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策展与未来】有限与无限——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展览呈现的三个案例谈起


2020

“策展与未来”

青年策展人系列学术座谈活动

前言

2020“策展与未来”青年策展人系列学术座谈活动,围绕“全球语境下的中国文化表达”、“建筑、设计类展览的公共性与社会责任”、“科技创新与策展未来”、“全球与本土”四个主题展开讨论。本栏目将陆续刊发参会的青年策展人在本次座谈活动中的主题发言,与大家一起关注青年策展人对于“策展”及其未来的思考。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联合主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

时    间:2020年9月

地    点:中华世纪坛



有限与无限

——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展览呈现的三个案例谈起

作者:游江 深圳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策展人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开始了新一轮的全球化,这种宏观的趋势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与此同时,随着联系的越发紧密,也凸显了很多问题。与全球化浪潮一同到来的还有反全球化的浪潮。那么在文化层面,特别是展览方面,在逆全球化时代,在中国文化交流和表达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转向,这种观念之变不仅体现在艺术家的表达上,也体现在策展人展览策划的理念里。



01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三个案例及启示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美术馆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不断地国际交流和对话中,我们国内的美术馆人既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诸多的不同,也逐渐意识到自身所处于的历史阶段和诸多有待逐步解决的问题。从展览馆到艺术博物馆,从单一的展示功能到对于研究、展览策划、收藏、公共教育等多种职能的强调,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美术馆事业的一定发展。在展览策划方面,除了大量的基于馆藏和在地美术的展览,我们也看到很多策展人参与了国际展览项目,比如在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该展作为欧洲重要的文化活动,每届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在国家馆的展览策划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策展人在全球化语境中的策展思路,应该说现在回望这些展览,每一届都非常有特点,都可以作为案例仔细研究,但出于篇幅的有限,这里仅以彭锋、邱志杰和吴洪亮三位策展人的展览为探究对象,回顾一下他们的策展理念。


彭锋

邱志杰

吴洪亮


在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策展人彭锋将“弥漫”作为中国馆的主题,他用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气味作为弥漫的载体,通过原弓的《空香》、杨茂源的《器》等艺术家因地制宜的艺术创造与实施,向世界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这一届展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01

理念先行

第一,策展人是理念先行,而不是对现成的艺术品进行组织和策划。他从“弥漫中国味”这个理念出发,构想了五件作品的方案,通过对场地自身局限性和可能性的设计,最终通过气味将凌乱的空间组合成为一个整体;


原弓  《空香》


02

提取视角

第二,对于中国文化概念和元素提取的不寻常视角。策展人从五味、羊大为美、柔弱胜刚强等概念切入,通过五位艺术家的装置作品,让每件作品散发的气味都与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相关联;



杨茂源 《器》


03

强实验性

第三,展览自身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参展艺术家没有简单挪用传统的文化符号,而是对它们做了当代转换,作品最终的呈现颇具实验性,因为它们的边界都不确定。此外,此届中国馆的作品还从视觉艺术的领域扩大到了全部感觉领域,不仅包含视觉、听觉在内,而且容纳了嗅觉、味觉和触觉。


蔡志松 《浮云》



展览海报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题为“不息”,由邱志杰担任策展人,这一届展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01

艺术家+非遗传人

首先,在艺术家方面出现了艺术家和非遗传人的组合。除了当代艺术界熟知的邬建安、汤南南之外,汪天稳其实是一位从事皮影雕刻艺术50多年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而姚惠芬则是一位苏绣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展览现场


02

当代艺术+非遗传承

第二,策展人打出的是“当代艺术+非遗传承”组合牌,两位当代艺术家和两位非遗传承人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共同呈现中国非物质文化的当代转换;


展览现场


03

材质+主题

第三,展览中的作品看似是旧瓶装新酒,其实则不然。从材质、主题到代代相传的民间技艺,展览用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器与物诉说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和博大精深。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是吴洪亮,他将中国馆的主题定为“Re-睿”,英文前缀和中国汉字创造出了一个新字,为展览打开了一个开放性的文化空间。


01

互动体验

首先,除了视觉的体验,一部分作品还具有互动性与趣味性的特点,颇具教育意味。如参展艺术家费俊用虚拟的方式在威尼斯实体桥梁上“植入”了形态相似的25座中国桥梁,观众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搜寻两个文明的桥梁在形态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再如策展人与威尼斯双年展同步,在中国多个城市建立分享信息的“驿亭”,让展览的互动不局限于威尼斯展览现场;


费俊作品《睿寻》app 效果图


02

空间造景

第二,展览中没有确切的文化符号,也没有可以辨识国别的艺术家,而是通过园林般场景的展陈设计,使得观众在空间的游走中,一步一景、移步异景,在感受大自然的幽静及对生命的过程回望中,体验东方文化独特的气质;


陈琦  《生成与弥散》


03

维度拓展

第三,整个展览,策展人通过作品的组合并没有营造出某种独特东方主义的视觉奇观,也没有迎合他者的趣味进行文化符号交响曲的齐奏,而是让观众在参观展览之后,以从未思考过的方式重新审视自己,以新的视角面当下的现实生活,并拓展对世界看法的维度。


何翔宇  《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



回望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的策展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直延续,即策展人都遭到了质疑。但客观地看,自2003年开设中国馆以来,就是因为不同策展人的不同视角和理念,使得中国馆在中国文化的呈现方面没有出现同质化的倾向。


