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北京保利2023春拍丨坠入凡尘一老仙——读冷谦《白岳图轴》

古代书画日程安排

Poly Auction 2023 Spring

/ 预展时间 /

6月30日至各专场拍卖前一日

/ 预展地点 /

北京国贸大酒店

/ 拍卖时间 /

7月5日(星期三) A厅

10:00 艺林藻鉴——古代书画

19:00 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

7月5日(星期三) C厅

9:30 古籍文献 金石碑帖

翰墨菁萃 西文经典

/ 拍卖地点 /

北京国贸大酒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4ca4bf519111b36351fae39d8bf17573.jpg

lot 836

冷谦(元末明初)白岳图

立轴 水墨纸本 81×41 cm.

估价:RMB 12,000,000-22,000,000

著录:

《石渠宝笈初编》卷三十九,“明冷谦山水一轴”,《钦定四库全书》本,乾隆十年(1745)。

说明:

1.项元汴、乾隆、张荫桓、阎迺竹、完颜景贤递藏。

2.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墨林山人、煮茶亭长、鸳鸯湖长等,浙江嘉兴人。一生绝意功名,不求仕进,万历时征其做官,亦被谢绝。家富饶,精鉴赏,广搜历代法书名画,收藏之富之精,甲于海内。家藏既多,熏习既久,书画自通。书法出入智永、赵孟頫,画山水学黄公望、倪瓒。

3.张荫桓(1837-1900),字皓峦,号樵野,广东南海人。清同治初在上海纳资为知县,光绪初充总理衙门大臣。曾任出使美国、西班牙及秘鲁大臣,累官至户部左侍郎;1897年,又出使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诸国,后条具闻见,累疏以陈,著有《三洲日记》八卷。因支持戊戌变法,受命管理京师矿务、铁路总局,并与康有为往来甚密,政变后遭株连革职,遣戍新疆。其喜藏王翚作品,又喜收藏佛山铁画,在其府第中置有“铁画楼”,居室号百石山房,并著有《铁画楼诗文稿》六卷。

4.阎迺竹,字成叔,陕西朝邑人。父阎敬铭。光绪九年(1883)二甲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山西河东兵备盐法道、礼部主事、山西候补道、陕西商务总会总理,曾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张荫桓出访欧洲。光绪二十四年,和宋伯鲁等成立关西学会,是维新变法的有力支持者。

5.完颜景贤(1875-1931),满洲镶黄旗人,字享父、任斋,为晚清重臣完颜崇厚之孙,民国初期北京著名藏书家、书画碑帖收藏家。完颜景贤生于贵族之家,家学渊博,历代以藏书为乐。其结交广泛,与端方、缪荃孙、内藤湖南、福开森等中外著名鉴藏家交流密切。他是端方鉴定书画的两大法眼之一,就连家藏丰富的张伯驹也曾盛赞完颜景贤为“清末民初北京书画收藏家之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ad0f4833215d379f7d895b848108f238.png

题签

坠入凡尘一老仙

读冷谦《白岳图轴》

元朝社会有别于前朝社会,蒙古贵族在使用武力东征西讨的同时,在其文化上也构建起了一个与之相应的文化体系,奉行的是“务实少文”的风俗习,注重实用性对事物的认知极度干脆和粗暴。儒学缺乏可视性、直观性,故儒学思想的权威地位被排斥在外。在元代的十等人中,儒居九丐居十,便有了“十丐九儒”之说。统治阶级将社会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种人,形成政治上显著阶级,和一切地位不平等。从政治意识形态投射到文化生活层面,给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元代政府对宗教采取了兼容的态度,各种宗教文化迅速发展,其中以道教为最。而中国传统文人一向有慕隐的倾向,深植于民族文化中的本土道教更契合这些归隐于山林的文人儒士的气质,使得很多文人从“入仕”到“出世”,道家的隐逸思想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在这样的“文化生态”大环境下,有着深厚底蕴和生命力的文化虽然被忽视,大多数的文人士大夫以悲观的态度隐逸山林,书画就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直抒胸臆的工具。吴历曾说:

“晋宋人物,意不在酒,托于酒以免时艰,元季人士,亦借绘事以逃名,悠悠自适,老于林泉矣”。

画家们开始以游历山川为乐,借绘画创作来表现自身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信仰上的寄托。画家更加重视诗、书、画、印相结合所给人带来的感官上的冲击,这也标志着文人画在元代逐步走向完善。黄宾虹说:“唐画如麯,宋画如酒,元画如醇”,从某种意义上说,元代的文人画,恰恰因远离了政治因素的影响,遵循文人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而得到极大发展。在这些隐士中,出现了许多道士画家,如方从义、黄公望、冷谦、倪瓒、吴镇、吴全节等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2341a0382493581403233e671ef7558b.jpg

