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关小:编织世界的方式,每一个入口都可以不同

2015-03-22 00:00

  刚从纽约“新美术馆三年展”回来,关小就马不停蹄地奔走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讲座、里昂双年展的筹备以及新作品制作之间。从2013年初的第一次个展到现在,关小凭借对影像语言的独特把握已然成了当下炙手可热的年轻艺术家

  《David》片段,三频高清数码录像,4分43秒,2013年(版权为艺术家所有)

  刚从纽约“新美术馆三年展”回来,关小就马不停蹄地奔走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讲座、里昂双年展的筹备以及新作品制作之间。从2013年初的第一次个展到现在,关小凭借对影像语言的独特把握已然成了当下炙手可热的年轻艺术家。

  关小的作品无关内在的个人体验及情感表达,而是人与外在世界的关联。三屏录像是关小在录像创作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三个不同画面间的联系及其衍生出的意味能够有千万种可能。其代表作《认知的形状》的标题就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关小的兴趣点:不在于关注事物的本质或其产生的意义,而在于关注本身——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这使得她的作品呈现出广阔的视野,文明的进程、词汇、对图像的观看……都可以成为她的研究素材。

  《认知的形状》,2013年,3屏高清数码录像,8’12”

  Q:装置和录像是你创作的两种主要媒介,你刚刚参加了纽约“新美术馆三年展”,并展出了一件装置作品《纪录片:地心穿刺》,这件作品在你的创作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A:这件装置创作于2012年,当时我也正在构思在魔金石空间的第一次个展“幸存者的狩猎”,所以在那个时间段我思考了很多。我对世界的观点和体验的出发点,都是来源于观看,但我们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如何把握看和被看的关系,如何通过视听来体会到更多的信息,是我的兴趣点所在。我从《纪录片:地心穿刺》开始有了自己的雕塑语言,在这之前的作品还是在尝试和寻找,而这件作品为我今后的创作给予了肯定。

  Q:装置和录像对你来说是否存在孰轻孰重的区别?能否把装置是以一种静止的方式在谈你的录像所谈的问题?

  A:轻重的区别肯定是没有,只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把装置看做录像的注解,这么说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只有在《纪录片:地心穿刺》里能看出这种端倪,它与录像作品存在思路上的相似性,但我其他的装置作品与录像作品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也仅是在个人趣味、审美上相通的地方。

  参加本届纽约新美术馆三年展的《纪录片:地心穿刺》,2012年,装置,综合材料,230 x280 x210 cm每件

  Q:《认知的形状》是你的第一次个展“幸存者的狩猎”的主要作品,也是你第一次使用三屏录像的方式创作,在这件作品中,图像是你的研究重点吗?

  A:这件作品可以说是我的代表作,但我的作品跟图像、历史、时间其实都没什么关系。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想发现尽可能多的编织方式来形成我对世界的理解。我更感兴趣的还是关于实践的方法,即如何去用一个东西,探讨不同的可能性,这在方法论的层面有效。我在不同作品中探讨的主题,不论关于历史或文化,都是为了体现某种编织方式的材料,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我没有刻意去发掘或寻找什么,如果有,也仅是对我自己的研究。

  《认知的形状》展示效果,3屏高清数码录像,8分12秒,2013年

  Q:这种“不刻意探求”的创作,是否可以少遇到一些困境?

  A:任何的创作工作方式到了一定时候都会有它自己的困境,但目前而言,我还没遇到比较具体问题。我觉得对艺术家来说,寻求某个答案是不现实的,也不相信可以通过做艺术来探求真理,真理已经在那了,不值得你去探求,你只需要去感知。做艺术的关键点对我来说有三个:第一,你是否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体验;第二,是否认真追问过这个体验的根源;第三,你需要仔细考究,以什么样的媒介和技法来将这种体验进行有效的传达。我觉得艺术虽然无法用逻辑推演的方式来达到所谓的准确,但艺术仍需要考虑传达——艺术尽管很抽象,但还是可以被具体实践出来的。

  《大卫》截屏,2013年,三频高清数码录像,4’43”

  Q:能具体地谈谈,在你的作品中,你是如何使这种传达生效的?

  A:我还是比较擅长用组合的方式来传达我的意图,倒并不是说只有我一个人用三屏录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媒介,对我来说,每一组三屏画面都在表达同一个事情、是有很确实的关系的。《认知的形状》对我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作品,它体现了很多我感兴趣的方式和主题。随着日后工作的不断进行,在我的每个录像里都有很不一样切入点,可以是文化、图像,也可以是别的,这些切入点都是我的兴趣点所在。比如在最新的录像《Action》中,我把这个切入点设置成了“节奏”。我永远在寻找更有效的转换方法。

  《大卫》展示效果,三频高清数码录像,4分43秒,2013年

  Q:对网络视频素材的挪用和并置是你常用的手法,你通常是先有构思,再去找素材,还是在大量浏览素材的过程中积累判断?能否就此谈谈你具体的创作方法?

  A:在工作过程里,这都有可能发生,但在我展开工作之前,一定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大方向和意图。这些意图在我脑中一直存在,只不过有的时候无法对它们进行清晰地指认和判断,而在具体的过程中,某些素材中重复出现的点也许会触发契机。

  “幸存者的狩猎”展览作品《图谱》,黑白数码微喷,130 x 90cm,2013年

  Q:最近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A:今年会参加里昂双年展,9月份也会有新的个展,将会带来一组新的录像作品。

  (本文图片及视频版权为艺术家和魔金石空间所有)

  影像之选

  TANC在2015年全新开辟的“影像之选”栏目,精选那些在数字化前沿进行探索的创新艺术作品带给读者。在这里你将看到最新的优秀影像作品,与艺术家进行互动和对话,看到即将到来的未来,看到新的想象和无尽的可能性。TANC“影像之选”已经推荐过的年轻影像艺术家包括:

  余政达:娱乐圈?生意场?艺术界!

  回复“影像之选1”,阅读余政达访谈

  姚清妹:她是“姚教授”

  回复“影像之选2”,阅读姚清妹访谈

  林科:电脑是我的工作室

  回复“影像之选3”,阅读林科访谈

  aaajiao:虚拟与现实之间没有界限

  回复“影像之选4”,阅读aaajiao访谈

  吴超:发掘日常生活的诗意

  回复“影像之选5”,阅读吴超访谈

  李燎:以艺术的名义干涉生活

  回复“影像之选6”,阅读李燎访谈

来源:艺术新闻中文版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