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从阿尔勒到集美:漂洋过海的摄影季

2015-11-13 01:01

  2009年,北京正阳艺术区面临拆迁,与其紧邻的草场地“岌岌可危”。为了保护草场地艺术区不被拆除,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思想手文化传播公司联合草场地几十家画廊共同举办一场空前摄影盛事——北京草场地摄影季:阿尔勒在北京。阿尔勒摄影节是全球最著名的摄影活动之一,打着这样的旗号,草场地摄影季吸引了30000余名观众参观,影响力空前浩大,这也达到了草场地摄影季的最初目的,保住了艺术区。

  然而事不过三,三影堂和思想手与阿尔勒合作的三年到期,2012年的夏天,摄影季在草场地的“旅程”也宣告到一段落。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三年后的2015年,阿尔勒再次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这一次牵线的依然是三影堂的创办人荣荣。不一样的是,荣荣带着阿尔勒去的城市,是他的故乡——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集美。

费里尼8又1/2的色彩单元:马塞罗-马斯托依安尼

《天堂》年度汇报单元:大凯门

  事不过三,但最终还是“三生万物”了……

  都说事不过三,但在荣荣手里却总是有无数个“三”生长出来。他的三影堂有“三”,2007年三影堂创办开馆,开馆后的第三个年头,荣荣为三影堂和草场地带去了和阿尔勒为期三年的合作,2012年到一段落。日子再过了三年之久,荣荣再次踏上和阿尔勒邂逅的旅程,这次又是一个为期三年的合作。

  “所有的事情都要天时地利人和,顺其自然,时候到了,我们就做了这件事。”从三影堂创办以来,荣荣似乎总是带着无限的热情,随时准备在各个力所能及的地方播种下摄影的基因。在他离开家乡的20几年后,再一次踏上故土时,他带去了阿尔勒摄影季和三影堂的南方总部的落地。

《天堂》年度汇报单元:新加坡

2015阿尔勒发现奖单元:罗伯特-赵仁辉——《北极熊畅游哈德逊湾》

  “这里是我的故乡,当然我离开家乡20几年了,这么多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北方过的,这次能回来做点事情是很高兴的事。”荣荣说三影堂创办以来,可谓是经历过风风雨雨,但这一次厦门集美区政府的远见、开放和包容,令他在三影堂创立之初的激情再一次被点燃。

  似乎每一次的动作都显得特别的义无反顾,荣荣面临着8年前创办三影堂时一样会被经常问到的难题,就是如何让三影堂和摄影季在这个地方扎根,生长?而荣荣每一次的回答都似乎轻描淡写,“不要说厦门,全国的摄影氛围都很欠缺,包括北京也不过如此而已,是吧?你觉得北京的氛围就会很好吗?我认为也只是不过如此而已。这么多年来,我觉得摄影的空间,收藏,教育,出版,依然是非常的欠缺,更不要说厦门了。出现这样的状况更重要的其实是折射了一个制度建设的缺失。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摄影的美术馆、博物馆,还有摄影的收藏,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在摄影方面的收藏体系的建立几乎是一个空白。我想未来的时间,这一块还是迟早会被重视的,会发展起来的,只是现在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2015阿尔勒发现奖单元:戴尔芬-夏奈——《约瑟夫》

  “三影堂和摄影季我预设的就是做一个传播和交流的平台,我们当然希望做成一个长期的行为,但是前途谁预想得到,会出现什么问题都是未知,我们只是希望事情能尽量的往更好的方向发展,遇到问题了就去解决,一切顺其自然吧。”

  相关链接:【雅昌快讯】海图!2015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正式亮相鹭城

  阿尔勒摄影季和三影堂南方总部落地的杏林湾,地处集美新城,是“集天下之美”的著名侨乡、文教区和风景旅游区,此前由华侨领袖、民族光辉陈嘉庚先生一手创办的“集美学村”更是享誉全国。荣荣说他看重的是集美的人文气息,在他看来,这样一座与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勒人文气息都极相似的城市,会因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的落地,重新凝聚起该有人文气质。

  “集美这边有14万的年轻人、大学生,有很多学院也涉及艺术类,但是摄影这个媒介在他们的教育体系里头还是非常的缺乏,包括这阵子我们跟周围的大学互动,开讲座,他们特别的兴奋。我们白天布展,晚上就到大学里去搞专家的讲座,讲课,日程排得特别的充满。本地的这些师生已经开始有很好的效应。因为其实这么多年里头,在福建这样的事情出现得还是很少的吧,我觉得也是重新看到了一些希望。” 荣荣说到。

