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互联网时代下的艺术变革

互联网时代下,艺术从线下走向线上。无论是展现方式,主题,还是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突破了艺术展览的时空束缚,常态化的频繁视觉接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不可低估。

During the Internet Times, art has developed from offline to online. So its topic, the ways of presentation and transmission have changed a lot. As a consequence of this change, regular and frequent visual contact has an influence on our life gradually.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npredictable.

丨互联网时代带给艺术的优越性丨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媒体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主流媒体并且渗透各个领域。

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宣布将免费开放超七万张馆藏图片。虽然台北故宫博物院并不是第一个宣布开放免费资源的博物馆,但这一举动似乎可预见互联网艺术共享时代即将到来。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下,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艺术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不再像从前只能从报刊、书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地方获取资料而受到地域限制,现在已经是无论你身处何地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媒体搜索你所需要的资料。

▲ 台北故宫博物院免费开放超七万张馆藏图片

互联网媒体扩大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不再是仅限小区域范围内或本国内,它涵盖的范围遍及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通过进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网站建设的在线展览这个项目就能够了解心上卢浮宫内的镇馆之宝及艺术精品的相关信息。还有谷歌创建的“艺术项目”(Art Project)网站,通过互联网媒体人们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地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馆的艺术馆藏。

▲ 谷歌搜索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如今互联网媒体的信息来源十分广泛,由于它信息的制作和发布非常简单方便,从而使得其传播信息的速度非常的快速。例如国内国际各种画展的信息,画家个人信息及最新作品等,这些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被观看和获取。不仅如此,就连大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建立属于自己的艺术平台,对外发布个人作品。这一改变使得原本求职空间很小的艺术院校毕业生在毕业展外多了更多机会被机构挖掘、被大众认识。但同时由于信息传播的快速与廉价,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好比之前在《艺术批评》一文中提到的复制、抄袭现象,以及批量化信息导致的学术质量得不到保证,等等情况与问题的产生都在质疑互联网带给艺术的优越性是优大于劣,还是劣大于优。

丨当代艺术创作主题的改变丨

在当代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在信息时代到来的时刻里,各种艺术资讯艺术思想以最快速便捷的方式进入艺术家的生活中来,这无形中极大地扩展了艺术家的视野。由于人们可以轻易的获取到大量的信息,从而促使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迅速转变,因此也使许多艺术家开始借助互联网寻找一种新的内容与艺术表达形式。

艺术家何汶玦作品《看电影》系列以画老电影里的某些感动过他的片段为主,表现历史留下的某些记忆片段,让人沉浸在对过去记忆长河中那个曾经感动过自己的记忆碎片。他借助电影这一形态作为创作的素材,这些素材大多是从数码媒体中获得,更多的是从互联网媒体中获取,这是一种极大的创新。到2010年的肖像系列也能看出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以获取素材

▲ 何汶玦《看电影·茉莉花开》布面油画

▲ 何汶玦《看电影·东邪西毒》 布面油画

除了依靠互联网途径获取创作素材外,还有的艺术家更是直接将互联网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元素。比如林科,2014年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奖“艺术中国”(Award of Art China,简称AAC)年度青年艺术家的获得者。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的他,瘦瘦的脑袋上架着一副眼镜,既不长发飘飘,也不满身油彩。林科住在北京城郊的一个小院子,客厅里就摆了一台苹果电脑。而这,就是他所有艺术创作的工具。

林科曾在“在明天的派对”当代艺术展中展出作品《+》,一段3分45秒的计算机录屏——表演者在一张人物头像上,用计算机符号,做着类似于听音乐跳舞的事情。这听上去不像艺术,只是一场游戏?其实林科也这么认为,而他跟电脑愉快玩耍的方式还有很多。2010年,电脑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夹”引发了林科对于人工智能的想象。“每个文件夹其实都是一种生命,文件夹在电脑中的位置就像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文件夹这一生命还可以因为在其中无限地建立新的文件夹而被扩充。”林科说,基于这些想象,他创作了“文件夹”系列作品。林科还尝试过用有节奏的电流声音随机搭配gif格式的动态图片。他发现,gif图片的循环节奏刚好可以搭配音乐的节奏,所有东西都非常凑巧和百搭,似乎在与人工智能对话——电脑能听懂gif图片和音乐的节奏。熟悉林科的人说,他在尝试“让电脑也长出生命”。

