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艺术现场丨遮蔽之下的挣扎暗涌——李婷婷“白的底色”开幕

iO2ovDNVCGiQIYgxbAfi2lNVWIRC1BrGqHk9NXGn.jpg

JdXQDiPi5CMVBZ4saiXJpnC6BsBuYooVT7y0TbHW.jpg

开幕式现场

5月13日下午,大艺博新一期FREE计划个展——李婷婷“白的底色”于广州东湖路非空间正式开幕。来自天津的青年艺术家李婷婷,用“白”作为她独特的绘画语言,去探讨潜在的现实和生命形态。

伴着雨点打在路面的滴答声,青年艺术家李婷婷与冒雨前来的观众朋友们一道,迎来了她在国内首个展的启幕。

pannyqU2nXE1mP1uQycTtzupHA7NNTfwDfBI1RaC.jpg

开幕式现场

04ZWb5HgAzkkJ07bbG3EZoLh0PyziTqY0q4XQcdF.jpg

艺术家李婷婷在展览现场

毕业六年,李婷婷身上依然保持着一股与世无争的学生气,或许心中自有伊甸园,她比同龄人更加恬静从容。

从小就点亮了绘画技能的她,与普通小孩相比,仿佛多了一套语言系统,用于表达生活的快乐与幻想。在天津美术学院七年的本硕求学生涯,更是为她之后的独立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生时代,她心无旁骛,不断的试错、实验,在绘画中重新认识、了解自己。

“ 绘画有时候是要避免惯性,要不断的更新自己。但是没有清晰意识到自己的核心关怀时,这种打破是对自己的一种摧毁。所以后来我花了很长的时间不断的建立,梳理自己的创作,这是一个相当长的修炼自己的过程。” 这种自觉与对艺术纯然的专注一直延续至今,伴随她在创作之路上下求索。

1ceBjle0HFg8Kd7MA6L5LDKUY5YHinulFnzEOMUM.jpg

艺术家开幕致辞

AejVXs4H2ABUecfC1N6fNGYfyrY7Tvt6oAR1n0EI.jpg

2016年获“学院奖”的硕士毕业创作《无意介入》系列

ERxYYozIm75rouB9weGOkgQe8zd8WCHC4JWqxXAq.jpg

李婷婷  景观节律7  50×60cm  综合材料  2019

OOXoy7mhLTEooWbo0yKicAZmTCUvH4SiRGwlVEZO.jpg

2022年的《小山》因独特的视觉幽默而备受观众关注

这次个展,李婷婷通过26件油画、丙烯、综合材料作品,将自己2016年至今四个不同阶段的创作实践集中呈现:有2016硕士毕业那年获得 “ 学院奖 ” 的优秀毕业作品;有2018-2019川美驻留时期舍弃了叙事性图像,对于更直接的绘画语言的尝试;有2021疫情过后对日常事物的记录,对白色的色彩关系、形式语言、材料的试验;还有最近一年对“文字符号如何转化成绘画”的探索。

正是在对自我不断的打破和重建中,一些关乎创作核心的线索越来越清晰的显现——

李婷婷的创作其实一直以来都对生命形态有一个核心的关注。或许是天性中的敏感,她对一些社会现象,个体的生命形态,总是能感同身受,常常被一些很小众,易忽略的东西触动。在她看来,日常生活里看似丰富的事物往往很虚无,而有些不可视的或者习以为常的忽略与无视,反而蕴涵着丰富的暗能量。

Fqn6CdgTLP23diSJH90YhzLN6vOrX7VGcsMmFSgL.jpg

李婷婷  痕迹  100×160cm  布面油画  2021

JAdI4GjuwdDPx7UamQwLMijYt3tz6secZfMHx283.jpg

李婷婷  2021-2022  90×120cm  综合材料  2021-2022

李婷婷坦言,从自我的主观感受到种种社会现象,她越来越感觉到五彩斑斓背后的苍白,遮蔽之下的挣扎、暗涌之力。这可能是生命形态底色共性的部分,构成了当下的 “ 活着 ”。以至于 “ 伤害 ” “ 破坏 ” 成为了她最为关注的一种敏感。“ 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我深入的不是情绪感性的部分,而是想客观地探讨一些现实表象的内核以及成因。”

