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博物馆进校园:让文物“活”起来

2018-10-31 21:45

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抓起陶泥,反复地揉捏,不一会儿,一件件颇具古老气息的陶罐、陶碗被创作出来。 
“捏完之后可以放置两天自然风干定型,也可以经过烘烤定型。”初一学生李佳坤一边忙着收拾手上的陶泥一边说,自己喜欢动手实践,尤其是亲自动手制作陶器。 
  这是在位于哈尔滨市第六十中学的黑龙江省博物馆微型分馆中的一幕。29日,这一微型分馆正式揭牌,“莺歌岭遗址专题展”也一同展出。 
   在微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件出土于莺歌岭遗址的文物:陶片、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斧、石磨棒、骨器…… 
学生不用走出校园,就可以与这些远古器物近距离接触,学生们还可以在馆内观看介绍莺歌岭遗址的视频短片、动手制作陶器等。 
  学生李浩正盯着一件件磨制石器,不时翻看手中关于石器知识的课外书。“我对历史很感兴趣,家里有几十本专业书籍。”李浩告诉记者,他一直没有机会去博物馆看远古石器,这次居然在学校圆梦了。 
哈尔滨市第六十中学德育主任潘继铭说:“这种形式的博物馆更易于被孩子们接受,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直观地了解我们的古老历史,对我们做好德育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据悉,黑龙江省博物馆有60余万件藏品,文物资源丰富,近年来博物馆与教育部门合作,在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系列微型博物馆。近期黑龙江省博物馆还与当地两家教育单位达成协议,将分别创建以自然环境、渔猎文明为主题的微型博物馆。 
“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优势,让文物走进校园,目的是打破现有博物馆的场地限制,使文物‘活’起来,对于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意识都有帮助。”黑龙江省博物馆馆长王军告诉记者,在校园建立微型博物馆,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老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对文物的保护与利用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