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你必须知道的15位中国80后新锐艺术家

2017-03-10 17:45

  艺术市场换代司空见惯,如今活跃在艺术市场第一线的是早前被贴上青年艺术家标签的70后一代,如徐震、刘韡、杨福东、曹斐,而如今他们已走到台前,成为当下艺术市场最活跃的艺术家。在其之后,80后艺术家也如雨后春笋冒出,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锐艺术家吧。

  陆杨:“重口味”的美少女

  代理画廊:Art Labor画廊(上海);博而励画廊 (北京)

  1984年出生在中国上海的陆杨,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硕士学位,目前生活并工作于北京和上海。获得第十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

  她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展出,其中包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1);“重新发电-2012上海双年展”(上海,2012);蓬皮杜艺术中心 (巴黎,2013) ;里昂当代美术馆(里昂,2013) ;”Momentum, CAC/Chronus Art Center” (柏林, 2014) ;坦帕艺术博物馆,圣彼德斯堡美术馆(佛罗里达,2014) ; “第五届福冈亚洲艺术三年展”(福冈,2014);“第四届莫斯科国际青年艺术双年展”(莫斯科,2014);“陆扬妄想曼陀罗(北京,2015),“妄想罪与罚”(上海,2016)等。其作品被多家机构收藏,包括K11 基金会、芝加哥当代摄影博物馆,藏家乌利希克。

  陆扬作为新媒体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和生物艺术领域中备受瞩目。她善于利用多种媒介, 包括影像、装置、动画、摄影和游戏等,探索生命的本质及其生命的存在。作品利用融合科学、宗教、心理学、神经科学、医学、游戏、流行文化和音乐等多种领域,呈现她独有的幻想,信仰以及宇宙观。同时,在其美学体系中特有的生物与特定元素,也隐喻了人自身短暂脆弱无常的存在。

  《复活!僵尸青蛙水下芭蕾!》

  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艺术家,陆杨当初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实习时,她绘制了一系列有关精神控制的作品,但很多作品被认为过于敏感,甚至不合乎伦理,所以实际未做出来。但在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的帮助下,陆杨得到了曾用于医学解剖的死青蛙,创作出了《复活!僵尸青蛙水下芭蕾!》,这段六分钟的视频中,青蛙被连接到电极上,随着强烈的电子节拍在水下跳舞。不仅如此,陆杨还创作了一系列突破极限的作品,结合科学、神经、死亡、宗教。2013年创作了《子宫战士》,以一个叫做“子宫战士”的动漫风格人物为中心,这个人物驾驶着“盆骨战车”,并把护翼卫生巾当做滑板踩着。陆杨表示,在她小时候她就一直梦想者成为艺术家,但是真正接触艺术是在陆杨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后,音乐、动漫这些都对陆杨产生了影响。陆杨是一个新媒体艺术家中更加前卫的艺术家,她在人类甚至动物之中寻找共同之处,用超越常理的角度去创作艺术。

  徐文恺:沉迷虚拟与现实之间

  代理画廊:LeoXu Projects(上海)

  1984年出生于西安的徐文恺,200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后移居上海并工作、生活至今。获得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2014华宇青年奖评委选择奖。

  2014年2月21日,“屏幕一代”徐文恺个展在上海9平方米美术馆举行,徐文恺依旧延续了之前以图像和声音刺激感官的形式,讨论当下屏幕与人类彼此依赖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近些年也举办了很多展览,2017:“自由场域”北京798·贵阳当代艺术展;2016: 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2016:“重启的虚拟”新媒体艺术展;“OVERPOP波普之上”群展;“内宇宙”群展:“真空”aaajiao(徐文恺)苗颖特别项目展;OCAT西安馆;电子遗留物-徐文恺;Hack Space;2015:aaajiao-“不确定”;触知区;24艺术计划-“Naissance”群展;“代号”-aaajiao;2014: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入围展-熵之真相;多重宇宙-有限与无限,存在与共存;Leo Xu projest@2014弗里茨伦敦艺术博览会;沉默-1990年代;密码等。其作品被私人藏家收藏较多,如藏家黄予。