ULHdcuXFzuYto9SEz1HFVYd3buchVIafy1acdEvH.jpg

观展现场

在李婷婷的创作实践中,一种混沌的颜色渐渐成为其绘画构成的主角——白。

这也是许多观众对此次个展最直观的第一印象,深深浅浅的白,层层叠叠的白,正如个展的主题「白的底色」一样,白,成为了李婷婷近年创作的底色。

于李婷婷而言,白并不是一种颜色,而是一种生命状态的形式。它不是二维上的意义,不是一种空无,它是三维的,是一种生命底色的暗涌,是存在流变刻下的印痕。“ 我对白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净的,而是浑浊的,是时间撕扯着生命的隐隐作痛,是繁杂过滤后的平静。它从来不是一尘不染的。”

iNXbkd3mD9kzr7gW8jOCw6Pj3VwkoxCCCzcDQxbU.jpg

IYxPcHXOSRIP2eSRcW5omjKMXtaO0VbH9dAZJHjY.jpg

LBHSnnudqkwjj4cmSqxXBAzYEg6u2H2o0qhyZNwF.jpg

艺术家为观众进行全程导览

每位走近作品观察的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在浑浊的白色的遮蔽之下,有着许多丰富又莫名的色彩、肌理与印迹,视力无法触及却涌动着对生命过往的想象。李婷婷正是将“白色”化为一种联想的空间,去探讨潜在的现实和生命形态。

虽然以白为主,但现场的作品也并非没有其他颜色的存在,与那些被白色遮蔽的未知颜色相比,黑与鲜红,便成了稀有但触目的存在。

李婷婷在现场分享,作品中的三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生命形态:白色是一种遮蔽的状态,带有一点侵略性;红色是生命力的象征,因为有痛感生命才是鲜活的;黑色则是一种开放、包容,和白是相反的状态。

无论创作面貌如何变化,在李婷婷心中,排在创作首位的始终是 “ 理性的温度 ”,她认为:“ 创作首先是感性的,是肉身经验的,如果精神、感受都体会不到现实的温度,用流行的概念、纯知识性去创作,那我觉得科技已经做的非常好了。”

PylHbobaYt5OIXCUDWgaOLym8ym4ZKuPIDyn7l50.jpg

李婷婷  以1cm为单位量出一个迷糊的爱  100×100cm  布面丙烯  2022

在所有参展作品中,对李婷婷来说既是最新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作品,莫过于今年的作品《以1cm为单位量出一个迷糊的爱》,它和2021年的《条件》一起,成为她关于“文字符号如何转化成绘画”这一新的创作线索的展开。

两件作品结合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福贴“囍”、“福”的形式,消解掉了红色的喜庆,祥和。字本身又结合观念性的表达进行了解构的处理。

《以1cm为单位衡量出模糊的爱》画面中心是一个“爱”字,《条件》画面中心是“囍”字,李婷婷在导览中说,“ 这两个字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婚姻关系或亲近的关系中,是一种有温度的存在,若是用各种毫无温度的现实条件来衡量,匹配,会模糊掉一些东西,最后变成作品呈现的样子。作品的创作过程,正是现实对理想的消解。”

“ 我觉得文字本身是有一种力量的,一字多义,当一个字失去语境时,它呈现出的又是什么。有些字本身的意义是否与当下现实生活中表现的如此这般和谐,对应。”

rldr6p8Yh74YTuMSKMJRwXQ718vJm4yxG7NhVKtJ.jpg

李婷婷  小山2  100×120cm  布面油画  2022

nMuoX37Vv3CV3QqnZ5PuDax9UPzs6fviFjRWnkCp.jpg

李婷婷  条件  85×85cm  综合材料  2021

除了抽象的观念性的作品,现场也不乏对日常事物的记录,如《小山》、《大鸟与小鸟》、《瓶子》、《苹果》……化繁为简大巧不工的表现手法,让这些事物呈现出别样的笨拙与趣味。

李婷婷为现场观众进行了一次全程艺术导览,带着大家边走边说,分享2016年至今不同阶段的生命体验与所思所得,以及不同作品背后的故事——

对于一位处于探索期的年轻创作者而言,李婷婷此次个展并非一次简单的阶段性总结,而更像是对自我创作梳理后,明晰了未来的方向的一个全新启程。

关于未来,她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是多元的,不局限在一种思维认知和媒介认知里。她随时准备好失败,向自己未涉足的地方前行。

Je0MpRbLSUtlLoaZGqKwW6nr1oaMohtnxvg8uu7T.jpg

展览现场

本期展览将在东湖路非空间免费公众开放至6月2日,欢迎喜欢艺术的你随时莅临观展!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