冷谦像 选自《古圣贤像传略》

冷谦,生卒年不详,武陵人。字启敬,号龙阳子。元末明初著名医学家和养生学家。他被大众熟知,也是因金庸大侠笔下的《倚天屠龙记》。在古籍故纸里,他被描述成一位活神仙,因为与他相交的都是现在所说的“传奇人物”,诸如张三丰、刘伯温等。彭孙贻《茗斋诗》初集中有《山谷在秀州赠冷谦兼寄刘伯温》中诗句:

矫矫冷谦真吾友,相期云外共携手。

昔日英雄无白首,惟吾与尔一杯酒。

更喜知己刘青田,行歌山后复山前。

从来不到凡尘里,郁离吾汝皆老矣。

回首纷纷蝇附徒,风尘奔走何其愚。

他的主要成就在道法、医学和音律。他初为僧人,但非常博学,精通《易经》,尤其是对邵雍的先天象数学有很深的研究,对于天文、地理、律历以至方书百家的学问也都非常熟悉。冷谦居淮阴,遇到一位道士,向他传授中黄大丹,并出示张伯端的《悟真》一书。冷谦阅后,深悟其旨,视同己出。从此冷谦又以黄冠名世。至正末年,冷谦年近百岁,鹤发童颜,隐居吴山,仍能为人采药治病。他与当时辞官隐居武安山为僧的刘秉忠以及海云禅师等人是至交好友,经常在一起云游。元朝中统初年,元世祖召见海云禅师,冷谦与刘秉忠被邀同往。刘秉忠因召对称旨,被留藩邸。至元初,秉忠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冷谦与刘秉忠一样还俗,从事儒业。

明朝建立,太祖朱元璋锐志雅乐,得知冷谦“知音,善鼓瑟”,召来朝廷,与陶凯等人“相与究切厘定”。并设太常司,属下有协律郎等官职,冷谦被授太常博士,领协律郎职负责考定乐律。关于冷谦去世有传奇色彩,《四部丛刊续编·史部·嘉庆重修一统志·江宁府志》卷七十六载:

冷谦,谙音律,能画,尝为仙奕图,人争传之。明初以黄冠入见,高帝授协律郎,因事忤㫖将诛,召至便殿,谦请饮少水就死,帝许之,左右以小罂盛水至,谦先以一足纳罂中,已而渐没,呼谦辄应,视之乃空罂耳。帝命碎之,左右执罂呼之,片片皆应,自是不复见,后有遇之武当者。

至于书画,冷谦在画史上的地位不能与黄、倪等人并论,也极少见诸画史,只知他画学李思训,与赵孟頫等人交好。他在浙江省雪溪居住时,与赵孟頫到史弥远家游览,冷谦发现唐开元时的武卫士将军李思训的一幅山水画,非常羡慕,决意描摹。不出月余,所画山水酷似原作,几乎可以乱真。其笔法傅彩,比原作更加纤细,神奇幻出。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也说他远师李思训:

大李将军思训,为帝室之胄,而能以战功显于当世,故李北海邕为之书碑,所谓云麾将军者也,其生平大节具悉碑中,无事赘述。若夫丹青之妙,尤为独步古今第人间遗跡日少,得者真如凤毛麟角。云向后其子昭道、宋王诜、赵伯驹、元冷谦非皆刻意师法之。

冷谦的《白岳图》,用云气、水系作为空间的间隔,把画面他成三个部分,近景为乱石杂树、流泉混响、古松虬曲、空亭无人,中景绘竹林杂树、板桥人家,上部峰峦起伏、云霞掩映。山峰与怪石交织互抱,又错落穿插,突出其奇险。山石纯用干笔,作披麻皴,皴擦并用,轮廓与渲染融为一体,刚柔相济,不见奇峭之笔。在线条的组织结构上,松紧疏密有致,左侧主峰山石的繁密,与隐于云气的右侧山峦形成实虚对比,实中见虚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2e63f5e27c3f1722dd97ddca4046335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06e58fffb11f985b452527aebd2d129f.jpg

冷谦《白岳图》局部

而引人入神思与遐想的是画中间的空亭,空亭是倪瓒常用的构图与意象,“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简、静、平淡等意味与道家的“虚”“无”观念相关联,以“心斋”“坐忘”的态度逃避世俗,转向自然,渴望寻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脱。技法上借鉴了唐代李思训,但却毫无二李父子那种纤巧富丽之感;笔虽仍刻画劲硬,总体效果却反是稚拙、萧散的方外意趣。若无修道的经验,很难达到这种意境,是典型的元画,更是渗透着道教意象的逸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f8828761c1bbfe8d2b79c9664c8bd09c.jpg

