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aye画廊年末收官展:牟柏岩的“练习曲”

2015-12-27 23:45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12月27日,aye画廊推出年末的收官展——牟柏岩个展“练习”。展览展出艺术家牟柏岩的全新雕塑10件,10件作品的命名一次为练习1至10号,而这些“练习”的题材皆来自日常的静物:萝卜、鸡蛋、桌布等。

艺术家牟柏岩(左)与友人交谈

  评论家彭锋说每次看牟柏岩的雕塑,都有想触摸的冲动。这会让他想起赫尔德(J.G. Herder)关于雕塑即触觉艺术的经典论述。赫尔德反对自亚里士多德确立的感官等级次序,在这种次序中,视觉地位最高,触觉地位最低。赫尔德反其道而行之,主张触觉地位最高,因为触觉与理性紧密相关。动物没有理性,因此动物可以有发达的视觉,但没有敏锐的触觉。赫尔德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了狄德罗(Denis Diderot)关于盲人的论述,知道盲人的触觉最为发达。如果赫尔德做进一步的推论,他就会由雕塑是触觉艺术,进一步得出雕塑是盲人艺术。

《练习-1》 牟柏岩 60.5x91.5x17cm 2015年

  “但是,赫尔德并没有做出这一推论,做出这一推论的是二百多年后的中国雕塑家隋建国。在‘盲人肖像’系列雕塑的创作中,隋建国用黑布将双眼蒙住,仅由触觉来完成他的作品。蒙住双眼或许不同于真正的双目失明,后天失明可能又不同于先天失明,尽管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很重要,但远没有蒙住双眼与睁开双眼之间的区别那么重要。难道真的要蒙住双眼才能创作出唤起触摸冲动的雕塑?

《练习-2》 牟柏岩 72x61x17cm 2015年

  正在我思考雕塑中的触觉与视觉之间的关系时,迎来了比斯利(Bruce Beasley)来北大讲座。比斯利一再强调,他所有的雕塑都是逐渐捏出来的,在最终的形状出现之前,并不确知感觉会将他带到哪里。但是,比斯利又强调,雕塑的触觉感可以由视觉来完成,而无须动用真正的触觉。正因为如此,比斯利可以毫无顾忌地电脑设计、用3D打印来制作他的雕塑作品。比斯利引起的问题是:难道视觉真的可以代替触觉去工作?

《练习-3》 牟柏岩 11x80x12cm 2015年

  如果说隋建国提出了雕塑的正题(thesis),比斯利则提出了雕塑的反题(anti-thesis)。这一正一反,是否有可能达成合题(synthesis)呢?”彭锋说到。

  彭锋在一次目睹了牟柏岩一次人体写生的全过程后认为,与隋建国不同,牟柏岩没有蒙住自己的双眼;与比斯利不同,牟柏岩没有捆住自己的双手。“在牟柏岩的写生过程中,我看到的是眼与手之间的不断切换,是视觉与触觉之间的不断摇摆。牟柏岩以最朴素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正题与反题之间的合题。赫尔德在将雕塑视为触觉艺术的同时,没有将它进一步视为盲人艺术,原因也许就在于他注意到了这里的切换和摇摆。但是,身处18世纪的赫尔德还没有适当的理论武器,将这里的切换和摇摆阐释清楚。

《练习-4》 牟柏岩 228x102x11.5cm 2015年

  在当代身心关系理论中,我们可以找到解释这种切换和摇摆的理论武器。身心之间的默契或者默识,为从视觉到触觉或者从触觉到视觉之间的切换和摇摆提供了解释。这种理论在牟柏岩的雕塑写生实践中再一次得到了验证。艺术的终极价值,或许正在于为身心之间的切换、摇摆与协作提供恰当的练习。”彭锋说到。

《练习-5》 牟柏岩 18x38.5x18cm 2015年

《练习-6》 牟柏岩 38x48x12cm 2015年

《练习-7》 牟柏岩 14x47x16cm 2015年

《练习-8》 牟柏岩 38x48x12cm 2015年

《练习-9》 牟柏岩 45x64x14cm 2015年

《练习-10》 牟柏岩 35.5x103x12cm 2015年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张桂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