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高清!香港故宫特展名作解读 900件文物庆回归25周年

文|刘倩

《洛神赋图》、北宋米芾的《研山铭卷》、宋徽宗的《雪江归棹图卷》、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北宋定窑瓷名品孩儿枕……

900件文物全面展出,其中166件一级文物!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是送给香港回归25周年的一份大礼。

9315c9a972af039a7f99224dc724d62c.jpeg

西九文化区俯瞰景,左侧黄色建筑为香港故宫博物院,右侧灰色建筑为M+

在西九区文化西端海旁,这片延伸至海中40公顷的填海土地上,一座中国古代方鼎为设计灵感的巨型建筑,面朝大海,巍然矗立,与刚刚开馆不久的M+美术馆东西相对。

从此,维多利亚港畔又增加了一处新景观,这就是最新落成开馆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6月22日举行了开馆仪式,7月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从2016年故宫博物院与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到如今6年过去,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向社会交上的一份答卷。

3e1a810eca6e246bb7388deb5ac30e97.jpeg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来自:西九文化区官网

这座由香港知名的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文化博物馆,共设有九个展厅。谈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时,吴志华馆长介绍,香港故宫正门参考北京故宫太和广场的概念,设计了巨大广场,观众从穿过广场,就如走过故宫博物院的中轴线,非常有仪式感地进入带有门钉的朱红大门。观众通过安检之后,首层大厅的天花板则参考了紫禁城的琉璃瓦设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eg/202207/65dae16b201b0e74a46ea33959fbdd9a.jpeg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来自澎湃、央视新闻直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5beb7a30e9130c6e8447d5725310dd51.jpg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空间  图片来自:央视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67d3f6dbdf94591d5b65fb8c1eb66c2e.jpg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空间  图片来自:央视频

开馆首展是来自故宫博物院的900多件珍贵文物,早已布置完成,静候观众。

在开馆前的导览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介绍,开馆展共推出两场特别展览和七场专题展览,其中两场特展分别以宋元书画、马文化为主题。七场专题展览则涉及建筑、宫廷生活、陶瓷、清代帝后肖像、工艺、香港故宫首批馆藏、故宫文化再诠释等主题。


特别展览:“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

位于第8站厅的“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出的是35件唐宋时期书画经典之作,包括传顾恺之《洛神赋图》、传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传唐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帖卷》、北宋米芾《行书研山铭卷》 、北宋赵佶《雪江归棹图卷》《楷书夏日诗帖》、南宋李嵩《花篮图》等诸多名作。

因珍贵书画名作的展出要求,宋元书画展览部分展期共三个月,分三期,每隔一个月将会更换10张书画名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e6d67c11e95936330e72aca27a6c7e4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53b4d25a232b8502cad3810dae98bea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f231b4f0410b2b9540bc93810e0d2f7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b264273279015ecd726c0a6e469e00b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aad9d2032a082a12010bb50370df6ac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a5a4d27af107de4c5176f19e08e0635a.jpg

晋顾恺之(宋摹) 《洛神赋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

晋顾恺之(宋摹) 《洛神赋图》卷是根据三国曹植所写《洛神赋》而创作的故事画,借他喜欢的女子绘制出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目前所知现存六件,分别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这一件是宋摹本,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绘画的艺术特点。

画面分段描绘洛神赋的内容,构图连贯,主要人物在每一段反复出现,前段描绘了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瞬间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洛水女神飘飘而来,时隐时现。后段画洛神驾六龙云车离去,玉鸾、文鱼、鲸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张望,依依不舍,一种无奈离析之情显现画面。

画面设色浓艳,画法古拙,山石树木钩填无皴,

此卷原本传为顾恺之所作,但整卷无名无款,后有元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又有乾隆诗题,以及多位名家题跋。专家从画法、绢色等方面研究,认为画风仍有六朝遗韵,应为宋人摹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eg/202206/97a5347711575567fd6b4e05326ad4b0.jpeg

米芾《研山铭》 绢本手卷 行书 纵36厘米,横136厘米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研山铭》卷是米芾书法精品中的代表作,研山是一块山形砚台,此卷通过书法、绘画、题跋三部分详细描述,其中书法部分沉顿雄快,自由书写,不受法则约束,是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

《研山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三十九个字:“五色水,浮昆仑。潭在定,出黑云。挂龙怪,烁点痕。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第二部分为手绘研山图,用篆书提款:“宝晋斋研山图,不假雕饰,浑然天成”。在研山奇石图的各部位用隶书标明:“华盖峰”、“月岩”、“方坛”、“翠岚"、“玉笋”、“上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于其间”、“龙池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

第三部分为题跋部分,分别是米芾之子米友仁的行书题跋,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题跋,以及清代陈浩等名家的题跋部分。

