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绿松石玉古文化“历史溯源”

2016-03-18 11:08

  2002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发现了由2000余块形态各异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这一发现表明,中国最古老玉石之一的绿松石在史前玉文化中也是重要的礼器玉石之一,只是没有软玉类礼器那样常见。

  中国绿松石在古代仅知产于河南、湖北、陕西3省交界的东秦岭山区。由河南淅川、湖北郧西至陕西白河流域近东西向绵延400多km,在古代大体上属于襄阳群地域,元朝时称此地产出的绿松石为“襄阳甸子”(又称为“碧甸子”“靛子”),以此区别于来自中亚波斯地区(古伊朗)的绿松石(元朝时称为“回回甸子”或“波斯甸子”)。

  我国“绿松石”一词最早见于《清会考图典》,书中有“月坛用绿松石”一语。章鸿钊在《石雅》中解释其为:“此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为名。”章鸿钊在同书中对“青琅”这一古玉名称考证时认为,古籍中的“青琅”可能有3种涵义:1.绿青(似为孔雀石);2.绿松石;3.珊瑚。王嘉荫在“本草纲目的矿物史料”一文中说,青琅似属绿松石之类。因此,绿松石在远古时代可能被称为“青琅”或“琅”。《山海经》中西山经下有“槐江之山,其上多琅”。《尔雅·释地》中称:“西北之美者有昆仑山之琳琅焉”(释义:“琳,美玉名;琅,状似珠也”)。清·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引《禹贡正义》曰:“琅,石而似珠者”,表明琅是一种玉石,外形似珠。

  根据绿松石的颜色和结核状产出特征,从上述所引文献可以认为,青琅和琅应是绿松石的古代名称,它准确地表明了绿松石的颜色,在古代是似玉之石、可与美玉(琳)并立的玉石。尤其是“玉之生而圆者”,形象地描述了结核状绿松石的形态。青琅(琅)※襄阳甸子(碧甸子)※绿松石,是这一古老玉石的中国名称的历史演变。早在新石器时代,绿松石与软玉、玛瑙等玉石均作为美身的饰品。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新石器时代的史前玉器中,绿松石多呈珠、管、坠、小圆环等形状,主要作为珠饰、串饰、耳饰、腕饰、佩饰等,也见有鸮形绿松石饰品和绿松石片组成的嵌饰。

  仅史前文化出土玉器的资料显示,其地域分布已广达今天的15个省、区。从时间上看,最古老的绿松石饰品来自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已有6500~4400a。由考古发掘材料可见,绿松石玉器形制较小,单个珠、管长仅1~3cm,这与我国所产结核状绿松石的个体较小有关。古人有“玉无瑕”的审美观,加工时常有意选择“色匀质纯”的绿松石原料。因此,绿松石玉器形体偏小者居多。《说文通训定声》一书中解释“”时条引“汉代贾谊的新书曰:佩玉有珠,似纳其间”,这充分说明,延至汉朝,绿松石主要加工成珠、管、片等小型玉饰,并因其具有蓝色、绿色的鲜艳色彩,一般作为珠串玉饰中的对比色使用;单独使用时,绿松石则主要作为耳饰和坠饰。

  新石器时代,少数遗址中出土的玉器有动物造型的绿松石玉雕品,如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中的鸮形绿松石饰件、江西清江筑卫城遗址中的绿松石刀(小型)以及宁夏海原县新石器时代墓地中出土的圆饼形黑色粘合剂上镶嵌的绿松石缀饰等,这些是否为礼器类玉器至今还不清楚。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发现绿松石玉器最多的地方,也是绿松石作为礼器的为数不多的出土地点,如绿松石饕餮眼、镶嵌绿松石铜牌和镶嵌绿松石大型玉龙。江苏吴县春秋吴国玉器窑藏中也出土有绿松石、觿、等。绿松石礼器少见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块料的绿松石稀少。在少数墓葬中还出现有绿松石贝,由于绿松石贝出土极少见,是否曾作为货币流通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考古发掘的绿松石玉器除台湾、海南、西藏、新疆、黑龙江、福建等少数地区尚无相关报道外,曾出现于24个省(市)、区,几乎遍及中华大地。据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24个省、区的墓葬中,有233处出土过绿松石玉器,且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湖北等省出现频率最高,并呈向外扩散分布的趋势。在匈奴西南等地区墓葬中也出现了绿松石玉器,甚至在云南呈贡天子庙滇墓中有数以万计的绿松石珠,说明绿松石玉器逐渐由中原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扩展,直至成为少数民族喜爱的玉器。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