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深耕科学与艺术交流互鉴新模式:“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开幕

2021-12-12 18:20

在4x5米的封闭式空间里,在紫光灯的照射下,中间摆放一个展示台,上面分别放有两组22个培养 皿,一组培养皿里用荧光蛋白培养出的22个希伯来语字母,另一组培养皿里用荧光蛋白培养出22 染色体的形状。把这两种并排对应的关系转换到四周的墙上,融入了联想,无数的染色体排列成像人流一样的队列朝着一个方向行走,绕墙一周,似乎像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犹太人迈着碎步走向黑暗一样。同时,空间内四周墙上散乱地用希伯来文写着一些关键词和犹太符号,如染色体、犹太文 明、奥斯维辛,世界大战等。

F2Rk3TCxiRH90dLMYLAK8Zz5lQiCpqrypi4qEEa5.jpg

kJVemGlTKr7IjkjtRFLmgG74tUj5MMjJaooji8Ib.jpg

《基因重构序列1号》综合材料装置,荧光材料、玻璃、宣纸、墨、紫光灯与木平台 尺寸可变,2019

这是艺术家杨千在“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中的参展作品《基因重构序列1号》,作品采用“基因”创作,看起来充满了科幻色彩,艺术家杨千讲到:“染色体承载的DNA是生命的基因,也可以说是生命的源泉。关于22对常染色体,著名学者撒迦利 亚-西琴(美)在《宇宙密码》一书中作了惊人的论述,他发现了希伯来语的22个字母跟22个常染 色体的神秘关系,从其字母的书写和形状来比较都有种种关联。希伯来语是人类最古老的字母文字 ,可谓是文明的基因。在我的作品中,把象征生命的基因22对染色体和象征文明基因的22个希伯 来语的字母,采用对应、综合、重构等艺术形式以探讨生命、文明以及历史秘码的意义并给我们当 今社会提供种种思考。”

PthLhR6kbYniY6NbzlsRvPTXGBSulWiWQ7kWgksQ.jpeg

展览现场

2021 年 11 月 16 日下午,“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Lab展厅和昆泰·嘉瑞文化中心正式开幕,展期跨度为2个月。继2019年“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成功举办之后,由未来论坛与锡纯基金会再度联合出品的“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继续深耕科学与艺术交流互鉴的新模式,开辟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新篇章。

展览汇集由冯小明、高峰、林本坚、卢煜明、马大为、潘建伟、彭实戈、山世光、苏萌、王皓毅、王贻芳、许晨阳、薛其坤、周其林等14位科学家(包括10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和4位青年科学家)与诺敏·博尔德(Nomin Bold)、陈文令、范勃、费俊、李晖、刘大珩、刘可、苗颖、缪晓春、孙原、苏永健、u2p050、王度、薛雷、杨千、展望、张一帆等17位(组)著名艺术家携手创作的23组艺术作品,囊括了雕塑、装置、媒体影像等多种呈现方式,从人类认知的边界,科学与艺术协同创新的角度,共同思考如何“走出人类世”。

lifzlXPEK5ql494IiMIZfexWrBgYPS7d56TyVJwn.jpeg

MnysPDubMzLRWgaUFtd8LY2olMjcgGwOlKpbnpO1.jpeg

展览现场

“科学家、艺术家以不同方式发出‘走出人类世’的呼声,呼吁人们反思全球生态失衡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重估并重构人类在地球生命史与地表生物圈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 开幕式上,策展人顾振清表示,此次展览旨在结合现实与社会语境思考科学的艺术呈现,“他们在彼此的跨界交流中发生的催化剂效应,势将催生更多的思想实验、认知破局,从而在知识生产的更高维度上产生聚变效应。这种‘走出人类世’的携手努力,不啻为当代艺术找到一种逃逸消费主义景观社会的精神出口,也为‘后人文主义’未来空间探索一条全新的思想进路。”