▲中国林科

▲ 林科作品《+》

另一位与林科年纪相仿,同时也在市场上小有名气的80后艺术家徐文恺,也是一位计算机狂人。作为国内前沿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博客写手,同时也是一位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徐文恺更为人所知的是他的艺名“aaajiao”。最初这个ID名只是为了满足他在互联网中隐姓埋名的需要,而现在,aaajiao作为徐文恺的代号。作为一个新媒体艺术家,计算机出身的徐文恺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他用着计算机预研和技术,演绎着艺术,颠覆着观众的视觉经验。也密切关注着互联网,他表示在真实和虚拟这样的话题中,有限无限值得讨论的空间很大。

▲徐文恺作品《屏幕一代》

互联网飞速发展,在资源信息共享的时代下,互联网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想法,用科技将艺术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创意以及新的表现形式。如今80后一代的艺术家许多已经把互联网作为创作主题,或是为媒介进行创作了,而这相信仅是一个开始。

丨展览主题形式的变革丨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除了艺术家受到了影响外,展览展出的主题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从最早期的架上绘画在博物馆美术馆展出,到现在互联网时代下出现的新媒体艺术和互动装置,随着作品形式的改变,展出地点也从室内转向了室外和商场。

而在近日,既“沉浸式”之后,又一个新的展览概念被提出,“今日未来馆”。“今日未来馆”概念由今日美术馆于2015年推出并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度,这一概念旨在探讨美术馆最具先锋、最具未来性的空间概念,是对实体美术馆、虚拟现实以及对未来艺术形式的实验性讨论。2017年7月,今日美术馆再度呈现“今日美术馆•未来馆”,并携手小米手机扩充未来馆概念,推出集黑科技、艺术为一体的全新展览,升级观展互动体验。

7月15日,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开幕的展览“.zip未来的狂想 | 小米∙今日未来馆”展出。展览由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雕塑家隋建国、建筑师王晖、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联合作为跨界发起人,国际策展人黄笃、德国ZKM媒体与艺术中心策展总监Philipp Ziegler担任学术主持,著名艺术家吴珏辉、今日美术馆展览及学术副馆长晏燕担任策展人。

在今日未来馆实体展览中涉及装置艺术、实验音乐、声音影像、空间交互,也包含图像、声音与光源、装置等一系列作品,充分利用空间并与观者建立互动。

“小米•今日未来馆”以“.zip”为主题展开,策展人将不同艺术家的作品编织成一个全新的展览,从压缩与解压的表意,引申出对未来的理解:在对未来的理解与想象中,艺术的各种表达形式就如“宇宙”大爆发出现的不同维度的作品,未来不能,也不应被定义,也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今日未来馆将这些作品压缩在一起,如同宇宙中的黑洞,作品所提供的沉浸式体验更将宇宙黑洞这个概念结合起来,成为个体或群体想象的外化载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等),借助想象力于多重感官频道间不停打破并重塑我们对同一时空(实体空间)的感知经验,观众将穿越并沉浸于各种平行的想象时空,启动对zip文件的再次解压。策展人吴珏辉这样表述过“宇宙的膨胀如同一个持续的解压缩过程,新格式层出不穷,旧格式渐渐消退。进入历史,在数字宇宙中,格式是万物的后缀,包括人类自身,如果人类通过格式而得以永生,那我们的意识必将以某种格式而存在。我们在使用格式的同时也在自我格式化,在庞大的格式体制中,每个人都带有格式属性,可能是.txt .jpg .ppt .exe或者只是一个bug...格式决定了想象的维度和表达的语言,似乎所有的劳动都得转换成某种格式才是有效的。”

