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不如乐之——画家张友宪印象

  后来我知道,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夏天,1983年。青年画家张友宪每周从学校骑车回家一次,看望卧病在床的父亲。听他描述那个老宅院的格局和来历时,我的眼前仿佛走进了电影画面。患类风湿病在床榻上挣扎了13年的父亲已接近油尽灯枯的生命终点,在下午的阳光里,老人的形象让友宪突然产生了画画的强烈冲动。他飞快骑车冲回学校,抓了把炭精条抱了一卷铅画纸,又骑了40分钟冲回家,画了第一张。那以后的一个星期,友宪每日用炭精条在纸上描绘父亲的各种姿态,我不知道,在那以前,作为儿子的张友宪眼里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但十年前第一次面对这组素描时,我完全被惊呆了,我不光看到了生命的一点点流逝,也感觉到了画家精气神的某种消耗。

  推荐我看画的朋友说,画家的父亲在这组素描完成后不久就去世了。而画家本人后来告诉我,当他把这组画挂起来给父亲看时,他从老人的眼里看到了令人战栗的恐惧。

  好的作品总是可遇而不可求。而比好作品更高境界的作品,人与之相逢,那种感觉不是甜蜜幸福,不是生活如此美好,而是如卡夫卡所说,类似遭遇某种不幸。不过,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并不是讲求怡情养性的中国画所擅长追求的。被誉为当今画坛最具潜力的实力派画家的张友宪承认,关于父亲的那组素描是一个特例,与他的其他作品完全没有可比性,也很难有机会再去经历那样的创作。他在南艺从教和平时的创作,主要涉及人物、山水以及花鸟。除了显示出画家对于中国画传统精髓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外,那些作品能让人感觉到出于艺术壮年的画家才有的浩然之气,以及对于草木山水与身边寻常人事富于灵性的感知。多年的刻苦钻研使他具备了深厚的功力。令信手拈来的人物或事物入画时,都能随心所以地带出自己的性情与气息。到这一步,画画得好不好,已经不是一个技巧问题。一个好的画家,有了对生活、自然以及人性之美的感受力作为源头活水,能成多大气候,只是时间问题。

  2007年一个冬天的下午,在位于瞻园路的画室二乾堂,沉浸在回忆中的友宪话题回到了现实中,从艺术创作到野史逸闻、个人生活无所不谈,甚至讲到他在美国街头邂逅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趣事。昔日的学生们虽然已经分散在各行各业,但还时常聚到张老师身边。显然,他们很享受从前在黄瓜园里如坐春风的听课时光。谈起绘画,友宪会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课堂上他是个让人羡慕的好老师,他很善于发现,答题解疑、琢磨领悟的乐趣,就是在KTV里唱歌,他也一样忘情投入,最后干脆关掉伴奏清唱,直到尽兴而归。翻阅他的教学笔记《是中至乐》,读他与性格各异的学生们相处的经历,那些细致入微的观察,体会以及教学心得,人体课上的怦然心动,学生自杀消息带来的伤感,以及平时点点滴滴的如切如磋,我不禁想到孔子和《论语》,恨不得躲到黄瓜园的角落里当一名旁听生。

作者:沈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