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自述 | 我会去哪儿?— 你会去那儿。


01 变量循环:缪晓春 2006-2018

01 Simulations:Miao Xiaochun 2006-2018

 2019.01.19 - 04.08 



虚拟最后审判(节选)

缪晓春

2006年3月18日

 

置换与转换

 

雕塑能从许多面看,但绘画只能从前面看,设想一下,从背面看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原先重要的人物都会变得不太显眼,反而是次要的处在边角的人物成为了主要角色,而画面原先的意义也发生了巨大的戏剧性的转变。也许这连米开朗基罗本人也未曾设想过。

 

按照上述设想,我先将我自己的3D模型“置换”《最后的审判》中的所有近400人物,然后按照“最后的审判”中的格局进行翻转,就好像是走到这张大型壁画的后面,透过墙壁去看这张壁画一样。

 

由于我用我自己的形象置换了画面中的所有形象,因而审判者与被审判者的身份被取消了,他们之间的地位区别不复存在,或者变得亦是亦非,上天堂与下地狱的是同一个人。

 

将所有形体做成类似于大理石的质感,是源于作为雕塑家的米开朗基罗比作为画家的米开朗基罗更让我佩服。

 

将整个场景建起来之后,一个原先是二维的图像便“转换”成了三维的空间。我便不仅能从前面看这个场景,也能从侧面、旁边、上面来看它,我甚至也可以漫步其中“拍摄照片”。在一个现实场景(3D)中拍摄照片,是将一个具体的场景转化为二维平面(2D)图像。现在我将一个二维(2D)平面图像转化为3D数码场景,再“拍摄”二维静态图像和制作动态影像(Video)。


主题


做这件作品时,我下意识地联想到了当前的国际政治,还有宗教和文化方面的一些矛盾冲突,这都是我必须要面对的。我对本人,对本民族,对本民族宗教文化的审视是过分仁慈了还是过分挑剔了?而对他人,对他民族,对他民族宗教文化的审视和判断是过分严厉了还是过分推崇了呢?


被审判者与审判者之间的问与答


我会去哪儿?— 你会去那儿。  

我能去哪儿?— 你能去那儿。 

我应去哪儿?— 你应去那儿。 

我想去哪儿?— 你想去那儿。 

我可以去哪儿?— 你可以去那儿。 

我就去哪儿?— 你就去那儿。 

我只能去哪儿?— 你只能去那儿。 

我还是要去哪儿?— 你还是要去那儿。 

我真的会去哪儿?— 你真的会去那儿。 

我马上就会去哪儿?— 你马上就会去那儿。 

我立即要去哪儿?— 你立即要去那儿。

我不能不去哪儿?— 你不能不去那儿。 

我最终还是会去哪儿?— 你最终还是会去那儿。


虚拟最后审判 The Last Judgment in Cyberspace

艺术微喷 Pigment print

2006   


自省


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了一点坏事好像还算不上是个坏人,做了一点好事也算不上是个好人。平时一直做得的是不好不坏的事情,假如我面临末日审判,我该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呢?我们更多的时候是自己给自己做评判,我该这样做,还是该那样做,这样做是好还是坏。自己给自己做评判是件痛苦的事情,也许要比让他人给自己做评判还要费神费力,而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无数星期天不去教堂的人,无数星期天在森林里的人,在海边的人,在阳光下的人,在山上的人,在草地上的人,开车在路上的人,是否会在某一瞬间在检点自己的某一个行为,是否会在某一个瞬间自己充当自己的上帝,而又在某一个瞬间听从某种召唤、或接受某种评判,指责,规劝和谏诤?


放弃


我想,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只是我这件作品的一个出发点,从这个出发点开始往前走之后,我其实是离原作越来越远了,大概是因为我在我的作品中把所有的人置换成同一个人之后,就自动放弃了上下之分,左右之分,善恶之分,尊卑之分,东西之分,古今之分。


公正


公正?如何能做到公正?上帝?他如何做到公正呢?全能全知吗?


本性


这是一件完全在电脑中完成的作品,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最后我加了比在米开朗基罗原画中多得多的云,尽管它们也完全是在电脑中生成的,好像不这样就觉得太呆板,就是不“气韵生动”!甚至我发现我加云的方式与传统山水画的方式如出一辙:为了能够散点透视,为了掩饰散点透视之后各部分的难以衔接,为了虚虚实实,等等。我的传统也因之明明白白毫无掩饰地体现在其中。


 

虚拟最后审判——仰视图


从I区35号(Rizzoli 出版社The Vatican Museum《The Last Judgment》)往上看的情况,这是一个仰头向天空看的男子,不知自己将被抛向地狱或还有希望进入天堂,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像他对未来一无所知。近处的天使在将被恶魔拖下地狱的人往天堂拉,象征着救赎,再往上是吹响最后的审判号角的天使们,天空中则是审判场景。


虚拟最后审判-仰视图 The Last Judgment in Cyberspace-The below view   

艺术微喷 Pigment print  

2006,可变尺寸


证明


我不信动物们在吃饱喝足之后就没有思考过他们的命运和归宿。想一想聪明的猴子、威猛的狮子和雄伟的大象吧,它们仰望天空的眼神是那么深邃,也许它们比忙忙碌碌的我们更有思考的时间。只不过,我们人类用文字、用绘画、用影像等各种各样的手段记录下我们的思考,遗留下了我们思考过的证明。我们的肉体和这个星球上所有动植物一样会归为尘埃,唯有曾经的提问和回答都依旧存在,和我们的前辈后代一起汇成一条长河,仅这一点就足以让所有的思考都具有价值。 




华·美术馆

 

华·美术馆是中国第一家设计美术馆,由华侨城集团投资兴建,于2008年9月1日在深圳华侨城正式成立,现为OCAT馆群中的设计馆。

华·美术馆以推动设计的交流、发展和研究为主要方向,关注设计的实验性以及跨学科的创新力量。长期致力通过展览、教育、收藏、研究工作,实现公众与设计、艺术和文化的链接。


开馆时间: 10:00-17:3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深南大道9009 - 1号(华侨城洲际大酒店西侧)518053

交通信息:地铁罗宝线(一号线),华侨城站C出口

门票:全票15元,半票8元,每周二为免费参观日(节假日以及特殊展览除外)

电话:0755-3399 3111

www.oct-and.com


正在展出

(请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华·美术馆




作者:华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