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方圆美术馆 | 青年艺术家推荐 ——毕晓慧

毕晓慧 男  1988年生于山东

201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国画工笔专业

2017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导师张见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人物画艺委会委员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晓慧作品中有“正邪之间” 的特殊气质。我认为这种类型的学生是相对早慧的,他比一般的青年后学更早地进入到 绘画的精神层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绘画普遍性审美的浅表,这已经是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的了。大多数人学画就像郭靖练武从最笨拙的普通招式按部就班练起,然后再图融通。晓慧则像段誉,先通了意念,再努力学习如何用精微的一招一 式控制自身,努力使意念更具有穿透力。在他的作品中弥散着一种东方式的虚无气息,造型的稚拙是上天的赠与,希望他能以此为荣,并一直保留。更多细节的处理折射出他对中国传统绘画、日本浮世绘以及西方当代绘画等艺术的阅读和有益的吸收。画面中如何呈现更多当代东方隐忍的力量感是他近来不断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一直寄于更多期待的。 

我确信他也将在此方向上值得大家的注目。



—— 张见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         

彳亍  95x167cm  绢本设色  2018

The Double  77x53.5 cm  绢本设色  2019

相互  44.5x65cm  绢本设色  2017

狭窄空间  65x50cm  绢本设色  2016

逃离  73.5x56cm  绢本设色  2017

敏感之物  35x55.5cm  绢本设色  2019

折叠   44x33cm  绢本设色  2018

开与合  34.5x44.5cm  绢本设色  2017

评论家评述


《反证的日常——谈毕晓慧工笔表达的内在结构》

                                 孙磊 / 诗人、评论家       


我们文化中有一种至尊的无上的力量,不断被时代的精神加持并推进,不断地形成相对自足丰满的视觉漩涡,以螺旋形方式达成自我上升的事实。也就是说,在视觉领域内,我们有一套自给自足的文化生产结构,一种巨大宏观时空的形式,它通过一系列有序的模式化语言承载我们的一切,包括那不可言说的部分:绝对的未知力量等等。


白盒子  51.5x65 cm  绢本设色  2017


这必然让每一代中国画家都不得不陷入它的织网中,而聪明人懂得如何在它的切面和切点上编织他的水墨世界。毕晓慧就是一个特殊的例证,他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一种具有绝对性特征的方法:反证的方法。

疑似返身  65x50.5 cm  绢本设色  2017

首先,他是一个工笔画家,这是一种更为自足的语言技术形式,几乎全部的理念都来自深厚的传统,直到三四十年前,工笔的现代性尝试才得以有效地发展,当然这种发展依然受时代文化环境与语言意识形态的多重阻碍,今天,工笔绘画作为一种如此传统的技术语言和精神脉络已经焕发出崭新的当代表述,这本是就是一种宏观的反证力量。事实上,毕晓慧身上明显带有这种反证力量的基因,除了传承的作用以外,也体现了他对工笔艺术发展的整体思考与判断。

循环  33.5x43.5cm  绢本设色  2017

其次,毕晓慧意识到不仅仅是工笔或者水墨,任何一种方式都必然有强烈的内在本体要求,这就是表达的当代性要求,而今天的当代性实际上主要落实在思想与观念的主导与达成上。他特别钟情于思想和观念如何成为一种切实明晰的视觉结构,成为一种具体的事实,甚至直接渗入到意象中去。他不希望思想和观念是干瘪的、强制化的,他崇尚一种思想的潮湿性和观念的混响状态,让事实或者实物从本位出离,成为它自身的对立面,不是为了对应或者对照,而是一种事物自身的反证方式,这又暗合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理念。

不平衡  44.5x35cm  绢本设色  2018

例如他画面中常常出现坠落的鸟,一方面在工笔画中,鸟一直是意趣精神的体现,玲珑生动,活灵活现,而毕晓慧恰恰以向死亡坠落的鸟的意象,重建当代的焦虑处境化的意趣精神,反证出当代的现实;另一方面,鸟的坠落或者下降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人类世界的上升与进步意识,实际上,对于人的存在而言,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上升进步,只有鸟用下坠的姿势警醒着作为人类的我们,让我们在命运面前努力让自己不那么无助和渺小,反证出一种含蓄的直面态度。

倒置  34x44.5 cm  绢本设色  2017

再次,毕晓慧提供给我们的私生活是被异化了的现实,但他特别小心地将这种异化维护在一个相对模糊、晦暗、稠密、神秘的界面上,并不溢出情绪的渲染,因此,他的画总显得冷静、沉默、坚定。他像一个外科医生一样,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私生活置于手术台上的聚光灯下,并一点一滴地解剖给我们看,让我们见证这个时代的残酷与温暖。

向内  44.5x34 cm  绢本设色  2018

我们或者观者成为见证者,而他和他的生活反而成为一出精彩而冷漠的后现代戏剧,无疑这也是一种反证的方式。在这种反证里,我们还能隐隐感受到他背后对明亮生活的热望,对他而言,这又是一个悖论,一种复调的反证。无论怎样,毕晓慧将日常非日常化,用异化聚焦的方式反证现实的残酷,确实代表了他们90年出生一代人的生存现实与精神事实。