《研山铭》的收藏也流传有序,曾经进入北宋、南宋宫廷。后来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清代雍正年间则被书画鉴赏家于腾收藏。及至近代流落日本,后来,令人慨叹,流落日本。2002年进入拍卖市场,后协商由国家优先购买,购买后交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abaef37a0dbf0482060664b17084b9a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255264fce10bb27dc2e92d95946bc94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e053fdfe152db7c82e303e25f963735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9a939fbc9866bd0e9a0256ab3d638886.jpg

宋徽宗赵佶《雪江归棹图》卷  绢本设色  纵30.3厘米,横190.8厘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1316681f06f712fed051efe880f1275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a9c93c67c237a752aa588e23f1c6e6c7.jpg

宋徽宗赵佶《雪江归棹图》局部

这是一幅描绘冬日雪景的山水画,画面起首描绘的是远山平缓,进入中段后山势逐渐连绵起伏,最后部分则又趋于平缓,整幅画面充满高低错落的节奏感。观看画面局部,呈现出墨笔细劲,笔法流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9d027686c15321ee0ce8ba714a15753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c95150aa66a94629e4ce08ee4400f86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24f952a0cb4b1a9eaff35d20fe3fc3a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5a5f9e34b752f4c7c5055928d750519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b81747aad4653f768837e84b9e30df1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85d9aa7195ad0df4415ab1f9b98591c1.jpg

南宋赵芾 《江山万里图》卷  纸本水墨  纵45.1厘米,横992.5厘米

江山万里题材是中国古今画家经常描绘的题材,南宋赵芾的《江山万里图》卷是此题材中一件风格独树一帜的佳作。画面气势磅礴,山水交错,山势险峻,水则时有平缓,时有惊涛卷起。

从图中的绘画技法不难看出,赵芾这件巨作,山石用笔囚遒劲,以墨笔勾勒与点染、勾皴,尤其是对水纹的描绘,堪称典范。拖尾上有明代钱维善、张宁、陆树声等人的题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bca8599b7c757e2f434d3bbfff8d4bd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7c33d45ba3c9c4dc74e148aaaa1f7fc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e5793a1764be040681233fd11cbbfa53.jpg

宋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绢本设色  纵55.6厘米,横323.2厘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0583ac16e81de7276f648317ccd42c7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3b710ae83a67e3c5d605ff825d32814c.jpg

宋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局部

​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为青绿设色绘画,画中有青山碧水、殿宇村舍,栈道、桥梁穿插其间,又有苍松翠柏,茂林修竹,移步换景,令人玩味不尽。山石用小斧劈皴法,再施以青绿重色;树木、建筑刻画细腻精谨,点景人物描绘细致入微。整幅作品布局宏大,细节丰富,色彩浓丽而不失清雅,刻画精细而不琐碎,带有宋代画院气派。


特别展览:“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

位于第九展厅的特别展览“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历代马文化艺术均有优秀作品,此展览展出了一百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马题材的文物,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等,理解马在历史、艺术、军事、政治上扮演的角色及蕴含的文化意义。此展览中展出元赵孟頫《人骑图》、《秋郊饮马图》,清郎世宁《郊原牧马图》《狮子玉》等名作。

db895f3a7a70179515cd27d544a484c7.jpg

6e369250f96bd637862d2ff05dec7324.jpg

元赵孟頫《人骑图》卷  纸本设色  纵30厘米,横52厘米

元赵孟頫《人骑图》卷,描绘的是一位戴官帽腰系玉带,身穿红袍的男子骑在马背上,男子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拿着鞭子,神态优雅自足。马身形健硕,左前蹄微起,在前行中。画面的人物形象和马均采用写实画法,都深受唐代画马图的影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92854f40b3332a984f79add3bda8e76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d460af44004f9a74177475ae4221cec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c6f3a49c006d89a325184145a9349f4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64cdd350cdc1445b5eddb6184c6f11ac.jpg

元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卷  绢本设色 纵23.6厘米,横59厘米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描绘的是清秋时节的郊外平原,林木萧疏,奚官牧马,描写生动而富有情趣,画面布局缜密,可以看出赵孟頫在绘画上取法唐人的笔迹,但是又不缺乏自家的笔意。赵孟頫将书法用笔施于绘画,马的线描圆润秀劲,古朴严谨,色不掩墨,全图色彩艳丽又有笔墨韵味,正是赵孟頫晚年鞍马画的典型风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eg/202207/77f9aec39e4724bb6484ebaf046697ad.jpeg

