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宋代红妆中的花钿盛饰

2019-09-27 09:16

花钿在我国古代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又最为古代女子所喜爱。“钿”在字典里有两个读音,分别是“diàn”和“tián”,两个不同读音的“钿”都含有装饰的意思[1],分别是指嵌金花的首饰和贴在两鬓、眉间或面颊上的一种花形装饰物,又称“面花”。我国古代女子对于美的追求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传承和衍变不仅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更代表着我国古代设计艺术的辉煌成就,其应用在婚俗文化中也尤为突出。随着现代城市婚嫁习俗的慢慢简化,传统文化及手工艺消失速度的加快,研究和传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设计与创新能使其在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宋代花钿审美风尚的历史渊源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古代女子就用粉来妆饰自己的面部,并注重画眉点唇,于是便有了“红妆翠眉”之说。这一时期的花钿面饰除了图案纹样精美以外,与古老的图腾崇拜和婚俗礼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花钿图案既有简单的圆形点状和花形,也有生动复杂的动物图案,或较为抽象的文字符号,一般位于前额眉心的位置。就分类而言,花钿用金银等金属材料制成,称为“金钿”;金钿镶嵌玉石珠宝则称为“宝钿”;配以珠翠又叫“翠钿”。就材料而言,花钿的材质除了金银、铂翠、朱砂以外,还有彩纸、云母片、珍珠、鱼皮、螺钿壳、鱼鳃骨等材料,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以花卉植物为原型,用以妆饰。就装饰方法而言,一般通过绘制或粘贴的方式用于女子面饰或者制成花形蔽于发上。粘贴的方法与绘制的方法相比操作更为简便,只需将金箔等材料制好的图案用阿胶贴于所需装饰的部位即可。

历史上对于唐代女性的审美风尚有着高度的评价。这一时期的妆容不仅深受宫廷女子的喜爱,也使得民间女子争相效仿,甚至还远渡重洋到了日本。她们敷粉涂脂时将嘴巴也一并涂白,再重新画出唇形,以小巧精致为美,得到日本艺伎的推崇和认可。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审美也得以发展,女性在花钿妆饰诉求上也有了新的变化。她们对妆容效果的创新,也为后朝女子对装饰艺术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杜牧的“雾冷侵红粉,春阴扑翠钿”,及白居易的“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等诗句,更是将花钿盛饰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一首诗词就将戴着花钿的女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纸上,不需言多而风情犹在。另外,从传世的绘画作品中也可见妆容精致、发髻高耸、梳篦宝钿的女性形象,在《簪花仕女图》中就有妇女在发髻上插戴鲜花的实例(如图1)。让人不由地感叹盛世时代里的繁复与奢华。

fjsq4IRry0XJNHmYfEUZWxLxJyAKcsWCNBHnNgiP.jpg

LdrNcFKIgpCswciPdS6mJMUSGGMXF5fdtNG7WrbQ.jpg

图1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到了宋代,女性的妆饰风格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唐代的浓妆艳抹相去甚远。据《杂五行志》记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自后宫女竞效之,称梅花妆。”[2]这便是梅花钿,面饰中最重要的一个种类。自此之后,花钿妆容的颜色、材质及装饰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从最初的饰于眉间,演变为贴在耳旁、两腮、全脸,甚至是高高梳起的发髻上。从诸多的壁画和造像中可见,女子花钿妆的造型多以对称为主,颜色大多以红、黄、绿居多,与佛教文化有着颇深的渊源,在这点上与印度吉祥痣的宗教象征如出一辙。同时,它们也都为婚姻嫁娶所用,直至今日,印度的婚礼仪式中都还留有画吉祥痣的习俗。新娘一般画上吉祥痣,作为对丈夫和自身婚姻的美好祝愿。与之不同的是,花钿是为古代女子所用,吉祥痣在印度却是男女皆可。