徐文恺:PEG,一个通过艺术家和观念生长的项目,基于APP系统的对艺术项目、样式和观念的日常拓展。PEG在已经存有的艺术作品中探寻根据时代、互动性和视觉的在创作,基于每位艺术家的研究和艺术实践,推导出艺术和新媒体的整合,并强调项目的易用、交互和传播。

  荣荣X李振华

  在荣荣之前,“古老”的阿尔勒摄影节在诞生的四十多年以来,从来没有跟其他的机构合作。

  “他们一直是在南部那个地方,第一次跟其他机构以阿尔勒的名义合作,那个时候美国有机构也在邀请他们,他们一直没有同意。很奇怪,跟我们好像是对接上了,可能是那个时间点。”荣荣说到。

  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荣荣驾轻就熟的一口气引进了阿尔勒的5个精挑细选的重要项目。要知道在之前的草场地摄影季时,每一次也就“空降”2个左右的项目,这一次则是5个之多。荣荣说这5个项目代表了阿尔勒的国际语境,同时兼顾到中国当地观众的趣味。

  此外,荣荣请来了他20几年的老朋友李振华作为执行总监。在荣荣看来,这不但为摄影季的学术性补上一颗“定心丸”,另外也是为了寻找摄影的更多可能性。“李振华和我20多年的老朋友了,但深度合作还是第一次。我相信他会做得非常的出色,一定会有别于其他的摄影节。因为其实现在中国不缺少摄影节,甚至有点泛滥。李振华非常的‘跨界’,他的优势不仅仅是摄影这一块,在新媒体乃至整个当代艺术领域,他其实是更出色的。我觉得摄影不仅仅是在一个小圈子里玩,当今的艺术形式已经不是像过去那样有媒介上的区分,比如你是做装置的,我是新媒体的或者摄影的。媒介的融合在当今不是一个趋势,而是一个既存的现实。所以打破过去的限制变得极为重要,如果今天我们还在一个所谓的摄影小圈子里玩,我觉得是非常狭隘的。”荣荣说到。

陈红汗作品《克丽丝蒂娜》

  而从目前的展览项目安排上看,着重“策展人”与艺术家的自我工作实践与身处的位置,据此延伸出9个专题,其中包括重影重生、城市巡航、两种乡愁、与东方相遇、时尚与摄影、延展摄影、独立影事、在地行动、奖项与收藏。这9个专题,既是独立个体的项目,也跟其他展览产生互文关系,从而以网状结构编织出这场东西方对话的视觉图景。

  策展人李振华将这次展览称为是专业领域一个更新的尝试,从策展的线索介入,一个强调“强策展”的大项目,一个从发起人、顾问、策展人和艺术家都体现了东西方对话所带来的优势的国际级摄影季。展览共有20几位策展人,其中9位为国际策展人,他们是后藤繁雄(Shigeo Goto)、Baltensperger+Siepert、索拉•杜文•巴利克(Thora Dolven Balke)、丁力&保罗(Paul Devautour)、安托万• 德•布普雷(Antoine De Beaupre)、路易丝•克莱门茨(Louis Clements)、塞日•文森特(Serge Vincendet)、萨姆•斯道兹 (Sam Stourdzé)等,国内策展人名单有刘畑、马楠、徐文恺、王郁洋、海杰、刘杰、李战豪、杜曦云&萌系大叔、廖文峰、唐晶、周宏斌、梁学彬&张耀辉、周逸、沈宸&何伊宁、胡为一等。

游走的双眼单元:JUDITH KARCHETER——角落周围的空间材料

  特别要提到的是参展艺术家叶锦添的摄影、影像、装置作品《Lili》,曾在北京三影堂展出过,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关注,李振华这样评价这个作品,“总仿佛有一种生气,一种让人恐惧的东西,如同生人害怕死去,因为总是能看到自己的终点,却又无法安排。”台湾艺术家阮义忠的《两种乡愁》摄影系列作品,精选了阮义忠最著名的四个系列作品:《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失落的优雅》及《正方形的乡愁》,这些作品以温柔的眼光记录了20世纪70-90年代一个真实的台湾。策展人马楠所策划的“被占有和遗忘的光”,刘畑根据摄影的4个意象带来别开生面的展览子项目“灰 刃 框 洋”;艺术家刘杰近年来对于现代科学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与畸变之观察“未定关系”,策展人海杰所策划的“引擎:一种由图像引发的艺术生产机制”都是立基于“摄影”、“影像”及其外延的思考与实践。