  《不规则》装置 尺寸可变 2015

  作为国内前沿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博客写手,同时也是一位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徐文恺更为人所知的是他的艺名“aaajiao”。最初这个ID名只是为了满足他在互联网中隐姓埋名的需要,而现在,aaajiao作为徐文恺的代号。作为一个新媒体艺术家,计算机出身的徐文恺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他用着计算机预研和技术,演绎着艺术,颠覆着观众的视觉经验。也密切关注着互联网,他表示在真实和虚拟这样的话题中,有限无限值得讨论的空间很大。

  徐文恺表示,当他在2007年讨论“新媒体”和现在谈论“新媒体”是两个语境,07年很多人觉得他做的不是艺术,但是徐文恺一直坚持着自己理解来做。从高中时就开始做程序设计,这对于徐文恺来说是一个艺术媒介基础,他也从中确定了自己的艺术语言,用自己擅长的影像语言,通过装置,video,甚至“程序”的方式呈现。2010年徐文恺做的一个个展叫“控制论”,明确了之后的大方向-基于互联网和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冲击,将虚拟的网络和真实的现实融入自己想表达的艺术作品之中。

  林科:虚拟网络时代下的烙印

  代理画廊:杨画廊(北京)

  林科,1984年生于浙江温州,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08年,林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曾获2014年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获得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

  近些年也举办了很多展览,2017:即将开幕的Bank@第五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正在进行的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2016:Expectation;Like Me-林科个展;龙肝凤脑-八位新锐艺术家;内宇宙;我们的未来;我们-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2015:Y世代之歌;15个房间;2014: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入围展-熵之真相;明天的派对-当代艺术展;第三届美术文献展等。

  自2010年起,林科持续创作了一系列难以被归类的作品,有的是用电脑录频软件创作的影像行为记录作品,有的是与电脑界面相关的摄影作品。不仅是林科的艺术作品,林科本人也有着深深的网络时代的烙印。

  《虚拟内存的风》

  《鸭子们跟我来》

  在林科的作品中,艺术里的世界与真实世界互相重叠、互相连通。用音乐和图像对艺术家个人的电脑活动进行重现,唤起并延伸了笔记型电脑的使用经验。单看林科的某一件作品,可能让人觉得缺乏艺术性,然而当这些作品组成一个展时,其复杂的观感和内在具有逻辑性的线索结构,让人不可小窥。林科的作品引发了人们对于虚拟关系的想象和联系。

  相比较于传统绘画雕塑手法,林科的作品创作偏好于虚拟制作。林科认为这种方式是以前的创作方法里所保留的线索,而他将这个线索慢慢理出来,使他非常得心应手的方式,想到什么就可以直接实施出来,完全不需要去跟坚硬的现实打交道,非常方便。另一方面,林科也有着深厚的美术功底,眼睛和手都协调同步,他更擅长用这种方式创作。

  胡向前:“天天表演”的艺术家

  代理画廊:长征空间(北京)

  胡向前1983 年出生于广东雷州,2007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现居北京。除了他的自由艺术家身份,他还是广州一间独立的当代艺术机构——观察社的创始人之一。获得2013年入围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2016年获得第十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

  他参加过的重要美术馆展览包括:2017:正在进行的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2016:为什么表演?;开始之前,结束之后;我们-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2015:15个房间;“天天表演,身体健康”;2015作为理由;南京博物院《未来考古学》(2005 年),奥斯陆Astrup Fearnley 现代美术馆《中国发电站Ⅱ》(2007 年),广东美术馆《广州站——广东当代艺术展》(2008年)等。

  胡向前个展" 天天表演身体健康 "