RWeUh3RmsAWTNiXOMB0w5IeHaQyJ4KBCq6UEpJHj.jpeg

qK4DrpGhBhIe7wCkmwVIrWepuA8ijoIyrV72qtKD.jpeg

展览现场

艺术家杨千此次展览还有另外一件参展作品《生命之河》,由放大的细胞及多媒体的影像投射构成了一条类似浩瀚的大河。当观众走到投射面上时便与她产生了互动,既分离挤压又聚合交互、共生共存。她像生命之河一样源远流长,跟我们生生相关,息息相照,特别是在如今高度发展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更需要一个绿色环保的自然与高度发展的文明共生共存。这是值得我们共同深思的。

0l60nutEb5YfZIvMY6sMyONsUj20Fz8XOtUDe2ro.jpg

Jr95p1fzLPAoKWq9zXINuisGGxqWZlKLc1nZUlBw.jpg

《生命之河》 影像多媒体互动装置 可变尺寸 2021

由艺术家苏永健、刘大珩创作的作品《肉身映像》也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展览现场艺术家苏永健还进行了表演,对于他来说,生物技术和计算机的共塑使人类迈进了全新的进化阶段,我们终将迎来一个由生物改造带来的生死界限模糊的境地;由技术种植带来的人机边界混淆的境地;由现实身份与虚拟身份共生带来的身体主体性不明确和感知缺失的境地。

zEAQXaeVMGw27V8ynVYbP2nW4i8VitpEjzJ7M4V1.jpg

王皓毅+苏永健、刘大珩《肉身映像》,影像装置+表演,2021年

这件作品由人造机体装置和传感器套装组成,在展演现场,穿戴者身体运动、情绪和生理反应的细微变化经由传感器模块进行精准感知,进而触发装置及整个空间场域反馈带有肉身意象的机械动态、声音和影像予以回应。此刻,人造机体装置、空间环境与人类肉身之间达成了某种感知共振,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既作为肉身感知维度的延伸介质,也成为了反观自我身体的映像。

消散具身的技术在作品中被转化为重塑身体感知的媒介,以此对后人类语境下身体他治(dependented body)与离身性(disembodiment)的局面进行博弈和试问:技术是否有可能将人类濒临缺失的物性身体和肉身体验重新返还并再度唤醒?

对话

杨千:做任何事都离不开想象力和创造力

tpzFYp5vy60Mskg9f5TBUbw4pACPOpYpB6YOHBYR.JPG

杨千

记者:您此次的参展作品是《基因重构序列1号》 《生命之河》,首先谈谈《基因重构序列1号》这件作品,创作的过程是怎样的?

杨千:卢煜明是著名的生命科学家,他从孕妇的一滴血中便可以筛查出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症,比穿刺诊断的时间提前了5-6个月。这个发现是非常伟大的。

我一直对染色体和DNA序列很感兴趣,所以就选择了与卢煜明教授合作作品。为此我专程去了香港中文大学拜访卢煜明教授并向他请教有关DNA方面的问题。我的作品《基因重构序列》就是在与生命科学家卢煜明讨论后产生的想法。刚开始我也没有想到要用染色体的形状来做作品,后来在读了《地球编年史-宇宙密码》这本书后才慢慢聚焦在最后作品这个样子的。

在我的作品中,展示了用荧光材料画在培养皿上的22对常染色体与22个希伯来文字母在双螺旋结构中的景观;并在四周墙上展示了拟人化的染色体及其所指。染色体是生命的基因,希伯来文是人类文明的基因。美国近东古文明研究学者撒迦利亚·西琴(Zecharia Sitchin)在他写的《地球编年史-宇宙密码》里也谈到过希伯来语的字母与染色体的关系——从外形和内在意义上,都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关联。他认为这有可能存在着宇宙的密码。

Wt5rNx9uSraCeXTB1ugcPI4KqEE1j2c3PDrPP2TP.jpg

gWDaisvdk2JlfNaXAtLPnwCUNfNXrXbLEG3vhpi8.jpg

艺术家杨千与科学家卢煜明交流

记者:采用“基因”创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杨千:我感觉特别兴奋,因为像DNA,染色体和双螺旋结构等等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当我进入这个新世界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受到了很多启发,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我总是在面对一个自己陌生的领域时非常兴奋。

记者:作品想要传达的观念或者探讨的问题是什么?