宋词中也有很多关于花钿的描述,如:“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3],“秋殿晓开重九宴,内人争贴菊花钿”[4]等。宋代沿袭了唐、五代的遗风,又受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思想的影响,女性的言行和妆饰都受到了限制,面饰由繁至简,呈现出淡雅奢华的双重特性。从宋代皇后像中可略见花钿面饰的嬗变[5](如图2):宋仁宗皇后头戴珠翠花冠,眉间、两腮和博鬓两侧依次纵排数个珠钿;宋英宗皇后与前者基本一致;宋神宗皇后两腮没有珠钿,博鬓两侧的珠钿不再紧贴于面,珠钿大小与前朝皇后相比,也小了不少;宋徽宗皇后所贴珠钿与宋英宗皇后相比,位置稍微高了一些;宋高宗皇后与前人无异,只是眉尾处多了两处珠钿;宋宁宗皇后面部没有任何饰物。似乎历史发展到宋代就变得保守谨慎、停滞不前,可实际上宋代女性并非一味地效仿前朝,而是逐渐将妆饰风格衍变为一种雅致、新颖、奢靡的风尚。

4VK9ZvTkCi1gRRkwkXlkI6he6Ia9m5gIEuz8GahJ.jpg

a. 宋仁宗皇后

9528dAZJzWYH5MAasujdCvjqYFEr9HSwH2MEoIiM.jpg

b.宋英宗皇后

K3J4Mnn9tZpmG85hX1QRqZ75oXPfNeSO2qk5S8r4.jpg

c. 宋神宗皇后

BjW3AItknTUnWAlUlNI1PZwxfz92ABPalc8vUs4A.jpg

d. 宋徽宗皇后

iy2YMKg5lsm7hTxozzTVk1NpiCnqzmhnuzaRzkkq.jpg

e.宋高宗皇后

fwxPTAOH9BT12I5gEVRfoetiTWC7QV8lVz9W9dqH.jpg

​f. 宋宁宗皇后

图 2  宋代皇后像

二、宋代花钿首饰在婚嫁文化中的应用

宋代伴随着城市商品经济和市民阶级的兴起,婚嫁礼俗也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金银饰品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古人将用来插定发髻的工具叫做“笄”,又称“簪”,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首”饰。由花钿制成的首饰大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金花状,背部有细杆,如同簪钗,可直接插入发中;另一种就是背部无支撑,在花钿上留有缝隙孔状,用时与其他簪钗发饰贯穿固定在发髻上,制成花冠[6]。其式样有花草凤蝶、佛道神仙、禽鸟瑞兽、吉祥文字等。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凡娶媳妇,定要先相媳妇。相中便用钗子插入女子的发髻中,谓之“插钗”。如果是已定亲的女子还要在发髻上缠五彩缨线,以示待嫁。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女子无论尊卑贵贱,嫁则必笄,这小小的钿簪如同古代婚礼法制中最不可忽视的一条,也是古代女性嫁妆里必不可少的一件。《太仓睇米集》中也有词曰:“头戴银冠相媚好,银冠犹是嫁时妆。”[7]戴冠习俗也由此开始被女性公认为一种美。在《梦梁录》卷二十“嫁娶”中有记载说明:宋代富贵人家的定亲之礼为珠翠、首饰、衣裙及缎匹、茶、饼等物;聘礼则是金钗、金鋜、金帔坠,称为“三金”。且根据家境情况也可由银镀金代之。宋代婚嫁聘礼以首饰为主的内容与其他朝代都有所不同,是其他朝代所未见也未达到的新形式:宋代女性对于婚嫁首饰的注重程度也远超人们的想象。于是,“凤冠霞帔”也成了后来女子出嫁时所向往的样子,以示荣耀。时至今日,金银首饰都是我国娶妻嫁女时所流行赠送的物品。金银首饰虽小,却能刺激当时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其婚俗文化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此时,花钿饰品所起到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装饰实用,而是更具有明确的地位等级之分,和借物移情之味。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8]。尽管这种美流行的时间很短暂,犹如昙花一现,但也是花钿在婚嫁文化中独具魅力的价值所在。