策展人的”局限“,反而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当代艺术。如果说当代艺术的意义在于不同时代人们对于作品内在文化信息和精神的不同解读,那么展览策划也一样,展览并不是封闭的空间,而是充满反思的开放的问题空间。策展人通过展览的策划也在促进着艺术作品的创造,艺术史的发展。如果说威尼斯双年展的国家馆的展览是一种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表达,那么在这些年不同策展人的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变化。


首先,在组织架构方面,从策展人到艺术家,展览团队里也出现了跨文化的、跨学科的倾向,艺术家的选择更加多元化;第二,展览思路从“中国文化符号牌”走向了中国文化体验,展现叙事通过“抽象继承法”和“去语境化”,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充分挖掘出来,进行重新解释,使得老树出新芽;第三,从单一的聚焦作品自身视觉呈现走向空间中的联觉互动。



02

逆全球化时代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近些年,“全球化”是一个颇具积极意义的表述,运用于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一般来说,全球化就意味着让世界成为一个互相勾连、互相依赖的整体。事实上,全球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正在发生的过程,是多元的互动构成。


回顾历史,从大航海、英国工业革命、二战后美苏两个集团内的贸易互惠、冷战后的WTO,以及由新的经济体崛起后影响下的全球化,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无论是加速还是放缓,大家都由于这一趋势在历史的不同空间和节点上联系在一起。在一个全球经济好的趋向的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机遇,但是而正在经历着新冠疫情的我们,世界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开始反思全球化带来的利与弊,所以有人提出了逆全球化,即世界重新回到之前那种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的状态。那么,也许这样一个所谓逆全球化的全球化就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时代。


全球化不仅是将商品卖到全世界,还包括文化的输出和融合。文化的影响力往往是和经济、政策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今天,对于文化的全球化,我们不仅看到全球化期待的结果,也看到了那些促成全球化进程的各种潜在的力量。如有些学者将西方国家的帝国的扩张形象的比喻为是一种“传教”,萨义德等学者也指出全球化背后一个潜藏在文化中的帝国主义。这些对文化的反思和多角度的剖析,让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中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开始反思一些新的问题。那么在文化层面,如果说在全球化时代人们还在讨论去中心化下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对话,那么当下,在对普世主义的价值观的批判声中,我们似乎不是要加强对话的问题,而是克服各种困难,如何进行对话,在具体展览策划中如何确立展览叙事,甄选作品,并通过展陈设计进行文化的呈现。


全球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不是一个没有中心的网络,全球化是有中心和边缘的。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心和边缘不断博弈,互相转换的过程。当下,就展览策划中中国文化的表达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首先,无问东西。文化之间不是简单的对比与融合。我们不能再用二元论的方式来探讨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不能只盯着差异,盯着不同去看,只是我们看待文化的一种态度,其实文明之间也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我们常以中西的差异进行文化研究,其实中西文明都有共同的问题意识,都是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的反应。再如,我们常常看到,不同民族在历史的叙事中往往都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界和学术界都围绕着中心打转,很多时候迫于时代的局限并没有形成一个全球的视角。所以当下,我们既要看到文化之间的借鉴与融合,也要看到不同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和动态发展性。


第二,无问古今。非轴心文明内部生发的艺术作品也是文化宝藏。在我们强调文化语境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具有着不同文化表现,除了那些在各自艺术系统继承与拓展的优秀的艺术作品,那些在效果历史下获得来自文化他者关注的作品,也非常的重要。这一部分艺术家往往站在一个全人类的视角,探讨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共性问题,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反映典型性的社会现实,用作品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第三,无问词物。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并非一个封闭的体系。一方面,我们正视文化的开放性,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发展性与动态性。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自身文化的核心价值。策展人应当通过展览,将这些当下的碎片化的文化表象,整合成为可以体验的文化空间,将文本视觉化,呈现出当代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03

后新冠时代策展人的文化责任与担当


后冷战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且还在进行中的。1991年以来各种突发事件,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加剧了很多我们常常在理论层面思辨的问题。当福山在20世纪90年代初,论证历史终结论的时候,亨廷顿就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这一论断在一个去中心化的普遍认知下,让人们看到了世界多元的“文明圈”地图。亨廷顿认为,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文明的核心价值基本上是不可改变的。文化价值和宗教,是影响国家政治发展和国际关系最重要的持久不变的因素。


回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史,由于资本、话语权等诸多因素使得在艺术创作出现了某种献媚西方的倾向,其实,西方的艺术价值体系是在不断质疑、批判和否定中建立起来的。而其他非西方国家的艺术家如果离开了自身的核心和价值观,接受某种所谓的普世的价值,一味地向西方艺术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靠拢,或者只是通过改变表层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去追求所谓世界共性的艺术价值,这样的做法,是我们在这个时代需要批判和反思的。


现实中,我们看到,展览的数量是有限的,展品和空间也是有限的,而好的展览的影响是无限的,对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也是无限的。在策展人组织和推动下,好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有时它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媒介,甚至成为一种文明的象征。好的展览也不仅仅是一种优秀作品的集中展示,它是文化研究文本的视觉延伸,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对话的平台。


历史是我们每个人的情感、行为形成的合力,这种合力反过来又会作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所以在全球化的今天,策展人应该是我们“文化托命之人”,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的担当,策展人作为一个正在经历历史和创造历史的个体,在艺术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既要顺应全球化新语境的大趋势,通过展览探讨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共性问题,也要立足于自身的文化根基,通过不同的视角、艺术语言来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同时,也要正视自身的文化遗产,发掘本土文化应有的深层次价值,在内在的精神层面去追求自身文化的独立性,通过“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让一个个具有文化意义的展览展现我们中国的文化及价值。




— END


监制:昭一

责编:心宇

供稿:“策展与未来”项目组

校对:小清



作者:中华世纪坛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