冷谦《白岳图》局部

《白岳图》有作者冷谦的长题,记述作者与刘伯温于元至正三年癸未(1343)秋相约游白岳,然后从桐江逆流而上,历时十七天,途中见到万山环绕,得睹天门,并参拜历代摩崖造像。到了五老峰,与山居乡人攀谈,得知黄山“一日程可至”,所以乘兴继续游历黄山诸峰,得见怪松奇石、猿吟鸟语。刘基惊喜万分,以为“误人仙山”,于是要冷谦“模写”此次游历所见奇景。刘伯温的题画诗中的种种物像,如不记年、观瀑、听松、餐霞、野桥都是对游历过程中各种奇人奇景的感叹。而张居正的跋,也是在表达出对二人游历过程中所遇奇景的羡慕,故有“我亦神驰”之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3b843edcfac99a3bb4827619b2b70845.jpg

冷谦《白岳图》局部

冷谦并非复制实景,而是凭游览皖南名山的感受和丰富的记忆表象,进行艺术构思,组织画面,从而抒发自然审美的主体精神。冷谦与黄公望、方方壶乃一家眷属,都是深深地感受客体而又不为客体形象所束,遂能开拓自然审美活动的领域,刷新画面,表达艺术的自由创造,道家语言把这种自由称为“仙境”,而冷谦此图正是从仙境中别开生面。所以冷谦的《白岳图》图式被后世争相追摹,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王石谷摹冷谦《白岳图》,虽然构图略异,但意象极似,连原画的题跋都一一抄录。若干年后张居正看到此图,更对“二大仙师”赞叹不已了。联想黄公望、冷谦和著名道士张三丰的关系,再细味此图的三段题词,就不难懂得道家的自然审美观之作用于我国山水画史的发展,以及山水画的鉴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6db0904041843f5acea82dfa190982fb.jpg

左:冷谦《白岳图轴》保利本

右:王石谷临冷谦《白岳图轴》

冷谦的作品传世极少,《石渠宝笈》中收录冷谦作品六件,另有呈进三件,在《清宫瓷器档·贡档进单》中有记载,其中两件是在乾隆二十五(1760)年,由允祕(《亿万斯年图册》)、李元亮(挂轴一件)呈进,另一件是乾隆三十七(1772)年,由钱陈群(《墨白玉蟾》一轴)进贡内奉。古代书画图目中,冷谦的作品仅有编号辽5-041,但在注释中明确标记为款后填。北京故宫有《蓬莱仙弈图卷》和《劳军细柳图卷》。台北故宫收藏的有冷谦作品有《蓬莱仙弈图卷》《松泉茅舍图》《群仙图卷》。山东博物馆有冷谦《罗汉卷》,但被定为清代之物。弗利尔美术馆收藏有冷谦《溪山行旅图》和《蓬莱仙弈图卷》。其余均为冷谦的题跋,如朱芾《揭钵图卷》、燕肃《春山图卷》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d085bbb65b99b1991a389bf969966c60.png

《白岳图》的图式应是冷谦的成名之作,在名气和地位上丝毫不亚于他另一件名作《蓬莱仙弈图》,《蓬莱仙弈图》有三卷,分藏于两岸故宫和弗利尔美术馆,而白岳图有五本之多。白岳图在《石渠宝笈》中著录的有三件,两件在台北故宫,其中钤“孙承泽印”本,著录于初编,钤“玉堂学士”本著录于续编,以上两本均储养心殿。保利拍卖本著录于初编,储御书房。台北故宫还有一本为张善孖旧藏本,再加上西泠印社拍卖本,总计为五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a810fc6f72b0f235ded98484290f0b71.jpg

左:冷谦《白岳图轴》保利本

右:冷谦《白岳图轴》台北故宫 孙承泽藏本

对于这五本白岳图,历代鉴藏家对入藏《石渠宝笈》的三本意见都非常不一致。孙承泽藏本虽然在《石渠宝笈》中列上等,但徐邦达、王纪迁两位近代鉴定大家却均不看好。玉堂学士藏印本却被王纪迁定为神品上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b2c80ce11dd7a5987459b9c3ef981280.jpg

俞剑华先生说:

“良以唐人主法,宋人主理,元人主意。渐由客观入于主观,渐由自然之表现变为自我之表现,遂至重视逸气之摅写,忽略物形之描拟,形成超自然,超现实之艺术。初视虽觉简略,然求之而愈深,味之而愈长,此境良不易到。故元代绘画认为是中国绘画进化之极峰,殊非过当”。

此件《白岳图》轴,历经项子京、乾隆内府、铁画楼主张荫桓、完颜景贤递藏,并有光绪年间翰林阎迺竹题签,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流传清晰。作者冷谦,像是一位流落在人间的仙人,据传他的人生跨越了整个元朝,充满着奇幻色彩,白岳图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也是俞剑华所称的“极峰”之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5270e2b9fe14a49949bad6d2dab1fcc0.png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