卡塞尔:记忆与重构单元:缪晓春——从头再来

  同时,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也面向以城市为单位的人文地理,如梁学彬与张耀辉所策划的“消失的框架——主流以外的香港故事”,展现了香港现实的一面,同时令观众反思主流框架以外充满诗意的城市集体回忆;艺术家唐晶在卡塞尔生活和学习近10年之后,邀请参加过文献展的艺术家们和卡塞尔艺术学院曾经的导师及同学们一起,以影像的方式和最为个人化的角度去重新展现和阐释这座城市;艺术家雎安奇的新作《大字》,在新疆东部一处无人区,使用摄影机在距离地面十公里的空中俯瞰记录三十个巨大的中国字而成的影像作品,记录与反映1968年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革命浪潮。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最为接地气的展览项目,是反映日常生活的图像摄影生产。不管是《照片回收》动画项目——从北京附近的垃圾站回收老百姓丢弃的相机胶卷,多达五十万张左右的35毫米彩色胶片记录了过去三十年首都老百姓的居民生活,挑出3000张左右的照片制成动画,还是杜曦云与萌系大叔(艺术家宗剑)的展览项目“日常快拍”,都是艺术家针对日常图像生产所作出的反应与整理。

雎安奇作品 大字:VOL.1

  延展摄影,打开摄影

  从一开始,李振华要端出的集美阿尔勒大餐就是想要不一样的体验,即让一切处于一种平等的对话状态。他为这次的摄影季建立了一个网站,在这个网站设置中,不一样的体验是李振华把项目的内容、策展人、艺术家等等信息都置于一个平面的网络关系。也就是说,在这种关系中,李振华并不想重复以往的主干和支干的一种既定的主次概念,而是一种平行的网络关系。

  “就是说它们的联系是一种特别超平面的网络关系,在这个超平面的网络关系,所有的信息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这是我思考的。”李振华说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李振华设置的页面中,一个主题单元同时会交集出现在另一个单元之中,一个艺术家在这个单元中显示,同时也可能会在另一个单元中显示。

吴珏辉 离线眼球(WIFI器官)

  “怎么去划分这个单位和内容呢?有很多项目确实有着这样的一种模糊性或者是多层次的特征,尤其是我们谈到比如说涉及城市的项目是不是也涉及到新的媒介的使用呢?或者说涉及到其他的某种在地性问题的解决呢?我觉得这个都是可以用这些关键词来搜索,它们有一定的交叉。在网站的工作上面,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更多地去置放现场的东西,我们把现场的东西留给现场,把网站的内容留给网站.当然我觉得在这个网站的工作上或者说阅读上,它会创造一种新的跟观众的关系,这个新关系可能不像之前的符合那种递进的阅读关系,而是一个超链接的平面并连。”

  断断续续的工作中,李振华已投入了将近半年的精力,和摄影季的团队促进着在厦门的落地和延伸。“在整个项目的推进上面,这几个月可能大家可见和不可见的都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整个项目一直处于一种运动的状态,关于它在厦门落地的问题是我们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让一个这样的项目跟厦门当地的文化连接起来。我一般的工作状态是会在一个地方呆上一个月,就是在展览开幕之前呆一个月,我觉得这是对在地的一种考察和理解,对我来说是策展工作里边非常重要的。” 李振华说到。

地景再现单元:莱恩·杰博利斯基——未完成的城市

  在厦门驻留的这段时间里,李振华说他又发现了非常多的当地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发掘,连同项目的延展,李振华说他期待更多的工作可以得到展开。“我觉得他们都是非常的好,像周宏斌、郭国柱、林苒,还有之前就认识的肖雄、沈晓闽这些人真的都是非常的特别。我很难说这个项目会在这边是以一种怎么样的状态发展,但是我想可能在中国的现实就是只要你做就比不做要好,只要做就会引起一定的观众和政府的反应。我希望这件事在明年或者是后年有更大的在方向上的推进,也就是说其实我预留了几个接口,尤其是‘延展摄影’这一块,期待摄影在这个栏目上被彻底地打开。”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张桂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