清郎世宁《郊原牧马图》  绢本设色 纵51.2厘米,横166厘米

郎世宁的《郊原牧马图》又称为《八骏图》,骏马图是郎世宁经常画的题材,画面描绘八匹骏马散放于郊外旷野,站立、躺卧、吃草、嬉戏,牧马者则在树下休憩。郎世宁用西方写实立体的方式对各种马匹的特点进行描绘,而画中的树木山石花草则呈现出中国画里的明暗变化特点,所以专家认为,画中背景有可能是中国画家补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7/6402b52116a62fae29f0aa2e56854b2c.png

郎世宁等《乾隆皇帝弋凫图》 绢本设色  纵258.6厘米,横171.8厘米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馆官网

《乾隆皇帝弋凫图》 描绘的是乾隆皇帝谕令宫廷画家绘制的巡狩题材系列作品之一,是一幅山水与人物、马匹的结合绘画,山水远山连绵,再静谧环境中,乾隆皇帝弯弓搭箭,一匹骏马拴在树上。据专家研究,此图中的乾隆皇帝和马匹为西方画法,应出自郞世宁之手,而画中的山水木石则用了皴擦点染法,应为宫廷画家所绘,此幅画以中西合璧的方式生动地再现了乾隆皇帝的狩猎生活一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7/ae13e8464bfa4e3c73f192be03fbcde6.png

郎世宁 《狮子玉》

展览还展出了郎世宁“十骏图”系列中的《狮子玉》,这幅画为水墨创作,画法采用了西方绘画的透视法,有光影的呈现和写实的记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7/97eaa073356c6c8dd256a5f17d0d16a1.png

唐三彩马人物佣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7/667ca7d698efda33dc587088beeecb11.png

唐红陶骑马狩猎俑

展览现场还展出了多件唐三彩、陶佣等文物。除了展出故宫的珍藏外,这以展览同时还展出了13件来自巴黎罗浮宫的珍藏,与故宫文物互鉴,开展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文明的交流。


七大专题展览:从建筑、陶瓷等多方面呈现故宫文化

此次开馆展中,七大专题展览则涉及建筑、宫廷生活、陶瓷、清代帝后肖像、工艺、香港故宫首批馆藏、故宫文化再诠释等主题,其中最受关注的则为“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

或许是因为故宫博物院所藏中国历代陶瓷品类蔚然大观,此次展览也是香港首次大规模展示故宫陶瓷,展出169件各个时期的陶瓷精品,其中66件国家一级文物,包括北宋定窑“孩儿枕”、明永乐“青花龙穿花纹扁壶”、清康熙“折胭脂紫地珐琅彩折技莲纹瓶”以及清雍正“十二色釉菊瓣盘”等,可谓是中国陶瓷史的缩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eg/202207/939c672ebbeaa188b1a972feb85861bf.jpeg

北宋定窑孩儿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eg/202207/4d996a1e2d4452b92b8e3b34067b2f83.jpeg

清雍正十二色釉菊瓣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7/7cd39c2da015fa256c9cfbc73e01aeea.png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7/27911ff87726403d197116c9a7a87ce1.png

紫红地珐琅彩折枝莲纹瓶

当中两个专题展览“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和“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分别以多门类文物介绍明清紫禁城以及清代宫廷生活。“龙颜凤姿:清代帝后肖像”“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分别聚焦清代帝后画像和工艺珍宝。

两个具香港特色的专题展览,展厅6的展览“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展出香港故宫首批馆藏的部份珍品,以及由香港其他重要文化机构借出的艺术收藏。展厅7的展览“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由六位本地多媒体与跨界艺术家以独到的视角,从全新角度诠释和演绎故宫文化和收藏。以上展览展示香港故宫在弘扬中华文化活力的同时,将其悠久的传统与充满活力的香港当代艺术联系起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7/dcfec1eeaaf3437664329d4107f1ec0c.png

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7/e2f9a8931b005feda09ca5610180df38.png

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

香港故宫:把中国文化链接世界观众

据吴志华馆长介绍,公共艺术教育将是香港故宫的工作重点之一,博物馆专门开辟出地下一层空间作为公教中心,包括演讲、活动和学习空间,并且教育中心不收门票。以供观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故宫文化。

“故宫文化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精华,希望香港故宫在开馆之后,能够通过展览、教育活动、研究、交流等方式,跟观众甚至是海外观众进行更多互动,把中国文化推出去,同时也希望把优秀的西方文化拉进来,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香港故宫希望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吴志华馆长说,香港故宫也要向北京故宫学习,北京故宫是一个非常具有国际视野的博物馆,而香港故宫也应该借力这种优势,同时借助自己的优势,把中国文化链接世界观众。

博物馆在各展厅共展出53个多媒体展览,透过影片、声音、互动装置等,重新诠释和演绎故宫文化,与展示的珍品对话,当中包括多部故宫博物院潜心研究的数码化项目。

作者:刘倩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龙凤佛艺术收藏

      👍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