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清明福利!国立故宫博物院展出8幅《清明上河图》

2016-04-01 14:46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由画院陈枚、孙祜、金昆、戴洪及程志道5位画家合作,足以媲美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故宫提供)

  (来源:中国时报)

  4月正值清明,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清明上河图特展’,一口气展出8幅《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宋代风俗画鉅作,历代画家从不同视角加以仿效、复制,流传至今约莫百余卷,形成‘清明上河学’,典藏在各大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手中,凸显《清明上河图》的惊人魅力。

  故宫副院长何传馨表示,故宫院藏的8幅相关画作,可区分为张择端(活动于12世纪前期)、仇英(15至16世纪)和《清院本清明上河图》3类。前两种在结构与内容上,主要参照张择端版本,虽是摹本或偽托之作,都添入新的城市风情与时代风格,创造出不同于宋本的新面貌。

  都城繁景 鉅细靡遗

  《清明上河图》原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原画长卷超过500公分,描绘北宋都城开封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写实手法描绘人物800多人,牲畜60多头,楼宇30多间,鉅细靡遗令人讚嘆,被誉为中国‘神品级’传世画作。

  这次在故宫展出的包括传宋张择端的《清明易简图》,‘清明易简图’语出《易经。繫辞》当中的‘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即‘平易简单’之意,作者希望透过画面让观者对都城繁华一目了然。

  重彩设色 风格瑰丽

  而传明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有多处与其它版本不同,像是戏台演戏、射柳、杂耍特技、走索及校阅等,此外,对金明池竞渡的描写细腻,不惟楼阁华美,龙池抢标、舞蹈游艺等活动场面更是热闹非凡,而重彩设色也是别的作品所没有的,大量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藤黄、胡粉及紫色等顏料,呈现瑰丽风格,推断出自明代‘苏州片’画家对仇英风格的刻意追摹。

  ‘苏州片’指的是明代中叶至清初年间,江苏省苏州山塘画店所制作的偽本书画,主要仿制宋代赵伯驹和明代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人的山水、人物画。

  透视建筑 韵味清雅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是由清宫画院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及程志道5人合作完成,长1152公分,集各家所长,建筑依据透视原理,还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堪称18世纪城市风貌的缩影。乾隆时期宫廷画家沈源的《清明上河图》构图与场景安排,几与清院本相差无几,只有细节增减和清新雅淡的韵味之差异。

来源:新浪收藏中国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