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觉醒年代》有关鲁迅的细节,你注意了吗?

☝点击上方“文化艺术出版社” 关注我们


近日,央视一套热播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以20世纪初民族危难为背景,讴歌了一代新青年寻求救国之路、唤起民众思想觉悟、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历程。这部剧由于对细节的孜孜以求,取得了较大反响。


其中,鲁迅在第八集的出场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在闹市,一边是围观砍头的麻木不仁的百姓,一边是正在埋头读碑的鲁迅。


1912年,鲁迅受蔡元培之邀到教育部工作,曾任社会教育司第1科科长、教育部佥事,后来又任教于北京大学。这时的鲁迅,除了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外,还有一项特殊的爱好,即收藏金石拓片。这一镜头刻画的便是他在闹市阅读碑文拓片的情景。


到了第十三集,该剧对鲁迅房间内的场景也进行了一番精心陈设。书桌上摆设着一摞汉代画像石拓片,后面的墙上还悬挂着碑文拓片及画像石拓片。金石拓片中,鲁迅尤其钟爱收藏汉代画像石拓片。一有合适的机会,他便会请朋友代为收购全国各地发现的汉画像石拓片。鲁迅是汉画像艺术研究的先驱,他认为汉代石刻画像“气魂深沉雄大”,寥寥几个字便概括了汉画像的艺术特色。


关于鲁迅与汉画像的结缘,学者顾颖进行了相关介绍。下面介绍即来源于其所著《汉画像艺术概论》一书“鲁迅与汉画像”部分(略有删节)。


1912年,鲁迅到教育部工作,住在北京的绍兴会馆。第二年他便开始收藏汉画像拓片,最初他利用闲暇时间校书、抄碑,还亲自描绘了一本《秦汉瓦当文字》。鲁迅对于壁画与造像艺术有着超前而自觉的保护意识,他曾经在教育部编的月刊上从美术的角度,提出一些需要保存的诸项事业,其中之一就是被以破除迷信为名任意毁坏的壁画及造像。鲁迅大力呼吁要保护壁画和造像,后来就开始收集汉画像拓片。


《鲁迅日记》记载:1913年9月11日,得胡孟乐所赠山东画像石刻拓本10件。这应该是鲁迅收藏汉画像石拓片的开始。他任职教育部以来,经常托友人搜求汉画像拓片。1915年至1918年,他搜求汉画像拓片最频繁。在他去世前几个月还托友人帮他继续收集汉画像拓片。他在信中叮嘱:“桥基石刻,亦切望于水消后拓出,迟固无妨。”


北京鲁迅博物馆现存有鲁迅收藏的历代金石拓片5100余种,计6200余张,仅次于他的藏书数量(夏晓静:《鲁迅的书法艺术与碑拓收藏》)。据统计,鲁迅一生共收藏的汉代画像石拓片有650幅,其中山东等地404幅,南阳地区246幅。(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珍藏汉代画像精品集〉出版说明》)


汉画像是鲁迅毕生钟爱的一种艺术,他在1936年7月7日给赵家璧的信里写道:“有关本业的东西,是无论怎样节衣缩食也应该购买的。”可见他对汉画像的钟爱程度。他对好友许寿裳说:“汉画像的图案,美妙无伦,为日本艺术家所采取。即使是一麟一爪,已被西洋名家交口赞许,说日本的图案如何了不得,了不得,而不知其渊源固出于我国的汉画呢。”在给青年李桦的信中鲁迅也说:“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唐人线画,流利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他非常希望青年在木刻创作中把汉画像拓片用作艺术上的借鉴,以创造中国的新木刻、新艺术,或许可以另辟一个新的境界。


鲁迅较早关注、收集、考据的是山东地区的汉画像。鲁迅手稿中有一本关于金石目录的小册子,里面罗列了山东各地收藏的汉画像石及其情况。他对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一直密切关注,共存有拓片64幅,是所有汉画像石拓片中收藏最多的一种。有一些拓片上留下了鲁迅的鉴赏印记,从这些印记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鲁迅对汉画像艺术的鉴赏眼光。