▲ 展览现场

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用新的形式将艺术作品展现在大众面前。虚拟沉浸式的艺术展览体验对比传统的展览形式,可以增加观展者的体验感和代入感,增强趣味性,使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再单一、乏味。这样更加有助于观展者理解艺术家的作品,而不是单纯的走马观花,看个形式。

丨艺术市场正等待一场线上革命丨

随着“互联网+”思维的深入,中国的艺术市场也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艺术品的网上展示、网上销售、网上消费日益成为潮流。有分析认为,按照机构投资者与高端人士通常会配置5%的资产进行艺术品投资计算,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潜在需求有6万亿元之多,即使用可流动的有效需求只占总需求的1/3,以这个假定来计算,中国艺术品市场至少有两万多亿元的规模。巨大的市场空间,让传统的画廊经营、现场拍卖等传统艺术品经营形式愈发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打造一个全新的、透明的、便利的、低成本的交易平台,既是传统艺术品行业的内在需要,又是广大艺术品消费者的外在需求。互联网的出现恰好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

在美国,电商的业绩正在以每年4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着,这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威胁。今年,亚马逊将正式赶超美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品牌,梅西百货。不堪重负,梅西也将在今年再度关闭100家门店。但也不是所有行业都在被便捷的网络所改变。至少,在艺术品买卖的市场里,对于“电子化”“在线化”还是有一定抵抗力的。

根据英国HISCOX保险公司上个月发布的《2016年度艺术品在线交易报告》表示,去年,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品在线交易额达到37.5亿美元,比2015年同比增长了15%。尽管,在线交易额在稳步增长,但仍远远没有达到撼动拍卖行的地步,去年艺术品全球交易额达到450亿美元,这么看来,在线交易的部分就连十分之一都达不到了。

HISCOX还根据用户数量和满意度,评选出了2017最成功的25家在线艺术品交易平台。榜单的第一名已经连续第二年被佳士得拍卖行夺得。这个有着250年历史的老牌拍卖行,现在也开始非常重视在线平台,但更像是作为一个辅助的市场工具,而不是寄希望于此成为收入来源。苏富比,佳士得273岁的对手,紧追其后,位列榜单第二名。

2016年,佳士得的118场网络拍卖和449场线下拍卖的线上同步环节,共拍得1.61亿英镑,按照现在的汇率,就是2.08亿美元,占到佳士得拍卖总业绩(40亿欧元)的4%。但相比于此,对于拍卖行更重要的是,在线拍卖的平台,让佳士得的客户数据库的数量一年就增加了33%。“对于佳士得来说,在线拍卖最大也是最明显的优点就是为拍卖行带来了更多的客户资源,”佳士得首席市场官Marc Sands这样说道,“线下拍卖有着它自己的局限性,不像在线拍卖,能带给客户完全新鲜的视角。”

如今,移动拍卖APP客户端、微信拍卖服务号、PC端拍卖网站等众多互联网工具为线上艺术品交易提供了支撑系统。互联网让艺术品可以非常高效、低成本地进行推广,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营销对象和二次传播载体,而众多拍卖商自身的社交圈资源也都将被激活,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出快速的社群交叉传播效应。如此一来,互联网带来了销售者和参与者思维的转变,逐步形成一个庞大的“艺术行业生态社群”。以前难以进入拍卖市场和实体店的普通艺术品借助互联网平台纷纷登场,而中低端消费者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淘到自己心仪的艺术品。互联网推动了全民艺术消费市场的发展,让原本高不可攀的艺术品消费进入寻常人家。

然而互联网虽然推动了艺术市场的发展,但由于艺术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在线购买艺术品最大的障碍是不能够检查准备购买的艺术品实体,并且网上艺术品交易目前还缺乏行业标准和法律保障。所以,要推动线上艺术市场发展未来还有一段时间要准备,包括政策、法规、评估体制、售后服务等等。

结语

互联网艺术时代,有它的优越性,也存在着它的弊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艺术的发展在快速前进。它以不再单一的艺术形式让大众可以融入艺术,认知艺术。同时在互联网下,新的语境、新的创作形式将为新一代艺术家打开属于他们的“当代”世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