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名瓷艺术---宣德洒蓝
洒蓝釉又名“青金蓝”釉、“雪花蓝”釉、“盖雪蓝”釉,属于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高温色釉,其特点是蓝色中夹杂白色小斑点,分布自然,犹如片片雪花飘落在蓝地上,外观效果极似天然青金石(催生石)的色泽。洒蓝釉瓷器属于名贵窑器,为宣德时期景德镇窑首创。
现藏于无钖雅蔚集藏苑的洒蓝天球瓶,瓶高33.5厘米。 胎体厚重、坚傲,胎质细腻。 釉质肥膄带桔皮纹,施釉工艺分二次进行,先施白釉高温烧成白釉瓷器。二次用竹管沾蓝釉水,吹于白釉瓷器表面上,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片,一在半干不干之时,以小刀刮出花卉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露出白瓷胎,再在白瓷胎上填上白釉,用白泥料在上腹部横书 “大明宣德年制”款识,然后再经二次烧成。它的地釉面犹如洒落的蓝水滴,故称“洒蓝”;又因透出的白釉地斑像雪花飘洒在蓝地溶渗了一般,故又称“雪花蓝”。白色花纹纹饰又似浅浮雕效果,蓝地白花,别有情趣。这是一件十分罕见的明代洒蓝釉珍品,同时也颠覆了“宣德洒蓝瓷器存世无大器的结论”。
洒蓝釉在明代唯有宣德年制作,清代康熙时又恢复生产,那时用蓝釉直接吹在瓷坯上,干燥后施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因而釉面十分平净而滋润。
作者:多思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