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走进田野 | 潘鲁生民艺调研四十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1/1ad3293c883056946096063f5d8288c6.png

2024年1月3日,“田野之路——潘鲁生民艺调研四十年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办,研讨会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原分党组书记邱运华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郑巨欣教授,山东省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馆长赵屹教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张振鹏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主任王晓葵教授,深圳博物馆馆长黄琛,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杨宏海教授,深圳市民协副主席梁冰、王芳,深圳亚洲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韩湛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韩明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1/d88ae9692f91796691402e580b10afae.png

围绕潘鲁生民艺调研四十年的研究历程,与会专家从时代背景、研究路径、成果价值、创作启示、学术贡献等方面展开探讨。专家们认为,潘鲁生民艺调研四十年的历程,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间艺术生存发展的状况,对民艺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具有时代意义与历史价值。潘鲁生教授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理念,为民间艺术的发展保护提供了系统化保护思路。通过举办展览传播民艺,也为观众从田野现场出发理解中华文化的特性提供了机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1/68b530bc3275dd598af62d8399e8b6be.png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原党组书记邱运华:

潘鲁生教授的艺术创作紧紧扎根在民间、在传统文化土壤,同时他也时时处处以当代人的眼光、当代艺术家的敏锐改写传统的民间艺术元素,使之表现出当代社会主题、时代精神和现代性审美趣味。从艺术创作来看,走进田野是艺术创作扎根现实生活、取源于中华文化传统,这是一个走向;还存在着另一个走向,就是走出田野,介入时代主题,取法现代艺术经验,表现现代精神。像那些拥有自己独特生活土壤的艺术家一样,潘鲁生站在民间、站在田野与当代社会这一结合点上,这一立场决定了他艺术创作的鲜明特征。民间、田野作为一种文化在他的艺术创作里焕发出当代性和现代意识。千百年民间艺术元素的表意表情传统,在潘鲁生的创作中彰显出鲜明的当代性、甚至前卫性。正是这一矛盾和冲突构成了潘鲁生美术创作中的艺术张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eaeba8d2c4e70e5ddfebce543d5ee34d.jpg

中国美术学院郑巨欣教授:

我和潘鲁生先生是认识多年的朋友,就像他的名字“鲁生”一样,他是齐鲁大地之子,是一位懂得孔孟之礼的人。他有着北方人的性格,朴实大气,待人真诚,他的性格特点让他在民艺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次的研讨会的主题是“潘鲁生民艺调研四十年”,相比于石建中先生翻译的柳宗悦《民艺四十年》,潘鲁生先生的民艺研究更具有学院气。他的足迹更加的广阔,调查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通过这次展览,我觉得民艺的研究一定是要在民艺的语境里来做民艺。潘鲁生先生在民艺研究的领域发现了民艺本身的规律,也就实现了从保存到活化的转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6e0957f58ae517468c3d301633dd400d.jpg

山东省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馆长赵屹教授:

我看了展览之后感触很深。这次展览全景式呈现了潘鲁生先生四十年学术研究与创作成果。他和当代纯粹艺术家最大的不同是身后有四十年民艺调研作为学术支撑,这是非常独特的。潘鲁生先生将田野调研与艺术创新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我认为,田野调研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和读书一样,是学习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一个过程。潘鲁生先生特别强调田野,坚持做田野是对历史的一种回溯。另外,在艺术创新方面,潘鲁生先生始终坚持要与田野调查形成一个闭环。潘先生坚持了这么多年的田野工作,最终目的不仅仅是采风,而是研究中国传统民间百姓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和思维方式,要让它重回到当今的生活,要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美学、生活方式进行重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a77c50c8ca5cae3634eb5aed9b70df63.jpg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张振鹏教授:

潘鲁生主席是我们学界的楷模。一方面,他用四十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到当代的跨越。他将民间元素融入到自己创作之中,最终又归于生活用品的开发。一方面,他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跨越,民艺之中蕴含着老百姓的生活感悟,潘鲁生主席将这种感悟深化为价值与信念,在艺术创作、衍生品开发、学术研究等多个层面实现了认识上的跨越,既有工具理性也有价值理性。这两种跨越难度非常大,一定要对民艺学研究有着饱满的热情并持之以恒地去追求才能做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1/8c5f4e831f157325f372f6fc49cd53d9.png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主任王晓葵教授:

潘鲁生先生的研究在柳宗悦民艺概念基础上,实现了中国化的发展。这个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再造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社会学有一个脱嵌和再嵌入的概念。潘鲁生教授的创作与民艺研究把一个已经脱嵌的民间重新嵌入了现代生活的再造之中,传统手工艺经过了他的再设计,成为了我们重新消费过去传统手工艺或者民艺的重要桥梁。当一个民族走向自信,走向自我完成的新阶段时,为了重新建构中华民族生活方式,人们可以更多地从潘鲁生教授的艺术理论和实践中获得精神资源以及实际案例作为参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1/85e172a43710f0aa2636e9054967278c.png

深圳博物馆馆长黄琛:

