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这些艺术家以新媒体技术 呈现自然中看不见的东西

3iAokWvxpPBwC6FaHV2Xga8I5U8vmUrgT20Wxjj3.jpeg

开幕式合影

你看见过风吗?上海明当代美术馆里一件《风的形态》,经由精准的技术运算,控制风来使布纺按照特定的方向漂浮。“感官边界”新媒体艺术群展策展人林欣杰介绍,新技术并不是重点,“将自然中看不到甚至遗失的东西,用新媒体技术呈现,触动观众的感官,才是展览的目的。”

5月25日,“感官边界”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启幕,现场8位艺术家的9件作品,以自然形态和动作形态、构造自然和构造动作2组进行呈现。

lZej3HjKpsQo80x8WkU1IcXDhxuJXmQJs5OK3ytd.jpg

明当代美术馆创始人凌菲菲

vmmwIlmkgDGXsMYUDjEV9vHLABq8x5aZJfNlw067.jpg

“感官边界”新媒体艺术群展策展人林欣杰

现今当科技几乎成为当代人的第二层皮肤,感官的可能性被无限释放,甚至创造了新形的感官系统,开发了感官和感知不可预知的领域。展览中,艺术家们企图以电子科技的媒体独特属性,运用跨界的手法来解放这些不可视、听不到的存在现象,突破人们固定的观点。

J5hNMfT5a0kvgNz8NEbNblq1NsjiukKnBw6hIlKe.jpg

pmqmcfZBo7a5CBKfvKo4HmOOtrDa0wCCLJIT5uax.jpg

展厅现场

“自然形态和动作形态”是艺术家们尝试以不同形式包括动态装置、灯光等,将大自然和姿态、形态重塑或解拆,让观者看到来自大自然和人体动作的看不见的形态。

wQqJzUYOIRc8awJ1CxvKLm9linHSalL22j1ABmJl.jpg

94fN3GmdRpO0uEQxMg4rrzV1OFa2ZW6zkoLOtsKl.gif

WOW《风的形态》

展馆大厅里《风的形态》,布纺持续漂浮在空中的流动美态,形成了动态三维的形态和形状。这件作品由创意工作室WOW创作,他们一直试图利用大量新技术与新材料,重新定义了艺术的动态构成,并已获得全球广泛认可。

ve3zcJDtBqYOIPgDY9Qy6cA1fRivUQwl1orBQgwZ.jpeg

Tobias Gremmler《书法进行时》

rnyblpUlohMKPySA39I5oeVNbrPhldYdTxm9xudd.jpeg

Tobias Gremmler《功夫视觉》

左边展厅是德国著名多媒体艺术家及设计师Tobias Gremmler的《书法进行时》和《功夫视觉》。《书法进行时》承继了艺术家的惯有风格,画面来源于中国书法的笔触及运径,通过感应追踪设备,取书写时的动作、力度及移动路径,并以动态视觉的方式,用另一种角度呈现汉字形体之美。

而创作《功夫视觉》时,Tobias Gremmler深受功夫动态和哲学启发。他使用灯光、摄影、服饰或绘面等不同媒介,来将不可视的动作视觉化。

STR7cI2WG5lB7lNTnSKnzIUMJPesIeVfAFNurMd6.jpg

cjcHFs7rxRRX63ab32gySdgfwYqWit5GKXWX2mS1.jpg

1sOaG09u5KYliNXFUUzjCWR0HnoBK6pNTRpFEmoM.gif

Karina Smigla- Bobinski《阿达》

《阿达》是展览中唯一一件不涉及科技的作品,但艺术家Karina Smigla- Bobinski认为,身体才是感受世界的最本质媒介,因此身体是最好的技术,留下的痕迹就是“编程”。