鲁迅藏山东画像石拓片

鲁迅收藏的另一种比较完整的画像石拓片是山东省金乡的朱鲔墓石室画像,共52幅。早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等书中已经有著录。朱鲔墓石室画像石共11块,第8块、第9块因漫漶严重,鲁迅没有收藏。


河南汉画像石以其丰富的藏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1930年,张中孚访拓、关百益编印的《南阳汉画像集》一书在上海发行。周建人送给鲁迅一本,鲁迅看后,很想收集南阳汉画像拓片,后来因为各方原因暂时搁置。1935年11月5日至12月29日40多天时间内,鲁迅连续给友人杨廷宾写了7封信,希望其帮助收集南阳汉画像拓片。收到第一批10张汉画像拓片后,鲁迅十分满意,嘱托他们“只须用中国连史纸就好”。紧接着,杨廷宾带领拓工又拓得65幅汉画像拓片寄给了鲁迅。《鲁迅日记》1935年12月21日记有:“得南阳汉石画像拓片六十五枚,杨廷宾寄来。”鲁迅在同日致王冶秋的信中提及此事,并且指出:“这些也还是古之阔人的篆墓中物。” 


鲁迅在书帐中,对河南南阳汉画像拓片的收集所占比例很大,他经常托在南阳工作的杨廷宾、王正朔、王正今帮助拓印、代购,仅1935年12月到1936年8月就收集到汉画像拓片231幅。(夏晓静:《浅说鲁迅藏汉画像石拓片》)


鲁迅藏南阳画像石拓片

鲁迅的汉画收藏与研究有一个极其认真的过程,购置、辨伪、存真、考释,这些工作不仅需要付出时间和金钱,更需要具备相关的学识。他并不是每次都能收到清晰的优良拓片,有时也会高价收到赝品,还有时由于拓工的艺术眼光有欠缺,将石头拓得并不完整,数次失望之后,他摸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于是他对拓工提出以下要求:


1.用中国纸及拓墨;

2.用整纸拓金石,有边者并拓边;

3.凡有刻文之处,无论字画悉数拓出;

4.石有数面者令拓工注明何面。


鲁迅手迹对拓工的要求

这几项要求记录在他有关金石目录的小册子中,并且在每次收到拓片,便立即注上详细的说明。如《嘉祥洪家山画像》的说明是:“嘉祥洪家山画像一石。打碑人手记云:在城东北五里,天齐庙壁间。高四尺八寸,广二尺七寸。上、下、右有像,中画二层。上层孔子见老子像,共三人,下层一马脱驾,向车而立。今在山东历城金石保存所。”


鲁迅对汉画像非常热爱,在极力推广中,将汉画像运用到艺术创作中。1922年4月至5月,鲁迅翻译了俄国诗人爱罗先珂用日文写的三幕童话剧《桃色的云》(1921年出版),他为《桃色的云》一书设计的封面,便取材于山东嘉祥武氏祠的画像。鲁迅先生借用羽人驯龙图像设计的《心的探险》封面,其曲线构图与文字有机结合的设计手法可以作为现代图书装帧设计的典范。


鲁迅设计的《心的探险》封面

从《鲁迅日记》和他的书信中得知,鲁迅一直打算出版一本《汉画像考》。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原打算在那里住上两年,除教书之外,将先前集成的《汉画像考》印出,结果连展出都颇费周折,这引起鲁迅极大的不快。他在厦门才住两个月就萌生去意。因此,此书出版的事也只好作罢。


1934年和1935年,从他和朋友的信件中可以看出,他选印汉画像拓片的念头一直都存在。1934年3月6日鲁迅致信姚克:“我在北平时,曾陆续搜得一大箱,可以摘取其关于生活状况者,印以传世,而为时间与财力所限,至今未能,他日倘有机会,还想做一做。”


遗憾的是,直到鲁迅去世书也没有编成。但是,鲁迅先生对于汉画像的重视,已经对汉画像的研究起了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艺术出版社公众号

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画像石鉴赏:看得见的汉朝生活图志(中国著名工艺美术理论学者写给大家的汉朝生活百科全书)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