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观察 | “大片”化的策展趋势下,艺术家获得了多少机会?

最近,电影“封神第一部”的上映,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和话题,值不值得看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作为一部现象级电影,炫酷的特效,精致的制作,将中国大片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将中国的电影工业甚至是文化工业推到了新的高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c685c104705a9bcd3831ac657b213e50.jpg

大资金、大场面、大明星,商品化、模块化、标准化,流水线组装。伴随而来的可能是极高的收益、名声和关注度。

随着这些年经济发展,国内精神需求市场也越来越大,文化产品在推出的时候,选择容易转化的潜在消费群体,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制定一个标准,按照标准去筛选符合要求的内容,最终成为一个产品推向市场,用资本的力量去推动,占领所有人的视线,这是当下主流的做法,也是最容易成功的做法。

当下,像“大片”一样的制作方式被艺术展览所借鉴,在北上广深的各大美术馆中,轮番上演着艺术“大片”,马蒂斯、梵高、达利……他们如同大片中的电影明星一样,是票房的保证。而为了匹配这些“明星”,他们出现的展览几乎都是大制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0e8a1c33e4d42383eb61341a2cc9f0f8.jpg

“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开幕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3年7月13日

除了西方艺术大师展览之外,当代艺术大大小小的个展群展,在策划、呈现和体验上也都不同程度的都走上了“大成本”制作的道路,尤其是电影工业的制作模式被展览策划所借鉴,策展变得越来越商品化、模块化、标准化,流水线组装,而策展人的角色也越来越像导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de28796aa84202d53ce4449810df6a06.jpg

达利·探梦之旅,展览效果图

这时候评估策展人的标准由学术成就变成了门票的销售量,理解和引领观众需求成为展览重要的研究方向。那么,展览是应该向大众展示“大艺术家”的大型个展或群展览,还是应该给参观者供给与众不同集智慧与审美为一体艺术体验?成为对策展人新的考验。

策展背后的成功学驱动

而在众多大大小小的展览中,双年展由于其规模和影响力最具有代表性,批评家王林针对这种现象谈到,今天的双年展已经变成美术馆规模巨大,作品展出规模巨大,艺术家作品也是体量巨大,所以给人一种感觉,以大为气势,以大来唬人,这让人感觉非常不好。

王林表示,艺术作品需要观看、体会,通过兴趣、喜好去欣赏、赏玩甚至把握,现在这样的艺术现场,没有这种关系,更多的是在营造一种气势和氛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dae75709477cbaa7e9a4ee3c3f49058c.jpg

批评家王林

“展览背后充满了一种成功学驱动,官方主流、江湖主流、风潮主流、热门主流,这种热闹场面,不是今天当代艺术所追求的,这种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更多是一种集体狂欢、嘉年华似的东西。”

王林认为,展览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艺术还是应该回到起点,就是要重新建立个人和作品之间,那种关于艺术创造力体会的关系,美学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老百姓对艺术的热情,最后要落实到个人深刻的艺术感觉上,精神意识更新上。

“我们一定要考虑任何展览它是让人来看的,而且是具体的人。我们首先是要尊重人,不是尊重一个宏大叙事、场面,要尊重个人和艺术作品、艺术家之间建立具体联系的关系。”

概念与内容背离的策展平台

双年展某种程度上是一面镜子,在批评家孙振华看来,它照出了我们文化上的渴望,想要国际交流和进步,想要奋起直追的内心愿望;也照出了现在艺术界的种种不足,几乎我们艺术界存在的所有问题,都能够在双年展中找到,所以它是集大成的东西。对双年展我们要退远看,多年后不管成功与否,它可能都会成为一个历史事件,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反映中国美术在此刻所处的一种实在状态和水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9a83af14564b168b41c4a07c4f892bab.jpg

批评家孙振华

当下展览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双年展经常会有主题,策展人会找一些说辞,双年展的策划变成策展团队,是不是能够提出一个概念来吸引人,针对概念找一些熟悉的相关的,甚至是不相关的东西都放在里面。这些作品和主题之间,有种严重的不匹配,策展主题追求的是一回事,实际上葫芦里面装的是另外一种东西。还有熟悉的面孔会反复出现,最后的结果就是有展览机会的越有,没有的越没有,年轻艺术家很难出来。

同时,孙振华还谈到艺术家的权利问题,如何在展览中维护自己的权力,“有时候明明是压榨,有时候言而无信,但下次有展览叫你还得去。为什么?因为平台太少了,特别是那种名气不是很大的艺术家,他们的出场机会太少了。”

正因如此,双年展怎么真正变成一种学术的、批评的活动,自由的批评,自由的言说、自由的讨论,真正和老百姓互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孙振华认为,展览策划是一个研究过程,要研究问题,要花很长时间酝酿,是一个相当艰苦或繁琐的过程,有很多功课要做。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它变成文化工业,按照既定的生产程序来生产出来,按照模块应用组合来做。其实,艺术展览的终极问题,还是中国艺术制度的不健全,好的展览文化氛围还没有形成。

如何保障问题意识与学术品质

做群展很难,批评家鲁虹直言到。

作为合美术馆馆长,鲁虹在2014年合美术馆开馆时策划了“西云东语: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当时他就意识到群展策划的不易,比如想要呈现与展览契合的艺术家作品,可能这些作品被美术馆收藏,被藏家收藏,就会遇到无法展出的情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307/bc2e1a1e39e99e233f0c4e77b1af6730.gif

批评家鲁虹

当然,在一些展览中,我们还会经常会看到一些很抽象没有意义的概念,什么样的“菜”都往里面装,这里面尽管参加人知名度很高,作品体量很大,但其实相互之间是一种抵消的状态。在鲁虹看来,好的展览一定是提出很明确的文化问题、艺术问题,并且和这个问题相关的艺术家出现在展览中,这也是为什么他现在,将精力集中在艺术家个案的呈现上,比如合美术馆做了众多知名艺术家的个案梳理和研究,徐冰、张晓刚、王广义、谷文达……等等。

鲁虹一直强调,策展要加强问题意识,要有田野调查,提出针对性的文化问题,结合问题找相关的艺术家,如果不相干在有名也不必要挤在一起。

结语:展览的“大片”化未必全是不好的,至少对观众来说,可以有更好的体验和观展感受,这是展览的进步,也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只是需要注意的,就像上面批评家们谈到的,在注重展览视觉效果和体验的同时,还要兼顾展览的思想性和问题意识甚至是批判意识,我们不仅仅需要“封神”这样的大片,更需要像《隐入尘烟》这样的能够直击心灵,接地气的片子,尽管它不是大制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