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LONG玩艺儿 | 常书鸿作品《姐妹俩》



8月1日,龙美术馆(西岸馆)第六展厅推出新展“衣裳:绘画里的20世纪中国服饰”,用四个章节“中式·革新”、“洋服·旗袍”、“集体·质朴”、“开放·融合”,呈现20世纪中国服装的样貌与发展,也反映艺术与社会生活、中西方时尚的相互影响。今天龙小编要聊聊本次展览的海报作品——常书鸿的《姐妹俩》。


“姐妹俩”实则为一人


常书鸿(中国,1904—1994) ,《姐妹俩》,布面油彩,164×130cm,1936年,龙美术馆提供


上面这件《姐妹俩》是常书鸿1936年创作,应该是艺术家在近10年的留法生涯中创作的最后一件重要作品。创作完《姐妹俩》后,常书鸿送去参展当年的法国国家春季沙龙展,并一举荣获银奖。沙龙展结束后,作品被法国一位藏家收购,作为家族的永久收藏,直到2018才将其拍卖,由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王薇夫妇收藏。



1936年4月30日法国报纸 Le Journal 晨间版第六页,刊登了常书鸿的参展作品《姐妹俩》。



此件作品中,常书鸿虚描绘了“姐妹”俩人穿着旗袍在客厅里阅读的场景,其中一人手持书籍、身着黑底白牡丹花旗袍坐在沙发上,另一人身着素色薄纱旗袍倚靠沙发,注视着阅读者。事实上,两姐妹形象都来自常书鸿的第一任妻子陈芝秀,虽画了两人,实则为一人,常书鸿创作了一个虚构的阅读场景。在常书鸿的近10年的留法生涯中,有不少以陈芝秀为模特的创作。


“衣裳:绘画里的20世纪中国服饰”展览现场,本次展览特别复刻了画作中的两件30年代的旗袍。摄影:洪晓乐


画面中“姐妹俩”所在的场景正是常书鸿夫妇当时在法国的住所,那里也是当时赴法留学生们经常光顾的聚会场所,“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就成立于常书鸿在法国的家中。



“姐妹俩”旗袍1:1复刻

为重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服饰特征,本次展览特别由 “庄容” 提供了10余套高定旗袍礼服,并 1:1 地复刻了姐妹俩穿着的旗袍,与常书鸿的画作同台展出。


黑白真丝花卉旗袍

制作时间:40小时

面料手绘时间:80小时

白色真丝薄纱旗袍

制作时间:45小时

图片均由“庄容”提供


左侧黑白真丝花卉旗袍,20世纪30年代的长款旗袍,面料是真丝材质。旗袍为及地长旗袍样式,整体风格修长合体,上身高立领直抵颚下继而至耳,上缀三道一字扣,用以美化脸型。下身高衩位及大腿中,衩边绲嵌蕾丝花边,十分精致。


右侧白色真丝薄纱旗袍,同为20世纪30年代的长款旗袍,面料为真丝乔其纱,质地半透明。旗袍为上中下西的中西合璧样式,上身为高立领短袖合身旗袍款式,袍身从颈部到臀部皆合体贴身。下身采用西式连衣裙款式,自臀围以下为无开衩长袍裙,袍长及地。内搭真丝衬裙,外虚内实,外长内短,时尚性感。


“庄容”艺术总监章亚华女士称:我们在复刻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有些是大家看得到的面料和材质,有些是看不到的工艺和结构。我们希望尽可能1:1地呈现出两件旗袍的原貌,为大家观赏画作提供更直观的实物观感,更好地解读常书鸿先生的作品。”



在法国屡获殊荣的常书鸿


常书鸿190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24至1925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6年回国。在近10年的法国留学生涯中,常书鸿成绩极为优异,经常荣获法国国家级别的各种奖项。


常书鸿善于运用西方绘画技巧,1931年以《流浪者之歌》参加里昂春季沙龙展,作品立即引起评审的注目。1932年,艺术家以《浴后著衣》参加里昂沙龙展,又以《G女士肖像》参加巴黎沙龙展,两件作品均获荣誉奖,使他得以安顿于法国巴黎,近一步在巴黎朱利安学院深造,向法国学院派画家布格罗的弟子──约翰•保罗•罗伦斯拜师学艺。



左为《G女士肖像》,右为《画家的家庭》,浙江省博物馆收藏,非本次展出作品。



1933年,作品《湖岸》获得沙龙银牌奖;1934年,《画家的家庭》获得法国政府官方收藏,妻子陈芝秀夫人的肖像画由里昂美术馆收藏;1935年里昂沙龙展,他以画作《卧坐的女子》参展,作品接著由里昂美术馆收藏。同年,女儿常沙娜的肖像由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收藏(今藏于吉美博物馆)。


1936年回国后,在接下来的40年里,常书鸿致力于保存和研究石窟的历史遗迹,赢得了国际上对敦煌研究领域的重视,并为自己赢得了“敦煌守护神”的称号。



以上两幅作品为常书鸿回国后创作,左为《重庆大轰炸》,布面油彩,79×63.8cm,1938-1942年;右为《静物·花》,布面油彩,91×65cm,1983年,均为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王薇夫妇收藏,非本次展出作品。




更多展览现场图



除常书鸿《姐妹俩》,本次展览还展出了40余件绘画作品、服饰与瓷器。呈现20世纪中国服装的样貌与发展,也反映艺术与社会生活、中西方时尚的相互影响。


19世纪中后期,开埠与洋务兴办使西方文化对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20世纪初,中式传统服饰发展更新的同时,中国社会生活与风尚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产生变化。西式服饰被视作追求新思想、新文化的外化符号;新中国成立后,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是整个社会共同遵循的时代精神。人们克勤克俭,各行各业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服饰的风格整体趋于简单朴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持续发展、追求卓越。









“衣裳:绘画里的20世纪中国服饰”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洪晓乐





                                                                                              交易担保                 龙美术馆                                                       点击小程序 了解热门展览                                        


为满足部分观众夜间观展的需求,

龙美术馆(西岸馆)特增设夜场

欢迎大家错峰参观。

因疫情防控要求,所有人需实名预约,

请进入龙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在对话框中输入“预约”获取详情。


作者:龙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