  胡向前的艺术创作大多是从行为艺术出发的录像作品。其灵感来源于他周边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对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意义的思考。他对荒谬事物的观察非常敏锐,擅长在作品中突出社会中存在的反差,将看似不重要的小事件放大为社会性的意符。现实成为了舞台。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曾在北京、广州和达尔文(澳大利亚)举办个展,并在奥克兰、多哈、巴黎、上海、旧金山、哈瓦那、伊斯坦布尔、香港、伯尔尼等城市参加群展。

  胡向前与普通艺术家不同,他是一个以表演为媒介进行行为艺术创作的职业艺术家,总是在其行为作品中给自我设定各种角色。尽管大学读的是油画系,但是他大学时期并没有真正画过几张油画,并且从大学开始做行为作品。他从少时便有很强的表演欲,喜欢在观众前展示自己,对于艺术,他也倾向于用表演来创作艺术。“天天表演,身体健康”即是他的一个作品,也是他的表演日常。

  鄢醒:所有的创作都是为了表达自我

  代理画廊:麦勒画廊(北京、瑞士卢森)

  鄢醒1986年出生于重庆,200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建立并加入公司/COMPANY,现工作和生活于中国北京和美国洛杉矶,重庆。曾获得2012 “最佳年轻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2012 入围“未来世代艺术奖”,维克多·平丘克基金会,2012 入围“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今日美术馆,北京,马爹利艺术基金。

  他的作品曾在英国曼切斯特华人艺术中心、印度尼西亚国家美术馆、中国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OCAT) 等机构展出。他也曾参加过莫斯科青年艺术双年展、深圳雕塑双年展等国际双年展。鄢醒的创作媒材甚为宽广,涉及了行为、录像、装置、绘画等多个领域。他曾于中国北京麦勒画廊举办个展,也曾参与美国纽约Meulensteen画廊、中国北京Boers-Li画廊、艺门画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的重要群展,且即将参加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卡塞尔)的展出。鄢醒曾发起和策划过“移梦场”当代艺术展、“哑剧”年轻艺术家群展、“事实研习中心”等展览项目。他的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收藏,包括Erlenmeyer基金会(瑞士巴塞尔);卢贝尔家族收藏(美国迈阿密);M+视觉文化博物馆(香港);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法国巴黎);何香凝美术馆(广东深圳)。

  《两部录像,三张照片,几件与之相关的杰作和美国艺术》,录像装置,2013

  鄢醒的作品中表达着自己对自由的追逐。他曾将打闹过艺术圈。它是公开橱柜的同性恋者。他直抒胸臆,不把自己囿于艺术圈的范畴。不得不承认的是傲人的技艺。2013年前后,他炙手可热,先后获得了CCAA最佳年轻艺术家奖,又入围维克多·平丘克基金会的“未来世代艺术家”奖,这两个奖项可能是国内外对年轻艺术家的最佳肯定。鄢醒觉得就像“飘在空中”,2013年5月,巴塞尔艺博会的“艺术无限”单元,在列艺术家均是西斯特·盖茨、安东尼·葛姆雷等世界级大腕,而鄢醒和他们同列。

  “80后”的艺术家们并没有显著“东方思维”,鄢醒就强调说:“我从小阅读、接触的文艺作品,精神体验都是西方的。”也因此,他使用的艺术语汇基本就是西方式的,对他来说,这里面既没有焦虑,也没有障碍。

  陈天灼:怪异与浮华背后的宗教哲思

  代理画廊:长征空间(北京)

  陈天灼1985年出生于北京,2009年,获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学士学;2010年,获切尔西艺术学院纯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与生活于北京和英国。其作品有被黄予收藏。

  近些年展览有:2016:开始之前,结束之后(长征空间);陈天灼个展(K11艺术空间);我们—— 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K11艺术空间);2015:窥视秀(长征空间);陈天灼-东京宫项目;绝对收藏指南(四方当代美术馆);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陈天灼作品

