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鹧鸪斑与油滴釉

鹧鸪斑与油滴釉
   
 “ 油滴釉”又叫鹧鸪斑釉,是宋代山西与福建二省所烧的著名地方窑产品之一。在国外享有很高的声望,尤其是日本人特别喜欢,但国内实物並不多见,故价值也不菲。宋僧惠洪曰;点茶三味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由于鹧鸪鸟的背羽为紫赤相间的条纹,外观同鹌鹑,又与沙鸡相像,胸羽白点正园如珠,为其它鸟类所没有,宋人咏颂的鹧鸪斑釉,实质上就是油滴釉。
     
  油滴釉的外观特征是;釉面上布满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园斑,园斑的大小不一,一般在碗底釉层厚处园斑较大,直径达数毫米,而碗口釉薄处其园斑就小得多,甚至没有油滴,在光亮处观察,这些点缀在黑色釉面上的银灰色斑点,尤如漆黑夜空中的满天星斗,闪闪发光。
       
山西临汾城西龙子祠宋代窑址生产的油滴釉瓷器,器外釉面欠佳,呈酱紫色,但器内釉厚约0.7厘米,釉面平齐,密布着花朵形的油滴,有的似娇小的菊花,结晶在2-3毫米之间,如果向光正视,黑地上微显红色的银油滴。当侧光正视或侧视时,油滴就变成微闪银光的玫瑰红色。在阳光下观看,红色加深,如在台灯附近观察,呈色就更鲜艳。
       
 在山西怀仁县小峪村辽金窑址烧造的油滴釉瓷,胎质泛灰白,多孔,底足和周围一圈无釉处涂刷铁黑釉,外釉厚0.5--0.8毫米,黑褐色,内壁釉厚1毫米,底色深黑,在釉中散布着一些细小的铁红点,釉层密布不规则的油滴斑,一般2--3毫米。大则5毫米,呈铁红色。此外斑点上还有一些深色或黑色小斑点,油滴的呈色为铁红色,这二种就是我们认识的红油滴釉。
        
山西太原孟家井曾烧造花斑油滴瓷器,其胎较薄,色白微泛黄,口沿一周釉较厚,上面密布赭红色油滴,大斑约3毫米,其斑点上又散布了不规则的银色小斑点。瓷器内侧壁上密布油滴,有的三三两两连在一起,有的似相互叠压,至于空地只能看到一些黑细线,油滴在2--4毫米,呈色如五彩锦缎随光线而变化。向光时呈带紫的金属光泽,斑点界线清晰,侧光时变成赭色小斑点,内中还套着黑色小点,正是变幻莫测,十分有趣。
        
山西介休窑产的油滴器,黑釉底上分布着直径约2-3毫米的银色小滴,而山西临汾龙子祠宋代窑址曾烧制成功一种金油滴釉瓷器。从实物标本上可看出,它的内外二侧釉很厚,均在0.7毫米左右,在带绀青色的釉面上,密布着赭黄色闪金属光泽的油滴,侧视时,斑点变成深赭色,随光线的变化,油滴的金属光泽发生强弱变化,颇有金光闪闪的视感。
        
根据研究分析,凡是山西地区宋代窑场生产的油滴瓷的器胎,皆为无光泽的黄白胎,具有多孔的性质,与福建建窑生产的含铁量较高的黑胎截然不同。洪山窑银滴釉具有液相分离结构並有钙长石析晶,其油滴由棕叶树枝晶的氧化铁所形成。临汾窑釉面上的油滴是由许多尺寸约5-6毫米左右的赤铁矿物所组成。小峪窑油滴是钙长石析晶的熔体发生液相分离时,析出的氧化铁晶体以赤铁矿为主。以上各类油滴的基理各有不同,因此呈色也不同,形成了红油滴,花斑油滴,金油滴,银油滴之区别。

作者:瓷器鼻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