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折衷中西”的周波先生

   

(薛永年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院教授)

  我在看这个展览的时候,刚好也看了来自上海的卢甫圣作品。现在美术馆有两个40后的大画家,卢甫圣与周波。卢甫圣我看还是属于从传统中创新的,当然他有很鲜明的现代意识,无论把壁画的青绿山水怎么改造成现代画,还是把工笔花卉放大,还是把陈老莲(即陈洪绶)的人物变形等等,都是一些很吸引人的面貌,很独特的成果。但对比之下,周波先生却是融合中西,继承了岭南派“折衷中西”的传统。在这两种面貌里实际20世纪以来的主流,就是周波先生这种表现手法。

  第一,周波的成就是学院派的硕果,新中国学院派的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是划时代的,是史无前例的。40后的代表之一应该就是周波先生,他先是广州美院上附中,然后上大学,一共上了九年,在绘画上受过“学贯中西”的系统扎实训练。在这里,我就想到一个人,也是广州美院附中毕业,后来考到中央美院学美术史的叫杨新,原来叫杨新建,他是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也是周波在附中时的同班同学。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他们接受的学院派的训练是非常坚实、全面的。

  第二,周波是新传统的典型,是20世纪中国画的新传统造就下的画家。新传统就是区别于古代的传统,这个传统要做到“中西融合”,这是主流。它的对立面是明清以来衰落的人物画那种概念化、公式化、没有生命。周波作品的特点是写实的观念,但也注满写意的画法。他重视造型能力,强化速写的训练,甚至长时间画连环画,锻炼创作能力,这就形成了新的面目。这种的面目是雅俗共赏的,非常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周波在学院派里接受训练,接受了新传统的精华。

  第三,我觉得周波先生的画有一种鲜活生动的美。周波的作品里也有主题画,较早的比如60、70年代的,特别是东北角的厅里,多数是直接来自生活。有些东西是在习作创作之间的东西,是在习作的基础上富裕创作意识画出来的,或者在创作意识指导下把习作提高到创作的高度画出来的。这些作品,他是带着发现生活中美的意识去表现生活里发现生动多彩而千姿百态的美。这些作品里,生活气息非常浓郁。有些一举手、一投足的动作、细节都非常真实动人,充分体现了周波在这个生动形象里的敏锐感受。其中,东南厅展出的齐白石像,我觉得最能体现周波先生的水平。他选了一个齐白石的题跋,这个题跋反映了他的创作思想,讲得很好,说“要先写生,再写意,然后再写生”,表现了他作品里生活中动人的美。

  第四,虽然是写实,但是周先生的画是不与照相机争功的。李可染先生经常告诫同学们,画画不与照相机争功。我们要画照相机画不出来的东西,这是不能取代的东西。我们当前画写实人物画的也很多。其中很多人借助影像手段,造型非常准确。但这样画家就不要去搞写生,通过这种获取影像的手段,放稿子里也可以,起稿子也可以,感觉好像高度真实,比照片也不差。但是,他们就缺乏艺术的选择、艺术的提炼、艺术的夸张。他们更没法表现艺术家的独特感觉。如此一来,艺术语言的特色也就消失了,只变成了一种图像。但是,周波先生的画充分发挥了心、手、眼的统一。他的写实风格,非常讲究剪裁、概括、提炼。在作画的过程中,他把自己敏锐感觉的东西,加以突出的表现给观众。这是明快的,很随心所欲的。他把这种写实的观念和速写捕捉到的形神高度提炼,人通过结合线条、墨块、彩块、泼墨、没骨,让自己的作品不受文人画要求的书法化的形象。他的线条不是文人画的线条,有他自己的表现力,但还不是黄胄的那种复线,他比较重视成片的墨和成片的色的作用,发挥这个画墨韵、水韵、色韵的融配。色墨汇映就是一种特别的美。

  第五,他的作品里还吸收了民间绘画的元素。当然这种提炼,可能跟他在幻灯厂工作过有关系。他充分提炼与吸收民间的年画、壁画、剪纸的平面空间处理等因素,然后融汇西方的透视、解剖、光影,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而且,作品里的光,他用得很好,他的画整个感觉很明快,健康向上,但是又不是死的条件式的光,画人面部的时候往往是几笔,但是边上留出来的是光,非常明快且有立体感。正因为他用光用得非常活,所以他的作品就有一种艺术语言上的独特表现。

  最后,我做一个总结。周波的作品充分体现了20世纪新传统学院派所取得的突出的成果,给我们留下很重要的启示。刚才讲造型只是一个,还有一个也是跟动手能力有关。除了心手相应,还有心手相望。我看他的画有这个感觉,他不炫耀技巧,画得非常随心所欲,让你感到的是生活的美。这是因为画里的对象让你感到的美,而不是笔墨美。周波的画法是从容、随和、明朗、轻松、简单、即兴、一气呵成的。他的肖像画,美妙地继承了前辈的传统,特别是吸收了杨之光先生的技术与思想。《珠江女》与《黑珍珠》的肖像就非常成功的高度提炼。而在墨的处理上,反映惠安女的《待渔归》就充分展现出来。这件作品的艺术的颜色就是鲜艳,画的车是用淡墨画的,非常鲜明、漂亮,是淡墨跟线的色彩的对比。而反映在西双版纳的《“沙煞纳”和尚群》描绘一群穿着红袍和尚,就把色彩表现得非常成功。而《傣族四姑娘》则描绘傣族的四个女子,是拿线条和色块来画人物的衣服,以色带墨,而且结合了结构,非常成功。还有《爱鸟老友》等作品,我都觉得充满生活之美。

  另外,我建议周波先生今后有时间还可以多画一些古代民间神话,比如钟馗、醉翁等等,形神兼之。他的笔墨线条,既不是古代的特色,也不是完全像黄胄的风格,但是和形体的结合都非常好,今后都可以多画一些。总之我觉得周波先生的展览非常成功,作品有非常重要的特色,体现了新传统,反映了学院水墨人物画硕果方面是非常有代表的。

作者:薛永年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