  在英国伦敦学习和生活了7年的陈天灼,在研究生毕业一年后选择回国发展。陈天灼高中毕业后就出国,从插画专业到纯艺术专业,他的艺术实践从痴迷于宗教符号化的表现形式与信仰仪式化的场景体验开始,作品大都以表现宗教题材为主,并发展为独具个人趣味的创作体系。

  陈天灼的作品旨在构建一个虚拟的当代宗教体验,并将他极致略带歇斯底里的个人风格完全融入其中。通过解构重组熟知的宗教符号,并把这些宗教符号强加于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消费品和图像上,陈天灼用戏谑的手法创造了一个虚构的当代宗教,并捏造各种证据企图证明它的真实存在。从典型中心对称的作品布局,到带有宗教符号色彩的臆想形象,俨然将展览空间幻化成顶礼膜拜的现场,一切都介于随手可得与离经叛道之间。他的作品看似张狂无序,但却自成体系并按图索骥发展延伸。

  陆平原:写故事来表达艺术

  代理画廊:没顶画廊

  陆平原1984年出生于中国,金华市。工作地点于上海市。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2015年,他被提名位第四届“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

  近些年展览有,2017:正在进行的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2016:今天重做(民生现代美术馆);信息雕塑公路(没顶画廊);山中美术馆(四方当代美术馆);语言亭(民生现代美术馆);2015:超级文献(Cc基金会);惊奇的发现-陆平原(没顶画廊);2014:第十六届军械库艺术博览会等。

  陆平原2012年开始收集和编辑发生在艺术世界里神秘或非凡的故事,并以录像、声音和装置等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拓宽了艺术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状态,还延伸艺术本身内在的精神。他的作品在国内外的美术馆和双年展中被广泛展出,这包括第九届利物浦双年展和第三节乌拉尔工业双年展,以及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

  No.2(系列:笔记本)

  陆平原他的创作方式及其特殊,用写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这些故事常常诡异、奇妙,有时伴有恐惧,但是都由艺术引发。除了创作故事,她也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奇幻经历。从2012年开始至今,陆平原已创作出近百余个短篇故事。“故事”和“现实”在陆平原的艺术作品中变得很有趣。

  陆平原编制着一个又一个有关艺术的故事,有的来自道听途说,有的来自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故事除了短小,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灵异,所以大多时候故事本身就像一张能动的画面或一个神秘的部署。不过,陆平原并没有预设“强迫式”的阅读方式,而是将阅读或聆听或观看或体验的权利让渡给了策展人和观众。正是这样一种让渡,故事被带入了一个新的时间和事件的维度。

  孙逊:用艺术征服商业

  代理画廊: 马凌画廊(香港);香格纳画廊(北京、上海);站台中国(北京)

  孙逊1980年出生于阜新市,现工作地于杭州市。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2010年,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最佳年轻艺术家奖”:2013年,孙逊获得第八届AAC艺术中国·青年艺术家大奖;2012年,他创作的木刻动画短片《一场革命中还未来得及定义的行为》(2012)入围第62届柏林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这是继《21克》(2010)入围2010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也是第一部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中国动画影片)之后再次入围国际三大A类电影节的作品。

  近些年展览有:2017:正在进行的故事新编(古根海姆博物馆);2016: “20”(复星艺术中心);孙逊——谶语实验室(余德耀美术馆);香格纳画廊西岸新空间开幕展;今天重做(民生现代美术馆);纸上谈兵(佩斯画廊);2015:非形象——叙事的运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2015 弗里兹伦敦艺术博览会;2015上海艺术博览会;2015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作品被ART021创始人之一的包一峰,藏家黄予等人收藏。

  《21克》

  孙逊在8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中,有着不符其年龄的成熟。在他的作品中表达的是对历史和对自己过往经历的深刻思考,在如今绘画不再讲究哲思性的今天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过去十多年,他的作品模糊了素描、绘画、动画及装置之间的界限,融合了包括木刻、传统中国水墨以及炭笔画等各种技巧,并不断发掘新的创作方式。

