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为什么要做摄影书?如何做? | 任悦

 


2021年11月23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21·影像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摄影专业“博士问道”论坛——“当代摄影的物质性”录制完成。


本场关于“当代摄影的物质性”的探讨,以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方式在中艺影像学校录制,现上线影艺堂平台。就作为摄影的物质载体的摄影书话题,清华美院摄影专业博士研究生张樱瀚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悦副教授展开“关于摄影、摄影书与自制摄影书”的探讨。



对谈嘉宾

任悦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副教授,视听传播系副主任,摄影理论研究学者和策展人,硕士生导师。曾出版《1416摄影辞典》《图片编辑手册》等著作。任悦老师多年来对摄影书领域持续关注和研究,曾策划展览《摄影与书》并获得2013年丽水国际摄影节的大奖。



主持人

张樱瀚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建国教授,清华美院摄影专业硕士,英国桑德兰大学传媒学院媒体制作专业学士。作品《人为黄土》入选“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作品《最后的海草房》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曾在《摄影世界》杂志担任撰稿人撰写摄影古典工艺专栏。




1.都赛博时代了,为什么大家还要做纸质摄影书?


我们已经从第一媒介时代(单一的传播导向)到了第二媒介时代(互动和参与),但是我们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它们有一定的替代关系,数字化媒介可以完成一些以前的功能,但不是完全的替代。所以,并不是以前的东西到现在就没有意义了。


纸质的在人际传播、面对面的传播、群体的传播,它更有一种人情味、亲密感,因为它有触感。有人问你需要一个拥抱吗?人类就是这样一种生命,这样一种状态,那物质性的东西它永远都是一个存在。


2.时下各种摄影市集与书展正热闹,摄影书有这么大市场需求吗?


这背后可能不是一个对“书”的市场需求。在当下一些艺术书市集的发生机制中,一方面书本身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权威,章法和作者性;另一方面,在网络环境里更让纸质的存在产生稀缺和新奇的感觉。第三,艺术书让原本不具参观性的书成为可参观性,这可能是人们热衷去书集的原因。




3.一些青年创作者觉得自制摄影书好像挺新鲜的,但自制摄影书真是个新鲜事儿吗?


摄影和纸张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最早的是安娜·阿特金斯(Anna Atkins)《英国藻类植物》(Photographs of British Algae: Cyanotype Impressions)和威廉·塔尔博特(William Fox Talbot)的《自然的画笔》(The Pencil of Nature),在中国,清末也有一种“照相贴册”:用裱贴的方法把编辑好的成组套的原版照片裱贴成相册。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印刷技术的推动帮助一些摄影师实现了这些自制摄影书的动机,到今天,数字技术和快印的结合,也让更多人可以体验自制书。这让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在当下的语境中,为何做书,如何做书。


安娜·阿特金斯,《英国藻类植物》


威廉·塔尔博特,《自然的画笔》


4.任老师你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和注意到摄影书呢?


2009年,在美国艺术书展上,我找到了一种接近我热爱的摄影的途径。这是一种可触及,可交流,可反复交流的摄影物质载体。摄影书搭建了抵达摄影师的通道,有助于从个体到个体的交流——这正是被画廊白墙所抑制的。2012年我再度去纽约艺术书书展,当时就有了专门的摄影书区域。再后来我回国,在2013年丽水摄影节的做了展览《摄影与书》,以及2017年开始的图片编辑工坊和奇遇阅览室。


5.根据你的接触和观察,自制摄影书这个领域目前是什么情况?


自制摄影书目前还是一个“野生”的状态,是多元的,并不在一个传统的价值评判体系之中。这个领域还是有很多潜力,同时缺少秩序,也缺少一些环节的推动。比如“图片编辑”(内容)、“摄影书设计”(语言),“摄影书出版”(传播)这些专业话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研讨。


6.一个青年创作者完成了一组摄影创作,这时候,是应该做个人网站?做微信推送?投展览?上墙?还是,做一本摄影书?


个人创作还是应该有一个理想的承载方式,这一点在创作前期就应该想明白。



7.为什么在网上看到一组摄影作品跟我在摄影书上看这组作品的感觉很不一样?


摄影书,是独自观看的,能够排除一些手机电脑的(信息)干扰,有些像看无声电影,具有连续性和可控性,看的人的自主性比较强。


吴为,《芬芳一生》


8.制作一本摄影书,分成几个步骤?什么流程?

1)选择照片,建立“照片池”,准备编辑。

2)梳理概念,明确主题主旨。

3)建立照片连接的基本逻辑顺序。

4)思考书的开本大小,找纸张模拟。

5)确定版面的设计概念。

6)确定整体顺序,包括封面,封底和装帧方式。

7)确定文字和照片的关系。

8)在纸张上模拟实施,到快印店输出。

9)成稿阅读和校正。

10)寻找出版机会。


9.艺术家手工书,有可能发展成为自制摄影书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吗?


由于添加了手工形态,多了一些作品因素,这就需要创作者要有针对书这种媒介形态去创作的一个系统考虑。而摄影书,还需要可读可看,并非要变成书的装置,这对艺术家的创作会有更高要求。


张树楠,《错位时空》




感谢如此优秀的你
THANKS


还能看小影的文章

希望可以为你的摄影技术添砖加瓦

陪你一起共同成长 遇见更好的自己



END


扫描下方二维码

定制属于你的影像艺术作品




大咖专访|全球自然摄影比赛“大满贯”中国第一人袁明辉

摄影打卡地 | 冬奥会这个场馆点燃摄影师创作激情

李英杰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摄影集《太极Ⅲ·河洛象》同期首发

摄影打卡地 | 拍颐和园“金光穿洞”超详尽攻略来了,让您拍大片不走弯路

作品欣赏 | 李小冉、陈红、王艳……,被诟病只会拍美女,一怒之下拍成了故宫摄影名家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