三、宋代花钿盛饰的精神寄托与文化意象

在一些故事传说里,簪钗首饰等一些物件也通常被用作定情之物,这也是古代女性移情审美的真实反映。在传统的“男尊女卑”的世界里,女性很少有机会能够独立自主地表达自身的意愿,她们一直以取悦的姿态迎合着男子们的喜好,又受到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她们大多数都足不出户,奉行着三纲五常,这不仅压抑了女性的权力和地位,也束缚了她们内心追求美好事物的自由。除了被要求在感情上忠贞于自己的丈夫以外,繁衍子嗣也是忠于纲常的重要性所在。笔者不禁想到,花钿盛饰的背后,是否也寄托了那一个个珠翠满头、艳妆夺目的妇人们的求福盼子之心呢?女性将美好的愿望都叠加在工艺繁复的花钿上,花钿成为一种打破现实和跨越时代的精神象征。也正是由于这种含蓄的表达,女性将自身对生活的憧憬都藏于心头,寄托在每一个巧妙的饰物中,她们相信物质能够承载精神上的这份深沉。古人的含蓄内敛与工匠的质朴聪慧完美地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手工艺制品达到极高的水平,发簪、珠钗的镶嵌、焊接、鎏金等繁杂精细的工艺都已十分成熟,精美无比。传统的带有社会性质的买卖活动大多数都以男性为主导,而唯独面饰及首饰等手工艺制品是可以由女性参与并独立完成的。这也是花钿艺术可以直接体现女性审美的根本原因。

透过不同文献的记载与描述,不难发现我国古代女性饰品的种类很多,花钿样式的风格多变,它们历经数个朝代,贯穿并揭示了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这种带有明确精神寄托和文化意象的产物凝结了中国古代女性的装饰智慧和审美情趣。正如贝尔所说的那样,艺术品种必定存在着某种特性,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有了它,任何艺术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也没有。“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9]。每件妆饰都可以被看作是纯艺术,而且在纯形式的背后潜伏着令人心醉的不可思议的意味,揭示着有无限可能的前景和创意衍生的边缘。女性的审美文化就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花钿妆饰已然寄托了中国古代女性对于美和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四、宋代花钿装饰的当代应用

花钿作为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和习俗,对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今,传统花钿装饰图案纹样在婚庆用品的包装设计中应用较多,如喜帖、伴手礼等。但中国现代婚俗文化受到西方的影响较大,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婚礼仪式在婚庆市场中所占比例依旧很小,盲目崇尚西方婚姻观念的现象尤为突出。现代设计师们一味地迎合市场而顺应西方的审美潮流,不利于传统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些设计甚至根本看不到传统的影子。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创新现代设计,增强人们的传统文化意识。严格说,两者都不是最好的传承之道,但中国人在思想上对于红妆文化的态度却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在接亲、迎亲、改口、敬茶等婚俗内容上,依旧表现得很传统;在婚庆用品的色调选择上,也一直以中国传统的红色为主。

随着现代婚庆服务的日渐丰富,人们对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传承也有了新的理解,定制化的理念也避免了因设计都趋于一致而造成审美疲劳,它既满足了现代人们追求个性时尚的心理,又符合当下快捷简便的需求。其带来的结果就是礼仪制度的弱化,这必然导致社会关系的慢慢简化。于是,人们更愿意选择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产品。花钿元素在传统婚俗文化中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寓意性,因此,将其应用到婚庆产品的设计和创新中,能够使人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看到设计艺术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人们需要从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吸取更多的创作元素来壮大艺术队伍。发掘传统艺术的精髓才是问题的关键。花钿活跃在不同文人画作和婚嫁礼制中,必有其独特之处。或许是绘画技艺的不同,也可能是装饰诉求的差异,但无论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小的花钿能一直兴盛在中国古代女子的装饰艺术和婚俗文化中,这必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倩.传统艺术中的花钿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2.

[2]李永祜.奁史选注:中国古代妇女生活大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748.

[3]李清照,撰.王仲闻,校注.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9.

[4]王珪.华阳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65.

[5]纪昌兰.宋代女性妆饰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65.

[6]杭海.妆匣遗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52.

[7]周紫芝.太仓睇米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11.

[8]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8.

[9]贝尔.艺术[M].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4.

图文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7年06期

作者:董孟雅(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