通过观看潘鲁生老师的展览,感受到他的作品有着非常强的乡土气息。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层面,在工艺层面上也都能够很好地展现。在跟他的接触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他首先是一个很朴实的学者,然后才是艺术家。潘鲁生老师的展览包括了他四十多年调研所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源于生活,源于民间,时时刻刻展现着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智慧。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一个重要基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c47707d8e48cdc7583978caca07c047f.jpg

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杨宏海教授:

我们在深圳成立一个国家级而且是唯一的中国民间生活方式研究中心,是与潘鲁生老师倡导密切相关。他把自己对文化的关注与关怀聚焦到了改革开放的先行之地,关注当代城市文化的生活与审美,具有研究视角的前瞻性。潘鲁生老师的民艺学思想博大精深,艺术创作具有恢弘的气势,这对我们深圳人来讲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8682bdcff4e5a2bfabf2351730fc312a.jpg

深圳市民协副主席梁冰:

潘鲁生先生以一个艺术家的深情和博大、敦厚、宽厚的艺术关怀扎进了民间,扎进了民俗,扎进了每一个村寨,脚踏实地研究民间艺术至善至美的、朴素的情怀和悲悯的人生苦难中的欢乐的、真挚的情感表达,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当代民间艺术特色的、中国品质的、中国情感的、中国元素的、中国纯真的杰出艺术创造,并投向了亿万民众,投向了世界,也投向了山河。潘鲁生先生的艺术构成是平静、深沉、久远的。色彩热情而热烈,奔放而凝重,体现出中华民族至中、至正、至美的雍容博大,体现着传统中的当代,当代中的传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2380f59406792c8f8959c4375ffa40d9.jpg

深圳市民协副主席王芳:

“培风四十年,而后图南”。潘鲁生先生有三重身份,分别是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这三者的原点都是人。潘鲁生老师是兼收并蓄的,满地的花与落针都播撒在中华广袤的田野中。在田野的共识空间里,荟萃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中华文明数千年进程中的遗珠瑰宝生生不息,依然活跃,成为文化的宝藏。作为艺术家的潘鲁生老师,将传统艺术脱胎换骨进行全新创造,他的艺术创作给了中国当代艺术以新的定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5c1957141336fa687b5ebc7787073afa.jpg

深圳亚洲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韩湛宁:

潘鲁生教授从田野中来,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再到生活的过程,是一个闭环。他的艺术衍生建立在整个研究之上,这是回归到传统的过程。“鲁班线”代表着潘鲁生对中国民艺的思考。它是中国人的尺度,是生活方式、观念、原则、情感和道德标准。潘鲁生教授给我们学生和年轻人的启发是创作不拘泥于所谓的条条框框,真正地从民间来,从生活中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d3d2c4b0056f955c6c9da6ff6f8adbd5.jpg

山东大学刘燕教授:

从展览内容看,是视觉感受以及民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从深层内涵来讲,是民艺到设计的桥梁架构,是传统工艺传承到当代艺术实验与创新。潘鲁生老师认为,从传统工艺文化到工艺学、民艺学、手艺学开展系统的研究,存在着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上述三个学科的发展和成熟。从学理研究上来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工艺造物强调的是工艺过程,民艺造物强调的是集体行为,而手艺造物是对造物主体的思想做出注脚。尽管工艺学侧重对造物劳动过程的研究,但它依然能够若隐若现地折射出人与置身于其中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而这种显性意义需要作为一门新学科的手艺学来彰显,同样民艺学所关注的集体造物文化离不开主体的智慧创造,手艺学能够补充这个学科,强化造物研究的人文学科意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8888ca19811dbbbd11747814cb85d086.jpg

中国民协民间生活方式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悦成:

潘鲁生的研究与创作将人文的、自然的资源进行活化,将民间技艺活化成民生,让它们成为了民生的福祉,成为了一种财富。他在四十多年田野调查中累积了深厚的学术资源,通过学术研究达成了艺术与设计两个层面的创新转化。潘鲁生艺术之路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做当代艺术转化过程中,艺术家要立足社会现实,扎根田野乡土,建立个人稳固的创作根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8ef8438db57a9085d24d0086d921009a.jpg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韩明:

潘鲁生老师长期从事民艺调研,让他的艺术创作有了更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更准确的学术立足点。他不断从田野调研中发现意义,体会民艺的本真价值,找寻本土文化的特质,发现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并由此延伸出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构建手艺学等学理性命题,具有研究视野的前瞻性。潘鲁生老师认为,民艺中有文化基因的种子,这一认识让他的艺术创作不仅仅是表层的民艺图式与符号元素的借用,而是把握住造物文化的根脉,创造性地实现了材料与工艺的转化,形成了当代性、国际化的创作风格。从田野中走来,潘鲁生老师通过艺术创作,一方面通向艺术,具有原创性的特点;一方面又通向生活,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感温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d9cff073227d71b5469c3f3b22c68ff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59e87861b7764e40f6d5b3b62fab680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e31785a7e4aa661b5146fbaba2926cce.jpg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