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玉玲珑带你看古玉—明代美玉

2016-05-03 09:41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玉璧一般用于,一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河、祭星等。二礼器,三为佩饰,四作珐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腐用。

明代玉璧数量较前三代为多。青、白玉,也有少量碧玉。乳钉纹颗粒圆而大,略扁,往往留有管形钻套钻的痕迹。器体大都比较小,常见凸雕蟠螭纹,也有不少谷纹和云纹。明代玉璧主要为佩戴之用。刻工比较随便、粗犷。

双鱼蒲纹玉璧

明代

直径13.2厘米 0.6厘米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玉质青白色,有褐黄斑。圆形,由两个半壁组成,边为凸缘。璧面上刻整齐细密的蒲纹,沿边缘有六个孔。璧中孔内镂雕相向双鱼,身肥,背有鳍,花式尾。

螭纹玛瑙璧

明代

直径6.6厘米 1.8厘米 .4厘米

宝鸡青铜博物馆

红色玛瑙质,璧表面的璧孔边浮雕螭龙。龙作回首行走状,身躯修长, 四肢健硕,长尾分歧。细阴线勾勒出枣核双目,蒜头鼻及龙爪等细节部分。

螭衔芝纹玉璧

明代

直径6厘米 0.6厘米

现藏于杭州历史博物馆

玉质青白色,双面雕,一面浮雕蟠螭口衔灵芝,螭圆目竖耳,鬂发飘浮,身体卷曲。一面饰谷纹。

螭纹玉璧

明代

外径6.2厘米 内径1.7厘米 厚0.5厘米

现藏于晋祠博物馆

玉质青色,扁圆体,正面浮雕两螭龙首尾相连,另一面光素无纹,螭龙头部上宽下窄,五官集中在头的下部,身体较长,四肢匍匐,分叉状长尾似飘带,为明代螭纹特点。

龙形玉环

明代

直径9.3厘米 宽2.2厘米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玉质青色,有褐色沁。器为扁圆体,大孔,环面为一龙衔尾状。龙身较长,龙上唇上卷,橄榄型眼出须,龙角较长。身上饰以勾云纹和阴刻线。龙尾分叉,龙身两侧饰飞翼,上刻细阴线,制作较粗犷。

来源:盛世收藏-资讯-古玩知识 作者:玉玲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