关联  44x34cm  绢本设色  2018

还有,在语言技术与造型上,毕晓慧也特别敏感,他试图用娴熟的工笔技术结合视觉的速度感与模糊性,来呈现类似写意化的异化现实,技术上实际上是挑战传统的,但却反证了传统技术也能观照现实的力量。而造型上,毕晓慧愈来愈强调一种刻板呆滞化的无表情面目,试图压抑住生存的复杂与艰辛反应,让绘画的事实与现实的事实拉开距离,甚至对立起来,以反证造型生动性的虚饰所带来的假象。造型上越干净简约,其对面的现实就越繁乱杂芜,毕晓慧用反证的方式聚焦于这样的事实,以求获得命运的真相。

无辜  44x34.5 cm  绢本设色  2018

最后,毕晓慧的人物也是反证法的人物设置,所有的人物几乎都是他自己的反证化形象,在他那里,一切他人都是自己,不需要镜子,不需要说明,只要事实。他画中的人物关系实际上是他与无数个自己的关系,这些关系中有无数种自我的日常状态,这就是他们一代人的现实。不得的不说,这一代人对城市化人生日常存在的理解是非凡的,这个速度决定意识的时代,毕晓慧总寄希望于用凝视的慢化的反证结构,来处理自己和他者的关联,处理他的审美、态度、思考。因此无疑,毕晓慧是一个具有时代典型特征的艺术家。

 

  2018年9月3于长清


例外状态  44x35 cm  绢本设色  2018



《疼痛之始——评毕晓慧绘画》

 徐家玲 / 青年策展人、评论家


个人经验中的“伤痕”似乎成了毕晓慧艺术创作的一个主题。至于他为何迷恋“伤痕”,并反复将之表现于绘画中,我与他并未深谈。一次简单提及,只见他双眼真切,无论对于受伤的击剑运动员,还是医院里的手术的患者的恻隐之心都发自肺腑,我并不清楚毕晓慧关注的这些特殊群体基于一个怎样的因缘,但看得出,他并不是将之简单作为一个题材,而是表达着一种感同身受的痛感,这是毕晓慧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点。

外力作用之二  43x35.5cm  绢本设色  2016

疼痛、伤痕、面具隐藏下的内心、敏感、细腻甚至死亡的隐喻,毕晓慧的绘画关注着关乎人本身而又历久弥新的课题。但是用绘画的方式去表现这些殊为不易,毕竟绘画在今天只是一个定格的镜头,比之影像想要说清楚其中漫长的故事情节绘画会显得简单而叙事不够充分,这也是绘画短板生发出来的力量,它需要观者的想象力,去完成这些创作者未能提供给我们的镜头,只有我们不停的去猜想、解读、补充,这种叙事性绘画才算真正完成。

苍白风景  35.5x54.5 cm  绢本设色  2017

因此,毕晓慧的绘画给我的感觉像小说,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情节,但是对于他所关注的主题,死亡、生命的痛感、转瞬即逝的时间、欲望的休止又更像一个诗人日夜冥思的范畴,毕晓慧的绘画是用一个小说的方式去解决诗歌的问题。

苍白风景之二  55.5x35 cm  绢本设色  2018

生命不是自由的,毕晓慧的绘画给我这样一个提示,甚至,疼痛本身的宿命笼罩着人的一生,在生命的修复、断裂过程中,一直被“线”所牵引、束缚,如果我们说这些是毕晓慧所认识到的生命的本质或真相,那么生命解脱的通道在哪里?

苍白风景之三  38x55 cm  绢本设色  2018

许多年前,我也一直迷恋死亡的话题,迷恋诗人与哲学家的自杀,听死亡音乐,读那些短暂撕裂的主题悲歌,但经过数年之后,我逐渐放弃了这些生命之美的黑暗影子,我发现了另一条道路,我绕开了曾经让我迷恋的美感,我感兴趣的是,毕晓慧的绘画将来会不会发生改变?

苍白风景之四  38x55 cm  绢本设色  2018

与弗里达·卡罗不同,伤痛全部来自于亲身体验,而毕晓慧更多是一个伤痛的观者,艺术能否安放这些生命沉重的话题,如果生命的脆弱和悲剧形态就如毕晓慧所画中的那只死亡的鸟,而那只充满隐喻的手或白盒子是什么?是虚无?是宗教?是无力?还是有一个只能制造抚慰的假象?如果毕晓慧认识了生命的痛感,并将之以绘画表达,那么他接下来的创作应该更为有趣,他会沿着这条路走多远,走向哪里,是否能给出答案?尽管人类历史上,不乏圣贤给出的途径和答案,但终究这些宏大而切实的问题作用于自身之时,只有自己为自己给出了解答才具备唯一的有效性。

竹中有蛇  71x29 cm  绢本设色  2016

难能可贵的是,毕晓慧的绘画不是反讽不是戏谑,而是严肃,尽管对于他,绘画如何更好的把握和表现这些沉重而严肃的命题需要更多的尝试和技巧,但是他终究有了自我的思维和视角,在一个娱乐碎片化的时代去讨论严肃和不那么讨喜的话题,这足以使得他在这一代年轻的画家中有了独树一帜的可能性。

 

——2018年8月

竹梅  35x54.5cm  绢本设色  2017




更多资讯


方圆美术馆


为您提供经典艺术资讯

关注方法:长按下图二维码→识别公共号→加关注。

或搜索微信公众号:“fangyuan-art-gallery”,点击关注
欢迎各公众号转载,但须告知本公众号或注明出处。


方圆美术馆·北京站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D06-3

咨询电话:010-57626368


方圆美术馆·济南站

山东省济南市千佛山路6号学府酒店四楼

咨询电话:0531-82885947

微信公众号:fangyuan-art-gallery

邮箱:fangyuanartgallery@163.com

作者:方圆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