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紫砂壶价格十年翻番(图)

  十年来,谭高群投资约10万元收藏了700余件紫砂壶   “禅心养静”,“阳羡东溪生刻”。   阳羡,江苏宜兴古称;东溪,清光绪年间紫砂壶制作名家赵松亭之号。   “2002年5月见到这件壶时,市场价只有200元,半年之后我从清水塘拿货的价格就到了1200元。”2005年6月5日下午,长沙市向东南路,谭高群的收藏之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他投资约10万元收藏700余件紫砂壶,如今700余件紫砂壶的价格整体上翻了一番。   背景:十年调整渐趋理性   “2002年前后,紫砂壶的价格开始攀升,目前正在走出低谷。”谭高群介绍,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以147.7万港币成交。   据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受港台市场的影响,内地紫砂壶价格一度扶摇直上,市场交易价格少则几万元,高的则攀上了十几万元;但80年代中后期由于过度炒作造成升值空间严重透支,加上假货横行,紫砂壶的投资声誉江河日下。   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调整,市场投资已经趋于理性,紫砂壶的价格也开始从谷底向上攀升。“现在进行紫砂壶的投资与收藏应该是比较好的时机”,谭高群称,2004年精品紫砂壶整体成交价格仍然保持攀升趋势,有专家预计两三年后行情将趋向新的高峰。   行情:“名人效应”价格高企   紫砂壶历来按人定价。明清时期留下来的紫砂壶价格一般上万元,但是明代名家名作可达到10万元—15万元,清代名作也要5万元—10万元。   谭高群收藏有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制壶名家惠孟臣的一件梨形小壶,几年前千元购进,目前“价格在10万元以上”。他说,古壶极品可卖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目前国内最贵的紫砂壶是清朝制壶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龙头一捆竹”,市价达40万美元,在上海一收藏家手里不肯出手。   据介绍,中国最早的紫砂壶制作在明代正德年间, 至晚明万历年间形成以时大彬为代表的第一个制作高峰;清初康熙年间,以陈鸣远为代表形成第二个高峰;乾隆嘉庆时期,又形成以陈曼生和杨彭年为代表的第三个高峰。   策略:低端切入当代名作   “相对而言,民国以来的名家制壶价格相对便宜,增值潜力大,可以低端切入。”谭高群前几年以200元购进当代曹婉芬的一件“梅桩壶”,现在市价已经超过了1万元。   据称,江苏宜兴市政府已启动手工紫砂陶艺申遗工程,从今年起紫砂泥矿将禁采3年,这极大地推动了价格看涨的预期。专家提醒,国内现代大师的作品一般是通过民间收藏渠道完成交易,其中,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生的有潜力的助理工艺师的作品,是紫砂壶收藏中的“成长股”,目前市价在300元左右。   另外,“当代名家的仿古精品也可适当收藏”,谭高群藏有已故名家尹瘦石解放后仿清初陈鸣远的一件壶。事实上,民国年间就有大批宜兴制壶高手云集上海,专门模仿历代名家的名作,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仿古紫砂壶,其中时大彬、惠孟臣、陈鸣远、陈曼生、顾景舟款识的仿品尤为多见。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