字所包含的丰富笔法,细致到每一个痕迹,甚至每一个空白,都能构成字势以及整体章法布局的特征。观察得越细致,体会得越深刻,则记忆得越牢固。细心揣摩碑帖中每个字的用笔方法,要能够把静态的笔画还原为生动的运动状态,即应之于手。


宋 米芾《蜀素帖》


临帖中的应之于手,从生理上,是神经系统与手部肌肉和关节骨骼共同完成的协调运动。据统计,写字需牵动指、掌、腕、臂、肩、背等三十多个大小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练习的过程,就是要遵循科学的运动规律,循序渐进、方法得当,执笔、行笔的过程,就是对肌肉功能和神经系统不断进行强化的过程,并逐步形成良好而稳定的运动定势。


简而言之,读帖时,“得于心”,必须专注于观察、领悟、记忆,并且能够常读常新,真正地读帖千遍不厌倦。临帖时,“应于手”,关键点在于表达、矫正、巩固,无限接近形神俱似,也能常写常新。


心手两忘


康有为重视临摹,并主张先摹后临,《广艺舟双楫》称:“学书必须模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性情也······欲临碑必先模仿,摹之数百过,使转行立笔尽肖,而后可临焉。”尽管康有为勤于临摹,但因时日所限,书法未能得心应手:“惜吾眼有神,吾腕有鬼,不足以副之。若以暇日深至之,或可语于此道乎?”而吴昌硕晚年临写《石鼓文》不辍,称“一日有一日之境界”,能自出新意,前无古人,是创造性地临写,形神兼备,心手两忘,正是临摹的最高境界。


清 吴昌硕篆书对联


临摹终须得碑帖之神,否则即便外形能够以假乱真,也终究难臻妙境。在《兰亭序》真迹已经不复可见的情况下,唐代冯承素所摹的“神龙本”,欧阳询的“定武本”,褚遂良、虞世南的临摹本,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传达原帖之风神,而成为后世临摹的经典,并被辗转翻刻,形成声势浩大的“兰亭学”,这也可以称得上是碑帖临摹历史上的一大奇迹。而宋代书家米芾《海岳名言》称自己“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经过不懈努力,老而成家,“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从取诸长处的临摹,终至心手双畅、不知以何为祖的化境,米芾无疑是学书成功的典范。



本文节选自《书法教育》2018年第1期

《书法临摹中的“心手相应”》


《书法教育》(中小学版)2020年第4期

点击图片购买



人美融媒体编辑平台

责任编辑:刘亚刚 张晨 徐维




- END -



扫码关注更多信息


 商业合作或投稿

联系电话 010-67517860

 邮箱:rm_rmt@163.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作者:人民美术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