  有评论指出,孙逊常常创造了一个架空历史和政治的世界,来挑战观众已知的逻辑和信仰。但孙逊不完全认同。他说:“历史、政治是我在之前采访时提到的例子,就被一直反复用到现在,那如果我举个荣格的例子,我就是关注哲学了吗?其实不是,艺术家不是学者,艺术重要的是抓住生活中的生动性。”

  何翔宇:融合偶尔抽象和喜剧的艺术

  代理画廊:德国拉普画廊 (北京);航美艺术沙龙 (北京);空白空间 (北京);艺术门 (上海)

  何翔宇1986年出生于丹东市,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2008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2016,曾获得第十届CCAA最佳年轻艺术家奖,以及首届artnet年度新锐艺术家奖。

  近些年的展览有:2017:正在进行的乌龟、狮子和熊(乔空间);何翔宇个展(空白空间);2016:解放的皮肤(武汉美术馆);今天重做(民生现代美术馆);转向——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民生现代美术馆);2015:现代生活——第13届里昂双年展;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新倾向-何翔宇(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4:社会工厂——第十届上海双年展;第十六届军械库艺术博览会;2013:ART021艺术博览会等。其作品被许多藏家收藏,包括杨锋、黄予、乌利·希克、林瀚和晚晚等。

  展览现场,何翔宇 “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 130-1”,31x41cm,纸上水彩,2014

  在短暂地生活于美国之后,何翔宇发现语言的障碍难以逾越。于是他开始将舌头触碰上颚的突起和凹槽获得的触感翻译成图像。翻译通常以祛魅为目的,但这件作品的翻译过程似乎令对象显得更为复杂。基于艺术家的创作方式 ,“口腔计划 ”陶醉在笛卡尔式的灵肉分离中——作品以图像的方式说明着 ,即便艺术家紧贴着描绘对象,作品却也只是所描绘对象离开感知情景后的注脚。

  从介入艺术创作之初,何翔宇采用与传统艺术观念迥然不同的艺术理念和表达方式。“做一件特别当代艺术的装置作品”,何翔宇刚开始就做了非常“大”的当代艺术,从最初的“可乐计划”到用黄金做一个鸡蛋托架、把一把伞的伞尖无端加长等等。材料的转换、物性的呈现、达达的美学政治,从任何一方面而言,何翔宇的这些作品都做得机灵、前卫,效果非常显著,很快他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No.2(系列:抹茶), 2015

  程然:电影文本摇滚乐

  代理画廊:都亚特画廊 (北京);Leo XuProjects (上海);麦勒画廊(北京、瑞士卢森);站台中国(北京)

  程然出生于1981年,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居于杭州生活与工作。曾获得第九、第十届AAC艺术中国年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入围“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

  近些年作品展览有:2016:狂人日记-程然在美国的首次博物馆个展;转向-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民生现代美术馆);第四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程然,橙蓝——进程中的电影(乔空间);我们—— 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K11艺术空间);他/她从海上来(OCAT深圳馆);2015: 编辑景观——媒介化之后的个体与工作方式(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15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2014: 2014 弗里兹伦敦艺术博览会;2014 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入围展——熵之真相 (OCA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多重宇宙——有限与无限 存在与共存(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等。

  程然个展“音乐还在响,乐队不见了”现场图

  程然的作品结合了行为艺术,来自于电子乐和摇滚的视觉元素,他将这些审美元素重新组织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些作品都反映了在政治与文化全球化冲击下中国年轻一代内在的生存状态。他擅长使用基本的影片技法来创作,如最简单的剪辑、倒放、蒙太奇和长镜头等,影片常常没有完整的情节的故事叙述,着重突出个人情绪。