杨千:我试图在这件作品里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对文明的敬仰并暗示了在历史上战争对生命及文明的摧毁,当今社会要有反省,不能重踏复辙。

记者:此外《生命之河》是一件互动性很强的作品,运用到了细胞这一媒介,这件作品的创作您是如何思考的?

杨千:作品《生命之河》由放大的细胞及多媒体的影像投射构成了一条浩瀚的大河的景象,当观众走到投射地面上时便与她产生了互动,既分离挤压又聚合交互、共生共存。她像生命之河一样源远流长,与我们息息相关。而互动中观众能听到胎儿急促的心跳与电子数码的混合之声,似乎在鄙视如今高度发展的现代生活的急促,暗示我们更需要一个绿色环保的自然与高度发展的文明共生共存。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共同深思的。

记者:此次创作,您与和科学家卢煜明一起合作,和科学家合作的过程是怎样的?您与科学家之间的工作是如何分工的?

杨千:我向卢教授学习和了解有关基因的普通知识和他的科研项目,他给我在科学上的依据。而我要做的则是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观念,我们分工明确,配合有序。在看到作品的最终面貌时,卢煜明教授特别喜欢和认同,这是一次非常愉快而难忘的合作。

记者:作品的创作看起来需要很多生物学的知识,在创作中作品的难度是什么?

杨千:在生物学科里,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或细胞的活动,科学家们通常用荧光材料着色染色体或者细胞,这样在紫光显微镜下就能观察细胞或染色体的活动了,染色体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

记者:在合作过程中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杨千: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想象力和创造力。

记者:通过此次活动,对于科学和艺术是否有不同的理解?

杨千:学到了在人文学科里学不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给我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记者:参加此次活动,对您今后的创作会有怎样的影响?

杨千:未来的事都难以预料!可能会有些影响吧!其实,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都会对以后的自己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是时空太近了看不出来,只有久一点远一点就能看出来,因为那个轨迹就是在那里的。

苏永健&刘大珩: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关系如同映像般存在

Ysnnjh0h0dyjeGPFyazWk6qwcY1ujezXxsUKG1J3.jpg

刘大珩

1N97764hziESWqB77QfIpswKRn0kRvptI1o9NSmc.png

苏永健

记者:您此次的参展作品是《肉身映像》,能否谈谈这件作品创作的背景?

苏永健:作品最初的创作背景,是缘由于半年前我与大珩相识,二人对身体及生命感知的某种共有体会使我们有了一起合作的动机。有趣的是,我们两人的性情几乎极端反差,促就了彼此间充满矛盾和割裂,又颇具戏剧性的协作过程,而《肉身映像》恰恰是基于如此不平衡、不和解的对话中展开,其中,我们彼此间宛如对方的镜像,透过其间来进行自我反观,思维框架被颠覆、坍塌、重构,并获得了解放。这种由内而外迸发的创作状态,在我们看来极其富有能量和活性。借此次展览机缘,生物科学家王皓毅作为第三者介入其中,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将其视作二次创作的契机,为作品进一步深化的方向注入了全新的视角和开放的可能性。

记者:作品想要传达的观念或者探讨的问题是什么?

苏永健:技术和计算机的悄然侵入,致使我们正在共同面临一个身体主体性不明确和感知缺失的境地。在作品展演现场,我将以往不曾关注的自我身体中生理反应、情绪和姿态的细微变化通过传感器进行精准捕获,并将捕获数据与机体装置的动态和声音进行同步,试图建立人类肉身与人工机体之间具备某种感知交融的共振场域。此刻,机体装置在某种程度上既作为肉身感知维度的延伸,也宛如一面反观自我的镜子,或是映像。由此,趋于消散具身的技术在作品中被逆转为重塑身体感知的媒介,从而对后人类语境下身体他治与离身性的局面提出质疑和发问:技术是否有可能将人类濒临缺失的物性身体和肉身体验重新返还并再度唤醒?

记者:现场您还进行了表演,这部分是如何思考的?

