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连续两年的学术梳理 蜂巢2014年终当代水墨大展上演

展厅的入口以魏青吉的《决斗3》作为展览“开篇”

魏青吉 《富士春晓》  2013 宣纸、水墨综合材料  70×136cm

  12月20日下午,进过连续两年连续两年系统性的学术梳理,继2013年年终“幻象:中国当代水墨大展Ⅰ”之后,今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将年终大展持续定格在中国当代水墨的主题上推出“变异:中国当代水墨大展II”,共展出党震、何剑、江宏伟、姜吉安、金沙、彭薇、秦艾、宋陵、王天德、魏东、魏青吉、徐华翎、张见、张羽、朱伟、曾健勇16位艺术家的作品。

彭薇的《汉宫春色》雕塑背后是她创作的手卷与团扇

彭薇 《汉宫春色》 2011 麻纸水墨 53x30x22cm

  这些艺术家分别出生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其中有一些是中国当代水墨最早的开拓者,参与和经历了它直至今天的全过程,也有一些是更为新进的实践者,但他们都在更为宽疏的当代语境中自如地运用水墨性话语展露各自的感观世界,描述各自的人文景观,表达对生活和生命的关注,揭示对精神世界的求索。这一系列中艺术家的作品有一共同特点,即是他们的叙述方式:许多个人,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记忆和认知以荒诞、幽默、象征和幻觉的图式转述在画面上。在急速发展变幻无常的社会现实中,无奈、迷茫、困惑、质疑,是当代人生活的必然体验,也是在当代文化和艺术中文化身份建构过程中艺术家能与观者所分享的。

朱伟《帷幕之九》的左侧就是宋陵的《夜行者》,斜对应的是王天德的《后山图》

朱伟 《帷幕之九》2010 56x70cm

宋陵 夜行者-飞猢狸1  2014 纸本水墨 91X55cm

王天德 后山图No.14  2014 拓片、皮纸、墨、焰 81×220cm×4

  蜂巢有其自身的选择标准,尽管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现状与夏季风早年的预判有一些偏差,但经过两年的持续性梳理,夏季风最早提出的东方艺术美学正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可。在谈到当代水墨的话题时,前不久夏季风接受雅昌艺术网记者采访时谈到:“现在的当代水墨处于局面相对混乱的一个阶段,这说明背后恰恰缺少了学术梳理的重要环节。何为当代水墨?何为水墨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有的买家是比较盲目的,包括有的艺术家本人也是梳理不清楚。”

  在去年规划水墨大展之初,夏季风就已经有了两年的展出计划,“艺术家名单是当时有定下来,总共30多位艺术家,去年做了一半,今年把剩下一半做完。但仅仅是这样,对于当代水墨的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版块如同当代水墨一样面临这样的状况,也许很多人可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市场上的动静,但'梳理'却没有人做。”

满墙的龙井茶渍是张羽今年新创作的《发生与生成》,与之对应的是江宏伟 《微雨湿清塘》

张羽《发生与生成》(局部)

江宏伟 《微雨湿清塘》 2013 纸本 120×238cm

曾健勇 《诸野 No.9》 2014 纸本设色 144×72cm

  当1980年代开始运用“水墨”这一概念,就已经明确地、有意识地试图将这一类实践与传统的“国画”加以区别,并与当时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加以链接。这在当时中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封闭步入现代化进程中有着特殊的政治上和实践操作上的需求和必要性。艺术的发展轨迹也就像我们在坐标上的移动,任何时间都离不开纵向和横向的定位。但我们的艺术的发展在很长时间中,它应有和可能的横向比较被屏蔽,纵向的追溯又遭扭曲或阻隔,所以“水墨”的提出一开始就面对和承担着双向的指代、挑战和压力,但它基本上还是在自二十世纪上半期就已开始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具象”与“抽象”、“民族性”与“世界性”等简单二元对立的框架和自身的语言体系内的讨论。

党震 《隐处 》2014 纸本综合材料 120×160cm

何剑 《凤城收音机》  2012 中国画颜料、墨、宣纸 123×165cm

金沙的“向大师致敬”系列

金沙 《向大师致敬—阿尔布莱希特·丢勒》2014 绢本设色 64x45cmx1, 30x42cmx1

  然而中国艺术在九十年代逐渐步入国际舞台后,坐标上的横向指标全部展开,中国艺术作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它的文化身份属性很自然地得到关注。中国的当代艺术不由自主地进入这一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的进程中。但同时,在共时性的空间关系中,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也带来了如何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建立民族和中国身份的切实问题。中国的当代艺术不是一种被动表现的载体或被读的文本,而是一个主动参与创造历史的文化和经济的载体、社会或主体身份形成的过程。

姜吉安 《两重性 NO.2》2009   绢本 220x61cm

秦艾 《迷宫的入口》 2014 纸本水墨 235×118cm

魏东 《我的许仙》 2013 纸本设色 66×66cm

徐华翎 《之•间49 》2014 绢、水色 100x160cm

  当代的水墨实践在摆脱了狭隘的媒材、画种的界定后,与其他媒介的当代艺术一样,成为这一文化自觉建构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除了对当下社会现状提出问题,反省或探讨之外,毫无疑问最终也会在变革演进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重建自我,在一定程度上,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当代艺术持续性推进的动力,为艺术的新可能提供中国式的答案、洞见与预想。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月20日结束。

作者:徐婉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