  程然一直以来喜欢用电影对白,经典文本等语言的元素作为创作的主线,表达个人的情绪和一系列关于人生的问题。程然在文本和视觉语言之间的转换让观者游离于真实与想象之间,呈现了某种虚空的诗意。

  李燎:行为艺术源于生活

  代理画廊:佩斯画廊(北京)

  李燎出生于1982年,现工作和生活于深圳。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院。2013获得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评审团大奖,2015 获得第十届AAC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获奖者。

  近些年作品展览有,2016:龙肝凤脑——八位新锐艺术家(OCAT上海馆);李燎——艺术是真空(空白空间);他/她从海上来(OCAT深圳馆);2015:编辑景观——媒介化之后的个体与工作方式(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2014:第二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2013:首届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中国新锐当代艺术家等。

  《龙肝凤脑》 现场 2016

  李燎目前的创作以行为表演为主,他往往将自己置身于公共社会场域,不带有特定的批判意识,以一些荒诞和微小的行为,来反映隐藏在社会规范下的普遍认知;他通过转换自身经历来提问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或是针对艺术体系如展览机制等问题。在李燎看来他是被迫做所谓的艺术,因为他没有什么特别技能。他对于存在于现实里那些平凡的荒诞感到兴趣,对于这些的体会是它们会时不时的在你生活里刺一下,多数是不经思考的偶尔的蹦出来,然后加以提炼。

  张鼎:作品围绕感官与意志

  代理画廊:Galerie Krinzinger (奥地利);香格纳画廊(北京、上海)

  张鼎出生于1980年,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1998年学习于西北民族大学油画系,2003年学习于中国美术学院。

  近些年的作品展览有:2016:“20”(复星艺术中心)张鼎-风卷残云(上海外滩美术馆);转向——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民生现代美术馆);张鼎——龙争虎斗2(K11艺术空间);第四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我们—— 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 (K11艺术空间);2015: 2015 弗里兹伦敦艺术博览会;2015上海艺术博览会;编辑景观——媒介化之后的个体与工作方式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14:2014 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入围展—熵之真相;第12届里昂双年展;陶醉——上海当代艺术馆八周年特别展等。

  张鼎“定律-2"

  熟悉张鼎作品的人会对他的创作有个总体的印象:张鼎的装置作品常围绕着感官与意志的强度,建构起一个个充满对抗性的场景。无论是木头、发泡剂或是钢铁,装置其间对于材质的运用成为艺术家控制物化的重心。

  张鼎习惯于制造戏剧性的现场,并以激发观者的多种情绪为乐事。他早早就对田园式的审美与抒情表现出不满与不屑,常常不动声色地观察、考验观众耐心,更多时候甚至是似乎略带恶意和嘲弄地冷静试验,悄悄挑战着专业工作者的日常身体感受与艺术情智商高度。

  郝量:“新水墨”代表艺术家

  代理画廊:Art+北京(北京)

  郝量,1983年生于四川成都,2006 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其后攻读硕士研究生。2004年 “马利艺术创作奖学金” 二等奖,2004年 “四川美术学院学生年展”二等奖,2008年“今日美术馆大学生提名展” 铜奖。

  近些年展览有,2017:即将开始的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2017-万岁!艺术万岁!;2016:郝量—潇湘八景;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展;;2015: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2014:托古改制-当代工笔画展;2014法国博览会;第三届美术文献展;2012:暗能量——有关神秘诗意的隐喻等。

  郝量在创作“潇湘八景”

  水墨画当代性探索需要根植于水墨画本体,郝量坚持传统绢本画制作,在画面中运用更多符号化的语言形式,赋予水、花、人、石更深的寓意,在残损的画面之中传达出当代人与传统文化似远又近的距离感。图象本身就象考据学中一片片的词条,这也正是郝量一直探寻的在当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所处的尴尬近遇,并试图寻找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契和点。