刘大珩:我们的表演如同落地生花,每次表现的形式与意图都各不相同。本次表演聚焦于身体与空间场域的对话——我以身体为媒介,与空间、光影、机器、搭档苏永健、科学家王皓毅的声音和在场的观众先后建立对话和关联,而这种对话关系也同时预示《肉身映像》的二次创作将以和科学家持续对话的形式展开。

记者:作品是和科学家王皓毅一起合作,和科学家合作的过程是怎样的?您与科学家之间的工作是如何分工的?

苏永健:我们一致认为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合作绝不仅是单向借用了科学的技术,或是受科学家的启发,在展览上输出了艺术作品就意味着合作的完满。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太惯于将艺术作为主体,总想着科学家应该给艺术家提供些什么,却不常想过我们能给科学家赋予什么。对此,一方面我们将展览视作合作的开端,使合作与展览共时发生,将艺术家与科学家之间向来极少被披露的合作幕后及定期对话记录持续曝光于作品现场;二方面,我们始终力图以平行、互塑的姿态与科学家碰撞,换句话说,我们有必要将科学家视为与艺术家对等的角色。我们期待科学要素的介入再一次坍塌我们的思维体系,也期待我们对科学家的干预与本次合作的作品《肉身映像》的核心脉络一样,使科学家透过我们也来自我反观对生命的重新领会。

刘大珩:科学家与我们的关系如同映像般存在,从两者关系变成了三者关系。我们本次合作不仅仅只是专业层面上的简单互补,而是结合双方的个人经验,共享对艺术、科学、身体与生命的多元认知,渗入彼此思想的内部来进行深度交融。

记者:看介绍作品的很多东西是实时传输的,在创作中作品的难度是什么?

苏永健:通过实时传输建立起展演现场中机体装置与演员身体之间的交互,对于非工科背景的创作者来说,技术层面的问题十分具有挑战,其中需要反复的试验以考量传感器的有效性、反馈电机动态和声音的实现、机械结构的强度、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不得不深入技术的系统中苦苦钻研,才能使作品有效呈现。与此同时,在作品观念中,我又是怀持技术批判的立场来介入创作的,即以技术来重思技术——我所深陷的、被挑战的、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的技术桎梏,在艺术话语里转而成为了思辨技术的关键工具及作品观念的重要部分。

记者:在合作过程中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刘大珩:我们每一次与科学家的对话都是对未知的探索,这种不同思想之间的持续碰撞始终令我们兴奋不已,并不断为创作的发生过程注入鲜活、旺盛的生命力。

记者:通过此次活动,对于科学和艺术是否有不同的理解?

苏永健:以往我们总是惯以将科学与艺术二分讨论,简单地认为科学以理性占据主导,而艺术则偏向感性,抑或科学解释问题,艺术则提出问题。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当科学家与艺术家真正进入双方思想系统的内部去深入探究时,会发现科学与艺术之间亦存在高度的耦合性——它们共同致力于直面人类的问题和危机而探寻真理,进而推动人类知识边界的延展,在其中,科学与艺术的交织构建了客观辩证与主观想象的综合体。艺术的媒介、题材和观念既得以借科学注入养料,科学研究又时刻需要艺术想象力的启示,由此互补,才能一并促使人类认知进步的路途更具良性、人性和觉知。

记者:此次展览的主题叫做“走出人类世”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苏永健:在我看来,“走出人类世”既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也可视作一种力图跳出人类中心论、超脱二元僵化框架的视角和姿态。在本次展览中,将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深度联姻的实践也恰恰回应了“走出人类世”的核心立场,随着科学与艺术的边界不断互渗、冲击,促使我们重新研判作为人类发展推进剂的科学与艺术,将如何考量人类发展利益的价值尺度,以及转向生物圈中心主义的可能。

记者:参加此次活动,对您今后的创作会有怎样的影响?

苏永健:通过参与这次活动,一方面结合专业生物科学视角的融入,十分有助于个人思维架构的再次突围;二方面,我目前在读博士的研究方向恰恰与生物艺术相关,而穿插于展览中的创作实践对自身研究脉络的进展无疑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推动,为今后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能量。

刘大珩:本次活动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我将在后续的创作中使自己保持不断自我更新、勇于打破思维边界的状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