《阿达》是一件自我完形的艺术作品,充满氦气的球体表面被钉上一根根木炭,自由浮动中而在房间墙体、天花板和地面留下痕迹。不论观者如何尝试去控制、驱动或是归化ADA,这些线条和点的形式、表达和强度仍无法计算。这是一种在视觉上体验到的动态,就像在电脑上按下“控制”键,却输出了一个无法预估的结果。

U1walAsPE3BJfnTyOMXFITyB9KoPMLHLxRsjNRVI.jpeg

0jWFxcs0i2gbhNbsKbItXwXfPP85ilLMCE9NCXCj.gif

James Tapscott《零环》

在美术馆独特的楼梯上,散发着轻雾的《零环》装置,让观者除了体验视觉变化,当试图穿越装置时,也会发现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门槛跨越,而是迈进了自己心灵深处。艺术家James Tapscott将台阶设置成作品的一部分,让作品与场地发生关系,而身体又会与作品发生关系。

二楼“构造自然和构造动作”组进一步把对世界各种存在的想像伸延,以混合方式合并成一种新的形态,呈现普遍认知以外的超自然感知。

ScMt2X17GmaATAxweY1qeIxWvo8F1k5TNUeFZaBV.jpeg

4yU9e3TLSUBbzxawJXjXtl3vJOa8HbI8ku09lZDp.gif

梁基爵《忐忑》

其中《忐忑》以40个扬声器作为基础,低频率的心跳声令扬声器产生大辐度的震动,使得装置上下震荡,制造持续的撞击声音。艺术家梁基爵认为,这种翻来撞去的情绪富有另种音乐性的特质,甚至是几何图像般的幻想,也是一种反覆不安情绪起伏的样子。

4Zl8XGNAx9L9A1wC8rCo2bNBa2gHbEL3f9idNZNG.jpg

林欣杰《云图境像》

《云图境像》是策展人林欣杰的作品,通过与观众互动,云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林欣杰的作品主要探究虚拟和真实空间越来越模糊的边界。

作品中人们把各种生活上载到云端,通过上载分享去万里之外的虚拟领域,投射我们自己的某刻某种状态,云端的变化又反射到真实世界,把现实虚拟化虚现现实化建立出虚拟实体的新国度,最终虚拟世界影响了实体世界。

94Vg6baGYW4sQt5fHL2Ycfi54GeAPztYOaNuhQdH.jpg

平川纪道《时空色彩研习系列》

平川纪道作品主要关注通过由电脑编程实施的数学处理,或是由该处理所得的结果。为了探究粒子,2107年平川纪道在位于智利最高海拔的ALMA天文台进行驻地创作。

装置《时空色彩研习系列》由一个“部分”(屏幕)和一个“整体”(液晶显示器)共同组成,影像是一组去饱和的太阳照片(由NASA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所拍摄)经过“时空色彩循环对话后的成果。看起来像是一组黑白影像,而原始色彩可从经过“对话”后的形状或是动态中得知。他认为,在创作中自己更像是作家,组织逻辑的构建。

2uy1egvuws8lu7GQ6VaI9Wqq0CpUnyoPjE2dycmE.jpg

m9hRTGsBtDZAwFoQknFWjMa0FOw71zsKt05yUjSe.gif

梅田宏明《形层叠影》

梅田宏明被誉为日本前卫艺术代表人物之一。自2010年起,梅田宏明开始创作一系列装置作品,他的创作有丰富的数字艺术背景和总体创作手法,作品不仅有关身体,同时结合视觉、感官和时空元素组合成为编舞的一部分,主要关注视觉幻象和身体的沉浸,带给观者一种未知的感官体验。

​《形层叠影》是一组环绕观者左、右、前和地面的四面墙,通过对于高速自由移动像素的精妙设计,输出大量运算所得的刺激物,也直接影响到观者的身体。

明当代美术馆即将迎来5周年庆典,在过去的展览中,“致力带来全球最当代前卫的艺术,而我们也做到了”,美术馆创始人凌菲菲表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8月4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沈骥268

      很好!👏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