  然而郝量用新的概念来定义还在发展中的艺术实践,是有点警惕的。因为他特别看中的是自己的工作状态的工作方法。郝量把市场的认可看作一种鼓励,更加坚持一些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新水墨很热的时候,你不能判定它就是有价值的;新水墨冷下来的时候,你也不能说它是一无是处的。毕竟所有人的探索和工作都摆在那里,不是随便能被定义的事情。

  苗颖:探讨互联网机制

  代理画廊:没顶画廊

  苗颖1985年出生于上海,2007年,苗颖学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2009年硕士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弗莱德艺术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苗颖获得“艺术8青年艺术家奖”提名,2015年获“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提名,并于同年入围“第三届华宇青年奖”。2014年,她的作品被收录于 NewHive。

  近些年的作品展览有:2016:解放的皮肤(武汉美术馆);为什么表演?(明当代美术馆);信息雕塑公路(没顶画廊);转向——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民生现代美术馆);苗颖个展—内容觉醒(没顶画廊) ;2015:Y世代之歌(OCA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等。

  《景观.gif》艺术家苗颖营造了一个充斥着iPad、躺椅、毛毯构成的网络生活景观。

  Chinternet +。2016

  Chinternet +, 2016

  苗颖是一位居住在因特网、局域网和她的智能手机上的艺术家。她的作品对主流科技和意识以及它们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时代有着强烈警觉。苗颖的艺术创作灵感源自中国互联网,她极其关注互联网的审核机制。在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她的在线展览“手拿菜刀砍网线”中,她将被中国防火墙屏蔽的网站(推特、脸书、优酷等)的模拟网页进行加工,并附上庸俗的中国网络诗歌。“手拿菜刀砍网线”是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作为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媒体艺术合作伙伴机构发展出的一个系列网上平行项目——“电子世界的民谣”的第三个展览。苗颖是URL的老手——她在网络的围墙和篱笆筑成的迷宫里游刃有余,在这里戳开一个口子,在那里凿开一道缝隙,YouTube的视频和gif动画是她用来颠覆无所不能的电子王国之政商规则的同谋。这都会闹市的双面墙,给予了沉迷在网络中的你我,一个既真实、又虚假的现实尺度。

  赵要:注重观众的认知与互动

  代理画廊:北京公社(北京)

  赵要1981年出生于四川省,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院设计艺术系,现工作和生活与北京。获得2011年AAC第六届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2016年artnet年度新锐艺术家奖。

  近些年的作品展览有:2016:信息雕塑公路(没顶画廊);转向-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民生现代美术馆);山中美术馆(四方当代美术馆);2015:中国内部-巨人之内(K11艺术空间);绝对收藏指南(四方当代美术馆);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赵要——很有想法的绘画(佩斯画廊);2014: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2014法国博览会;第十六届军械库艺术博览会;第二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等。

  赵要,“最后一个鸡蛋”展览现场,2016

  赵要将他的创作比作一幅抽象的作品。不同的颜料在画面上的组合最终形成了一幅绘画。可是当我们去观看一幅抽象作品时,却无法得知每一块颜色以及每一道笔触之间必然的语言或逻辑联系。赵要的艺术创作过程即如此。他将我们所共有的许多经验提取出来,在他的创作中进行再利用,也许你并不会完全了解艺术家在表达什么,但你或许能从中唤起过往中的一些经验。在赵要这儿得不到结果,因为他关注的不是既往我们对艺术的作用的认识,而是现在和未来,艺术还能为我们带来些什么?这对艺术家本人来说,也是未知的,是需要不断去探索和突破的。就像鸡蛋一样,如果是从外部突破会是毁灭,但如果从内部突破,便是新生。

  结语

  80后艺术家的作品更个性、更自我,信息化、网络化、媒体化、技术化、图像化、消费化等等错综复杂的情景影响着他们的创作。目前,这些艺术家都正在市场上渐渐崭露头角,不少已被藏家相中收入囊中,而未来的他们更是这个市场的生力军。

来源:凤凰艺术-艺术家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